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义之行在于谷足Liyizhixing zaiyuguzu
王充提出的关于道德起源的命题。语出《论衡·治期》:“让生于有余,争起于不足。谷足食多,礼义之心生”,“为善恶之行,不在人质性,在于岁之饥穰。由此言之,礼义之行,在谷足也。”在王充看来,人民最起码的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 是实行礼义的基础和前提。强调“饥寒并至而能无为非者寡”,“温饱并至而能不为善者希”。要求统治者重视人民的温饱,同情人民的疾苦。王充从人们的物质经济生活中探求道德产生和发展的根源,把道德起源归之于物质生活的富足,是对 《管子》仓廪实,民知礼节,衣食足,民知荣辱”和韩非 “故饥岁之春,幼弟不饷,穰岁之秋,疏究必食”( 《韩非子·五蠹》)的继承和发挥。王充的思想具有唯物主义合理因素, 但尚不懂得道德归根到底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 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