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硬黄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硬黄纸 硬黄纸纸的一种。名称由来与制法说法不一。《紫桃轩杂缀》载: “硬黄者,嫌纸性终带暗涩,置之热熨斗上,以黄蜡涂匀,纸虽硬而莹澈透明,如世所为鱼魫明角之类,以蒙物,无不纤毫毕现者,大都施之魏、晋钟、索、右军诸迹,以其年久本暗也。”犹如后来的蜡纸映书。《潜确类书》则认为硬黄纸以黄蘗染成,取其避蠹。其质如浆,光泽润滑,用以写经,极为合宜。此纸唐代开始生产,故后世所见以硬黄纸书写的“二王”真迹,应为唐代摹品。 ☚ 宣纸 十色笺 ☛ 古代名物 > 文具類 > 紙部 > 名紙 > 硬黄紙 硬黄紙 yìnghuángzhǐ 省稱“硬黄”。唐代名紙。指經過染色、塗蠟的麻紙。紙質堅硬細密,浸水不壞,且可防蟲,又富有光澤,久存不朽。多用來寫經及摹寫書法名帖。敦煌遺書亦多用此紙寫成。上海博物館現存唐摹晉代王羲之《上虞帖》即以硬黄紙書寫。此帖雖歷經千載,仍完好無損。宋·蘇軾《次韻秦觀秀才見贈……》詩:“新詩說盡萬物情,硬黄小字臨《黄庭》。”明·文震亨《長物志》卷七:“唐有硬黄紙,以黄蘗染成,取其辟蠹。” 硬黄纸一種唐代加工紙。將黄色麻纸加熱,經過涂蠟、砑光,使之透明,適宜臨摹法帖、名迹,唐人多用以書經。宋張世南《游宦紀聞》曰:“硬黄謂置紙熱熨斗上,以黄蠟涂匀,儼如角杖,毫厘畢見。”宋趙希鵠《洞天清禄集》曰:“硬黄紙,唐人用以寫經,染以黄蘖,取其辟蠹。”明陳仁錫《潜確居類書》曰:“硬黄紙,唐人以黄蘖染之,取其辟蠹,其質如獎,光澤瑩滑,用以書經。秘閣所藏二王(羲之、獻之)書,皆唐人臨仿,紙皆硬黄。”遂知染料有二種: 一曰黄蠟,一曰黄蘖,後者益善。遼寧省博物館所藏《黄歲通天進帖》、敦煌出土之部份經卷、日本古寫經中呈黄色者,皆為硬黄纸。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