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礼部尚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

主管礼部的长官。礼部是掌管礼仪、祭享、贡举等职的官署。

☚ 倘来   揭帖 ☛
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

礼部,为旧时六部之一,执掌礼仪、祭祀、宴飨、贡举的政令。起自汉魏,隋唐后皆定为礼部,至清末改为典礼院。礼部尚书为礼部长官。据《明史·职官志一》:礼部尚书一人,秩正二品,下设左右侍郎各一人副之。例同上。

☚ 祥和殿学士   提点太一宫使 ☛

大仪/嘉议大夫/上宗

☚ 市师   大仪 ☛

礼部尚书【同义】总目录
礼部尚书大仪嘉议大夫

礼部尚书

官名。北魏始置,为礼部之长官,其制不详。西魏初为尚书省十二部尚书之一。隋始为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的礼部最高行政长官,掌礼仪、祭祀、宴飨及学校之政令,总判部属各司事。唐沿隋制,置一人。开元二十四年(736)后,又兼管科举考试事。唐中叶以后,诸部尚书多为外官兼职,故本部事务多由侍郎主之。五代因之。北宋前期为三品寄禄官,元丰改制后,始领礼部事。辽、金、元、明、清历代均置。清代升为从一品。自从科举事归礼部后,礼部尚书便成为管理科举考试的最高行政长官。

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

官名。掌主礼部政令 (见: 礼部、礼部郎中)

☚ 礼宾使   礼部侍郎 ☛
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

官名。北魏献文帝始置,隋置为尚书六部长官之一,以侍郎为副贰,统礼部、祠部、主客、膳部四曹,正三品。唐沿置。高宗龙朔二年(662) 至咸亨元年 (670) 改为司礼太常伯,武则天光宅元年 (684) 至中宗神龙元年 (705) 改为春官尚书。玄宗开元二十四年 (736) 以后,又以吏部贡举之职移属礼部。所领四司各司其职: 礼部司掌礼乐、学校、衣冠、符印、表疏、图书、册命、祥瑞及丧葬赠赙之事; 祠部司龙朔二年至咸亨元年改称司禋,掌祠祀祭享、天文漏刻及僧尼道士; 膳部司龙朔二年至咸亨元年改称司膳,掌祭品、祭具制度,诸王以下及蕃客食料供给; 主客司龙朔二年至咸亨元年改称司蕃,掌周、隋王室之后及外国、少数民族朝见之事。中唐以后,六部尚书成为高级大臣迁转之资,以侍郎掌握实权。五代因之。北宋前期为寄禄官,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后始复其原职,从二品。辽、金亦置。金1人,正三品。元改隶中书省,世祖中统元年 (1260) 以吏、户、礼为左三部,置尚书2人,后或分立吏礼部,或别立礼部,至至元十三年 (1276) 定置礼部。二十三年定尚书2人。成宗元贞元年 (1295) 增1员,领会同馆事。明废中书省,六部尚书直接听命于皇帝,升为正二品。与侍郎多由翰林出身者充任,并兼翰林官衔。清顺治元年 (1644) 改承政为尚书,五年定满,汉各1人,从一品。满尚书兼管乐部、太常寺、鸿胪寺,汉尚书不兼。宣统三年 (1911)改设典礼院掌院学士后废。

☚ 户部尚书   兵部尚书 ☛

礼部尚书li bu shang shu

Minister of Rites

礼部尚书

官名。北魏置,为尚书省礼部长官。西魏沿置,为尚书省十二部尚书之一,恭帝三年(556)罢。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复置,为尚书省礼部长官,掌天下礼仪、祭祀、宴飨之政令,员一人,正三品。唐朝沿置,兼掌贡举考试事务,员一人,正三品。

礼部尚书

官名。隋始置,为礼部的长官。唐制礼部尚书正三品,宋升为从二品,金元仍为正三品。明升为正二品,清又升为从一品。员额唐宋金明均为一人,元为三人,清则满汉各一人。明代礼部职任较前代为重,尚书、侍郎多由翰林出身的人充任,并兼翰林官衔,在六部尚书中地位颇高,往往由此职入内阁参与机务。又有在正员以外添差的礼部尚书。清代礼部尚书亦多以正途出身者担任,满礼部尚书并兼管乐部、太常寺、光禄寺,汉尚书则不兼。又唐代一度改称礼部尚书为司礼太常伯及春官尚书,旋复旧。后世多以大宗伯为其通称。参见“礼部”。

礼部尚书

官阶名、职事官名。


职源

礼部尚书之名始置于隋(《隋书·百官志》下)。宋沿置。


职掌

❶宋前期无职掌,用作文臣迁转寄禄官阶,元丰改制,其官阶易为银青光禄大夫。
❷元丰新制,礼部尚书归本曹掌事,为一部之长,总掌礼乐、祭祀、朝会、宴乐、学校、贡举等政令(《职源·礼部》、《宋史·职官志》9《元丰寄禄格》)。


官品

❶宋前期,依《唐官品令》,为正三品(《宋史·职官志》8、《六典》卷4《礼部尚书》)。
❷元丰新制后从二品(《宋会要·职官》8之3引《神宗正史职官志》、《宋史·职官志》8《官品》)。


简称与别名

❶礼书。《周文忠公全集·历官表奏》卷3《辞免礼书兼翰苑奏状》:“三省同奉圣旨,周某可除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
❷宗伯。拟古官称。《挥麈后录》卷11:“时洪成季拟为礼部尚书。……初,沈必先为侍御史时,尝击去成季。至是,沈召还旧列,成季亦复为宗伯。”
❸春官、春卿。《曾巩集》卷24《礼部尚书制》:“春官左卿,是用授汝。”周纶《周文忠公年谱》:“除礼部侍郎。范成大《制词》云:‘亟跻禁列,以赞春卿。’”《六典》卷4《礼部尚书》:“周之春官卿也。”
❹大宗伯。拟《周礼》官称。《净德集》卷8《兵部侍郎除礼部尚书制》:“大宗伯掌三礼之务。”《通典·职官》5《礼部尚书》:“《周礼》春官大宗伯。”
❺宗卿。《苏轼文集》卷24《谢除两职守礼部尚书表》:“易职东班,尤惊忝冒。遂领宗卿之事。”


礼部尚书

文阶名。北宋前期京朝官本官阶。元丰三年九月新订《元丰寄禄格》,以阶易官,其官易为银青光禄大夫阶。工部尚书转礼部尚书,礼部尚书转刑部尚书,两府执政带礼部尚书转户部尚书(参“大理评事”条)。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8: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