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碧霞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碧霞祠

碧霞祠

位于泰山之颠。祀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是泰山碧霞元君的上庙。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在玉女池边凿神龛供玉女像。后若干年始建玉女祠,名曰昭真祠。金改称昭真观。明洪武年间(1368—1398)重修,始名为碧霞元君祠。明弘治年间改为碧霞灵应宫。乾隆三十五年(1770)重修,改称今名。祠为二进院落,是泰山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总面积达39000多平方米。北院正殿5间,九脊歇山顶,瓦垄360条,象征全年周天之数。盖瓦、鸱吻、脊兽、檐铃均为铜制,以防云蒸雨淋侵蚀。檐下有清乾隆御制“赞化东皇”匾。殿内神龛祀碧霞元君铜像,有康熙“福绥海宇”匾额。两边为送生娘娘和眼光奶奶铜像。东西配殿各3间,分别祀送生、眼光铜像。山门五间,均为铁制。殿前重檐八角香亭,东西两旁有明代铜碑一座,以及乾隆御碑亭各一座,甬道东有明嘉靖九年(1530)铸千斤鼎,西有万历十七年(1589)修建的铜质万岁楼。两侧分立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泰山天仙金阙”碑、天启五年(1625)“泰山灵佑宫”碑。山门外东、西、南各有一门,称为神门。南门上为歌舞楼,清顺治十八年(1661)增建;下称宝藏库,是供香客焚香纸的火池。碧霞祠是一组宏伟壮丽的古代高山建筑群,以布局周密、结构严谨、钢铁铸件精巧而著称。

☚ 南天门   泰山刻石 ☛

碧霞祠

见“泰山”。

碧霞祠

碧霞祠

泰山天街上的主体建筑。原名“昭真祠”,金称“昭真观”,明称“碧霞灵佑宫”,“碧霞元君庙”,清乾隆时改用今名。在岱顶天街东头。宋真宗大中祥符间(1008—1016)建,明清时均有增修,成为现今这组规模宏大的高山古建筑群。祠以山门为界,分内外两院,山门外东、西、南各有神门,南门上建歌舞楼,与东西门上的神阁相通,再靠北是钟、鼓楼。南门下有大火池,叫“宝藏库”供香客焚纸之用。池南影壁上刻“万代瞻仰”四个大字。山门内,正殿五间,为防止高山风雨摧袭和雷击,采用金属铸件和土木砖石相结合的构造。正殿的盖瓦、鸱吻、檐铃均为铜铸,重檐歇山顶,瓦垄366,象征周天之数,瓦当上铸蛟龙水兽,以摄火灾。左右配殿各三间,山门五间都是铁瓦盖顶。殿内碧霞元君像,送生、眼光二神像均为铜铸。左右配殿南有明代铜碑一座和清乾隆御碑亭一座。正殿前有香亭一座,亭内神像、摆设也都是铜质的。甬道两旁还有铜质千斤鼎扣万岁楼,均为有重要价值的文物。

☚ 辟支塔   潍县民宅 ☛
0000702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