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磬怪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磬怪》
唐·韦绚2 洛阳某僧房中磬子日夜辄自鸣3 ,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百方禁之4,终不能已。曹绍夔素与僧善,来问疾,僧俱以告。俄击斋钟5,磬复作声。绍夔笑曰:“明日作盛馔6,余当为除之。”僧虽不信其言,冀或有效7,乃置馔以待。绍夔食讫,出怀中错8,鑢磬数而去9,其声遂绝。 僧问其所以,绍夔曰:“此磬与钟律合10,故击彼应此。”僧大喜,其疾便愈。 1本文是《嘉话录》中之一则,标题为后人所加。2韦绚(生卒年不详):字文明,有笔记《嘉话录》。3磬(qing)子:此指寺院中供僧人敲击的铜制响器。4术士:方术之士,旧时讲阴阳灾异、能除邪祟的人。5俄:俄顷,不久。6盛馔:丰盛的饭菜。 7冀:希望。 8错:挫刀。9鑢(lü):打磨。10律:指声音的频率。 【析点】 僧寺里不是鬼魅作祟的地方,但洛阳某寺的磬却不时自鸣,连驱怪除邪的术士也治不了,难怪把僧人吓病了。真的有鬼怪吗? 故事在这里设了一个悬念。 曹绍夔出场了,他名义上是来“问疾”,其实是来侦察“敌”情的。果然,他来后寺内敲斋钟时,磬子也响了。他没有疑怪,没有惊怕,反笑说明日来除鬼,并要求“设盛馔”。他笑的蹊跷,盛馔又何用? 鬼怎么除? 故事在这里为我们设了第二个悬念。 第二天曹绍夔来了,悠闲地吃了僧人特备的盛馔,然后拿出事先备好的“错”,在磬上锉磨了几下,“鬼”就被制服了,磬子再也不自鸣了。这是什么法术? 故事在这里设了第三个悬念。 经过僧人的询问,谜底终于揭开,不过是物理学上物体频率相同所发生的共振现象,锉几下,频率不同了,也就没有怪响了。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悬案落定,故事也就完满结束。 这是一篇由层层悬念引发情节进展的有趣故事,是一篇人物音容宛然、情节起伏有致的微型小说,又是一篇具有文学性的以科学常识破除怪异的科普小品! 最后还得补充一句,曹绍夔要求“设盛馔”这个细节,是在故弄玄虚地“卖关子”,布疑阵,开玩笑,正显出他性格中幽默风趣的可爱;如若认为他是乘势敲僧人一个小小的竹杠,那就大杀风景了! 磬怪· 韦绚· 洛阳某僧房中磬子日夜辄自鸣,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曹绍夔素与僧善,来问疾,僧具以告。俄击斋钟,磬复作声。绍夔笑曰:“明日作盛馔,余当为除之。”僧虽不信其言,冀或有效,乃置馔以待,绍夔食讫,出怀中错,磬数处而去,其声遂绝。僧问其所以,绍夔曰:“此磬与钟律合,故击彼应此。”僧大喜,其疾便愈。 〔选自《嘉话录》〕 这是一篇科学小说,从小说而言,它有人物,有故事情节,从内容而言,它是介绍科学知识,这是科学和文学的作品,故为科学小说。 小说重点刻划的主人公是曹绍夔,他是一位懂音律的科学人才,为人风趣,滑稽。他的性格是从医治僧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 洛阳一个寺庙的僧房里,有一磬,常常自己发出鸣声,和尚以为是磬怪作祟,担心受怕,久而成疾。他请术士前来驱魔捉怪,但毫无效果。曹绍夔听说僧友病重,前去探问。和尚向他介绍了自己得病的原因。这时,外面打钟,磐就鸣响起来。曹绍夔一听笑了,说:“明天你设宴招待我,我就替你捉怪。”其实,曹绍夔已经知道了磬自鸣的原因,那是磬与钟的律合,用今天的话来解释,即因钟、磬的频率相同,两者发生共振的现象。然而,他却不先讲明,要求和尚设宴款待他,他就来除怪,这是同僧友开玩笑,透示了人物的滑稽、风趣的性格特征。 僧知道曹绍夔不会书符念咒,怎能捉怪降妖。他不相信曹绍夔的话,但见朋友说得认真、肯定,又希望曹绍夔真能消除磐鸣。这几句描绘和尚的将信将疑,使故事发生波折,对曹绍夔的捉怪起到一种垫衬的作用。曹绍夔未吃过饭,从怀里拿出锉刀,在磬上锉了几条印就走了,他并不讲其原因,飘然而去。他实际还在同和尚开玩笑,故意卖关子,这个行动,进一步渲染了他的滑稽、幽默的性格特征。 然而,磬从此却不再自鸣了。 和尚大惑不解,询问原因,曹绍夔才告诉他,磬并没有怪,只是它与钟的律合,故击彼应此而已。在磬上锉数处,使两者的“律”不同,因此,击彼此则不应了。和尚知道后,病就好了。在刻划曹绍夔的性格时,作者还着力地表和尚的心理,先是惧而成疾,后对曹绍夔的驱怪似信似疑,磐不自鸣后,他又感到诧异,当了解磬鸣的原因后,他心绪突然开朗,病也好了。这一系列的心态变化,有效地反衬了曹绍夔的除怪。所以,在这两个人物的关系上,曹绍夔是“主”,和尚是“宾”,以“宾”衬主,就将曹绍夔的形象刻划得更加鲜明、突出了。 这篇科学小说,重点是写人,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中去揭示科学的道理,这是很可取的。比起现当代一些小说来,作品并非是科学小说,只是写与科技有关的题材的小说,却将大量篇幅去写生产过程,写技术活动,结果往往“见”事不见人,《磐怪》的成功,似乎也有它的借鉴意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