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硕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硕人 硕人《诗经·卫风》篇名。相传为赞美卫庄公夫人庄姜之作。《诗序》谓庄公嬖爱其妾,冷遇庄姜, “国人”悯之,为此作诗。全诗四章,采用铺叙手法,盛赞庄姜家世、美貌及仪从之盛。第二章写庄姜形态之美,形神兼备,尤为后人推重,至誉为“美人图”,对后世辞赋颇有影响。 ☚ 载驰 氓 ☛ 硕人 硕人《诗经·卫风》篇名。此为赞美卫庄公夫人庄姜的诗。《左传·隐公三年》:“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毛诗序》本此为说,谓庄公嬖爱其妾,冷遇庄姜,故庄姜无子,国人闵之,以作此诗。今人多从之,但不认为此诗有闵其“贤不见答,终以无子”之意。全诗四章,章七句。一章写她的出身高贵,二章写她的容貌美丽,三章写她出嫁时礼仪之盛,四章写她的随从之多。二章开头连用一系列比喻来写庄姜身体的一些细部,最后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作结,写其神态,形象生动,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最早细致刻画女性容貌、情态美的篇章,受到历代文人的推崇。 ☚ 考槃 氓 ☛ 硕人
【注释】①硕:高大。颀(qí):长大貌。②褧(jiǒng):麻布外衣。③齐侯:指齐庄公。④卫侯:指卫庄公。⑤东宫:指齐太子得臣。⑥邢侯:邢国的君主。⑦谭公:谭国的君主。私:指庄姜姊妹的丈夫。⑧荑:初生茅芽。⑨凝脂:凝固的脂膏。⑩蝤蛴(qiú qí):天牛的幼虫。(11)瓠犀(hùxī):瓠瓜的子。(12)螓(qín):蝉的一种。螓首,形容女子额头广而方。蛾:蚕蛾。蛾眉,形容女子眉毛弯长而秀美。(13)巧笑:轻巧俏丽的笑。倩(qiàn):笑时面颊上露出酒窝。(14)盼:眼珠黑白分明。(15)敖敖:长大貌。(16)朱幘(fén):以红绸缠马嚼作扇汗之用。镳镳(biāo):装饰美盛。(17)翟茀(dí fú):饰有雉羽的彩车。(18)活活(guō):流水声。(19)施罛(gū):设网。濊濊(huò):渔网入水之声。(20)鳣鲔(zhān wěi):鲤鱼、鲟鱼。发发(bō):鱼摆尾击水之声。(21)葭菼 (jiā tǎn):芦荻。揭揭:高出貌。(22)庶姜:随从的众多齐女。孽孽:盛饰貌。(23)庶士:随从的众多武士。朅(jié):威武貌。 【鉴赏】这是庄姜初嫁之诗。 全诗四章。一章写庄姜出身高贵。她身材高大,仪态端庄。身着锦衣罩衫,更衬出她的美丽。她是齐侯的公主,卫侯的夫人,齐太子得臣的妹妹,邢侯夫人的姊妹,谭国君主则是她的妹夫。二章写庄姜容貌美丽。她的手像初生的茅芽一样细软,皮肤像凝固的脂膏一样洁白,脖子像蜗牛颈子一样柔嫩,牙齿像瓠瓜子儿一样整齐。她前额宽广而方正,眉毛弯长而秀美。她轻巧一笑现酒窝,美丽的眼睛黑白分明,波光流动,美好无比。三章写结婚的仪式。她在城郊整妆,然后乘车进入卫宫。四匹马雄壮矫健,朱绸缠着的马嚼闪着红光,饰有彩羽的轿车异常华美。当车马进入卫宫,各位大夫就立即退朝,为的是不使卫君过于劳累。四章写送嫁的盛况。黄河里水势茫茫,流水声哗哗作响,这象征着齐卫两国繁荣富强;撒开一张大网,鲤鱼鲟鱼活泼肥壮,这象征着卫侯夫妇婚姻美满幸福、欢乐无疆;河边的翠苇青荻高大茂密,这象征着随嫁的众多齐女亭亭玉立,送嫁的众多武士英武雄壮。足见送嫁的车队是何等美盛。 此诗在艺术上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描写女性美十分出色。第二章连用四个比喻描写庄姜容貌美丽,宛若一幅美人图。其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语,化静为动,尤为传神。二是叠字运用更富于特色。第四章七句中就有六句连用叠字,显得音韵和谐,气势生动,情趣洋溢。 《诗序》说:“悯庄姜也。”细玩诗意,此诗与庄姜“无子”之事毫不相关,又绝无悲伤忧虑之情,故“闵庄姜”之说难以成立。刘向《列女传》说:“(庄姜)始往,操行衰惰,有冶容之行、淫佚之心。傅母见其妇道不正,谕之曰:‘子之家世世尊荣,当为民法则。……衣锦䌹裳,饰在舆马,是不贵德也。’乃作诗曰。”这种说法与诗意不合,恐是将后人的断章取义误作诗之本义,所以也不足为据。 硕人诗经·卫风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愤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罛,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左传》(隐公三年)载:“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诗专就庄姜初嫁,一顾倾国之事,予以赞美,在艺术表现上极有可以称道之处。 全诗的重心无疑在第二章。“美人赋”或“美人图”的品评,均着眼于此。诗人在形容庄姜绝世的风神时,用了一连串比喻:“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等等。它们不是针对整体对象的博喻,而是针对整体之各部份的比喻之迭加。这一串儿比喻的效果,不能靠机械拼凑,而必须借助读者的想象力和设喻本身的启发性而有机地合成。比喻作为一种修辞,从来是取似一点,不及其余的,扪烛扣盘,不能得也。而这一串儿比喻从来给读者的印象,都是一个前额方正、眉毛弯弯、粉颈细长、牙齿匀白而又高高大大的绝代美人形象。这种手法在后世诗文中运用极其广泛,如《焦仲卿妻》“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之类,如旧小说中杏眼柳眉桃腮樱口之类。这种手法在本诗无疑是富于创造性的,成功的。其“生动之处《洛神》之蓝本也。”(《诗义会通》)《洛神赋》有云:“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松。……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若束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辅靥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有继承又有发展,不仅用比,又酌用赋法,唯其不是机械模仿,方能青出于蓝。 与西人如希腊人不同,《硕人》对人体美的欣赏更着意于容貌,对于能表现性征的形体之美是较为忽略或回避的,“其颀”、“敖敖”、“孽孽”等只触及形体之长大,极其概略。对于由文化造成的后天的风姿,却不乏心领神会。“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两句传神阿堵,妙处绝非“化静为动、化美为媚”二语可以穷尽(试比较《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钟惺云:“巧笑二句言画美人,不在形体,要得其性情。此章前五句犹状其形体之妙,后二句并其性情生动处写出矣。”这里所谓的“性情”即取决于首章所着意介绍的高贵出身及后天修养,乃是一种风度。 此诗的第二重好处,便在于其它几章对于此章有烘云托月之妙。第一章写庄姜出身和族类的高贵:“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一口气说出无数贵人,而不嫌堆垛,盖非如此不能突出其身价之高贵,亦巧于用拙。第三、四两章则写庄姜适卫时,按礼节停车于国都近郊,等侯迎接,其车服媵送之盛之备。“河之洋洋,北流活活”,“鳣鲔发发”,既以鱼水交欢写婚礼之隆盛,又似有以鱼水喻庄姜随从之盛意(《敝笱》“敝笱在梁,其鱼唯唯;齐子归止,其从如水”似之)。“葭菼揭揭”,以芦荻的高扬与庶姜庶士的高长作联想。而庶姜之颀长美丽、庶士的健壮威风,对庄姜的美与贵,更有众星捧月之效。 此诗的第三重好处在语言的考究。主要是注意整一中的变化。如第一章“齐侯之子”以下四句结构相同,最后一句则变换说法,不言“谭侯之姨”而曰“谭公维私”,便不单调板滞,又避免与上一句重复。第二章“手如柔荑”以下四句均每句一喻,结构相同,“螓首蛾眉”一句两喻,故为紧缩且由明喻变作借喻;第四章连用迭字,绘声绘色,声调铿锵,然前六句的“洋洋”、“活活”、“”、“发发”、“揭揭”、“孽孽”皆迭字的标准形式,唯末句“有朅”即“朅朅”,改用迭字变化形式,颇见灵动。 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 说于农郊, 四牡有骄, 朱𪩸镳镳, 翟茀以朝。 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 北流活活, 施罛, 鳣鲔发发, 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卫风·硕人》是一首赞美卫庄公夫人庄姜的诗。全诗四章,首章写她出身高贵,次章写她姿容美丽,第三章写结婚的仪式,第四章写送嫁的情况。《左传·隐公三年》记载:“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诗序》则说《硕人》是刺庄公的,庄公“惑于嬖妾”,冷落他的正妻,国人因作此诗“闵庄姜”。但从诗的内容来看,本诗似和“无子”没有关系,也“无闵意” (清姚际恒《诗经通论》),实应作于庄姜由齐国初嫁卫国的时候。卫国有两位庄公,一名扬,公元前七五七年至前七三五年在位; 一名蒯聩,公元前四八○年至前四七八年在位。庄姜的丈夫是前一位庄公。也就是说,诗大致可以肯定作于公元前八世纪中叶,正当春秋前期。 《硕人》诗历来备受推崇的是描写庄姜之美的第二章,旧有“美人图”之誉,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早细致刻画女性容貌、情态美的篇章。这一章开首连用了六个比喻来摹写庄姜身体的一些细部:“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翻译成现代语言大概是这样:“双手象初生的草芽那样粉嫩柔软,皮肤象凝结的油脂那样细腻光滑,颈项象天牛的幼体那样修长白净,牙齿象葫芦的籽儿那样洁白整齐,小蝉样的前额方正光润,蛾须般的秀眉配得那样合适。”作者用柔荑、凝脂、瓠犀、螓首、蛾眉来比拟形容庄姜的双手、皮肤、颈项、牙齿、前额和眉毛,十分贴切,也十分具体形象,使读者对庄姜的美产生了清晰深刻的印象。但作者的描写并没有到此为止,而是换了一种笔法,接写她的情态:“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巧笑,轻巧的笑,微微的笑。倩,“好口辅”(《毛传》),言“口辅之美也” (宋朱熹《诗集传》)。“口辅”指的是唇角附近的面颊,所谓“巧笑倩兮”,是说笑起来唇角附近面部肌肉微动,显得非常娇好,犹如俗语所谓现出“酒窝”来。盼,原意是眼睛清朗。《论语·七佾》引“美目盼兮”,汉马融注:“盼,动目也。”这里是形容目光顾盼的动态。这两句诗似可以这样翻译:“微笑起来一对酒窝那样的美,美丽的眼睛波光流动真是动人。”前人对这两句诗无不赞赏备至,叹为观止。清人孙联奎说:“《卫风》之咏硕人也,曰‘手如柔荑’云云,犹是以物比物,未见其神。至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则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直把个绝世美人活活请出来在书本上滉漾。千载而下,犹如亲见其笑貌。”(《诗品臆说》) 这一章对庄姜的描写,好比绘画,前五句绘美人之形,后两句“画龙点睛”,传美人之神。德国美学家黑格尔认为: 眼睛“是最能充分流露灵魂的器官,是内心生活和情感的主动性的集中点”。(《美学》第三卷) 中国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特别强调,画人物,最重要的是画好眼睛,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原是他的经验之谈。(见《晋书》卷六十三) 《硕人》诗因为有了这两句绝妙的传神点睛之笔,使诗中的美人活现于读者面前。庄姜的形态,尤其是她流露在唇边的巧笑,流动的目光,都使人想到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那幅不朽的油画《蒙娜丽莎》,想到蒙娜丽莎那丰腴的双手交放在身前的美丽姿态,那微微斜视又楚楚动人的眼神,那翘起的嘴角边轻盈的笑靥。也许,这两幅“美人图”实际上存在着很多不同,但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两句诗的艺术魅力,决不下于蒙娜丽莎那“永恒的微笑”。 正因为《硕人》第二章具体地描写了庄姜的美,又写得那样出色,所以,若干美学家都把它作为中国古代写人体美的例子而大举特举。但是,必须看到,这一章所写的庄姜之美,实际上主要是她的容貌情态,最多包括了她的双手,给人们的印象是一张“半身照片”,并未全部展示她的形体。因此,如果从人体美的角度来看《硕人》诗,更值得注意的应该是它开篇的第一句——“硕人其颀”。这一句是从总体形象上把握庄姜的形体之美的。也就是说,《硕人》诗实际上是先整体后细部来写美女形象的。 “硕人其颀”,《玉篇》引作“硕人颀颀”,意思是一样的。“硕人”即美人,代指庄姜。《尔雅·释诂》:“硕,大也。”“大”是描写事物形体的词,以硕人为美人,无疑包含着一种形体规定。作者不仅以“硕”称庄姜,又言其“颀”。《毛传》:“颀,长貌。”所谓“硕人其颀”,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那个美人高高大大”。至第三章,开首又言“硕人敖敖”。《毛传》:“敖,长貌。”“硕人敖敖”当是重复“硕人其颀”的意思,可见作者在本诗中十分强调庄姜体形的长大之美。各种材料证明,在《诗经》时代,不分男女都是以长大为美的。现代学者朱自清说:“大人犹美人,古人‘硕’、‘美’二字为赞美男女之统词,故男亦称美,女亦称硕。”(《古诗歌笺释三种》) 这在《诗经》中就可以找到例证: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邶风·简兮》) 啸歌伤怀,念彼硕人。……维彼硕人,实劳我心。(《小雅·白华》) 辰彼硕女, 令德来教。(《小雅·车𤛉》) 有美一人,硕大且卷。……有美一人,硕大且俨。(《陈风·泽陂》) 前两例“硕人”指男子,后两例则以“硕”称女性。身材长大当与壮健有联系,所以长大之美就是壮健之美。这种观念与古希腊人体雕塑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是一致的。当然,同以长大为美,男女还是有别的,就当时的审美理想来说,男子不仅要身躯高大,还必须劲健和“孔武有力”(“有力如虎”); 而女子在长大的基础上则要求姿态端庄(“硕大且俨”),相貌美好(“硕大且卷”)。如果从整体来看,《硕人》诗对庄姜的描写,是具体地体现了这一时代的审美要求的。而诗中所描写的那位硕长美丽的女性和米洛的维那斯雕像,那一表现白种女性美的典型造形,又是可以找出许多共同点的。 曾经有很多人指出,《硕人》诗对庄姜美的赞赏,反映了当时贵族阶级的审美情趣。如果从诗中某些描写来说,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俄国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谈过审美趣味受阶级意识制约的问题,他认为“鲜嫩红润的面色”,是劳动妇女“美的第一个条件”。(《生活与美学》用此来比较,《硕人》诗中美人双手的柔嫩、皮肤的白皙确是不参加体力劳动的贵族女性的特征。对这种美的赞赏,可能反映了贵族阶级的意识。但是,仅仅强调和批判这一点进而简单地否定这首诗是不行的。这不仅仅因为这首诗是历史的,就诗本身来说,它所表现出来的关于女性形体美的基本观点也是健康的。人类对人体美的追求,是一种高尚的美的追求。人类通过改造自然的斗争,改造自然,同时也改造自己的躯体。马克思说:“人以一种自然力的资格,与自然物质相对立。”(《资本论》第一卷) 为了与自然作斗争,人类需要强有力的身体。那种以高大壮健为美的观点,应该说是人类从功利要求出发对人体美最早的认识,它表现了人类积极进取的精神。《硕人》诗所表现出来的基本审美观念,是对这种精神的继承。即使在今天我们不是仍以“健”为人体美的基本要求吗? 这同剥削阶级从女性为玩物的意识出发的审美趣味是不同的。所谓“楚王好细腰,国人多饿死”,以及南朝以来的以女性病态为美的观念,乃至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女子缠足之风,那才是剥削阶级对人类人体美基本观念的浸蚀和异化。至于“硕人”诗中对女性美的一些具体描写,我们一方面要注意它的历史和阶级的烙印,另一方面必须看到对女性相貌等审美要求本身并非是反历史的。其实,早在人类从物质生产角度出发对人体的“自然力”提出要求的时候,从生活角度出发,就同时对人体提出了能使人愉悦的观感要求。随着物质文明的提高,人们在更强调内在的精神美的同时,对比例、均衡、对称、和谐等人体形式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那种对女性体态、容貌等提出更高的审美要求应该说是自然的,顺乎历史发展的。而且,美的观念是历史的,阶级的,但它更是随着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的。历史上某些审美观念,纵使它曾经为某一时代、某一阶人双手的柔嫩、皮肤的白皙确是不参加体力劳动的贵族女性的特征。对这种美的赞赏,可能反映了贵族阶级的意识。但是,仅仅强调和批判这一点进而简单地否定这首诗是不行的。这不仅仅因为这首诗是历史的,就诗本身来说,它所表现出来的关于女性形体美的基本观点也是健康的。人类对人体美的追求,是一种高尚的美的追求。人类通过改造自然的斗争,改造自然,同时也改造自己的躯体。马克思说:“人以一种自然力的资格,与自然物质相对立。”(《资本论》第一卷) 为了与自然作斗争,人类需要强有力的身体。那种以高大壮健为美的观点,应该说是人类从功利要求出发对人体美最早的认识,它表现了人类积极进取的精神。 硕人
硕人,即美人,古人以长大为美,此指卫庄公夫人庄姜。据《左传·隐公三年》记载:“卫庄公(名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谓赋 《硕人》也。”可见这首诗是赞美卫庄公夫人庄姜的。卫庄公公元前757年至前735年在位,又知这首诗当写于春秋前期。 全诗四章。第一章写庄姜的衣着和出身高贵,家世不凡。“硕人其颀,衣锦褧衣”两句,写她身材苗条,穿着讲究。“齐侯之子”以下五句,写她的门第高贵。诗人通过直接叙述,就把庄姜上层社会贵妇人的身份眉目清晰地交代出来。 第二章,写庄姜外貌之美。手像荑草的嫩芽,白嫩柔美;肌肤像凝结的脂肪,白亮光润;脖子像蝤蛴一样洁白细长;牙齿像葫芦子一样洁白整齐;额部像螓虫一样宽广方正;眉毛像蚕蛾的触须一样细长弯曲。笑起来两颊露出酒窝儿,两眼流转黑白分明。诗人用葇荑、凝脂、瓠犀、螓首、蛾眉等来比喻形容庄姜的双手、皮肤、颈项、牙齿、前额和眉毛,具体、生动、形象,庄姜容貌之美犹历历在目,清晰可见。然而这还只是静态描写。继静态描写之后,“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两句,则进行动态描写。全句是说,笑起来嘴角的肌肉微动,显出娇好的样子。这两句把美人庄姜写得活龙活现,被后人赞赏不已,叹为观止。清人孙联奎在《诗品臆说》中说: “《卫风》之咏硕人也,曰 ‘手如葇荑’云云,就是以物比物,未见其神,至曰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则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直把个绝世美人活活请出来在书本上晃漾。千载之下,犹如亲见其笑貌。”前五句绘美人之形,后两句传美人之神,可谓画龙点睛,美人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第三章,写庄姜自齐嫁卫和上朝进见的情景。“硕人敖敖,说于农郊”两句中的敖敖,修长的样子。“四牡有骄,朱愤镳镳,翟茀以朝”三句中的牡,雄马;骄,马肥壮高大。这三句是写庄姜出游时乘坐着四匹骏驾的车,马衔边红绸迎风招展,车前后野鸡羽毛光耀生彩,威风凛凛地去上朝。作者写庄姜出嫁时马健、饰盛、车丽,仍在衬托庄姜身世高贵,不同凡俗,这又与第一章所写出身的高贵有机地作了呼应。“大夫夙退,无使君劳”两句,是说卫国的大臣们早些退朝,别让新婚的卫庄公过分操劳。《诗集传》说:“此言庄姜自齐来嫁,舍止近郊,乘是车马之盛,以入君之朝,无使君劳于政事,不得与夫人相亲,而叹今之不然也。”看来诗人对庄姜与卫庄公的结合,还是饱含赞美之情的。 第四章,写庄姜出嫁时的盛况。“河水洋洋”四句是说,黄河之水浩浩荡荡,径直奔流北方。把网撒入水中,黄鱼鳝鱼蹦跳作响。“葭菼揭揭”三句,是说,芦苇荻子长得既高且长,随从庄姜出嫁女子盛服浓妆,随从庄姜出嫁的男子威武雄壮。这章以黄河之水奔流,鱼类活跃跳荡起兴,以衬托随嫁士女的意气昂扬,从而说明庄姜出嫁时的盛况和欢快心情,仍饱含着赞美之意。 总观全诗,旨在赞美贵族女子庄姜的美貌和出嫁时的盛况和欢快心情,虽反映出了贵族统治阶级的权势与奢侈,似也无可厚非。对我们了解当时贵族阶级生活的一个侧面,还是有认识作用的。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对庄姜外貌的描写。作者采用了整体描写与细部描绘相结合的手法。第一章中“硕人其颀”与第三章中“硕人敖敖”,是整体描写,先把美人苗条的体态美给以整体勾画,赋予整体印象,而后在第二章里刻意进行细部描绘,透过对手、肤、领、齿、首、眉等一连串的生动形象比喻,以及 “巧笑倩”、“美目盼”的情态描绘,把一个呼之欲出的绝代美人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在外貌描写上给人以深刻印象。这种高妙的艺术手法,对后世作家是有深远影响的,也是值得引为我们借鉴的。 《硕人》(一)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二)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三)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四)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注释〕 硕人:高大、美丽的人。颀(qí):形容身长。 褧(jiǒnɡ)衣:出嫁所穿外衣。 谭:古国名,在今山东历城县东南。维:其。私:姊妹丈夫的称谓。 荑(tí):始生的白茅嫩芽。 蝤蛴(qiúqí):天牛的幼虫,身长而白。 瓠(hù)犀:葫芦的籽。 螓(qín):似蝉小虫,额广而方。 倩:笑时两腮显露的酒窝。 敖敖:形容高挑。 说(shuì):同“税”,停止。农郊:近郊。 (fén):马嚼两端的装饰。镳(biāo)镳:盛大、鲜艳。 翟茀(dí fú):山鸡羽饰的车。 活(ɡuō)活:水流声。 罛(ɡū):鱼网。(huò):网入水声。 鳣(zhān):鲤鱼。鲔(wěi):鲟鱼。发(bō)发:鱼尾扇动声。 葭(jiā):芦苇。菼(tǎn):似苇而小。揭揭:长、高貌。 姜:齐君姓。孽(niè)孽:衣饰华贵貌。 朅(jié):英武高大。 〔鉴赏〕 《硕人》是《卫风》的第三篇,全诗四章,主旨在于“闵庄姜”。庄姜是卫庄公的妃子,从卫庄公在位的时间(前759年—前735年)来看,这首诗大致作于公元前8世纪中叶。因为“庄公惑于嬖妾,使骄上僭。庄姜贤而不答,终以无子,国人闵而忧之(《毛诗序》)”。这段史实《左传·鲁隐公三年》中也有相同的记载,“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人们往往对美好的事物得不到珍惜和爱护寄予深深的同情和惋惜,何况是貌美端庄而备受冷落的一国之母呢?目下以贵族阶级的审美情趣看待这首诗的庸俗论调,我们认为是与对美不懈追求和尊重的人文精神背道而驰的。 对庄姜的同情与歌咏,诗人不是直抒胸臆,而是运用赋的写法,铺排摹写她出嫁时的盛况和美貌,反衬她目前受到的冷落。第一章首先以“硕人其颀”点出主人公。“硕人”即高挑美丽的女子。对此,朱自清考证说“大人犹美人,古人‘硕’、‘美’二字为赞美男女之统词,故男亦称美,女亦称硕”(《古诗歌笺释三种》)。接着以“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五个连用的排比详细交待庄姜的高贵身份。这样“极称其族类之贵,以见其为正嫡小君,所宜亲厚,而重叹庄公之昏愿也”,朱熹的分析是符合当时卫人心理的。 庄姜不但地位显赫,而且容貌美丽。第二章有“美人图”之誉, 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早细致刻画女性容貌、情态美的篇章。她“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用现代的语言说,纤纤柔软的十指,白嫩光滑的皮肤,白皙细长的脖颈,光洁整齐的皓齿,饱满的额角、弯弯的细眉。这儿的描写很有层次,从手、皮肤、脖颈到牙齿、额角、眉毛,描写越来越细腻,观察越来越细致。但更动人的还在后面,“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嫣然一笑,明眸秋波,动人魂魄!明人钟惺说:“‘巧笑’二句言画美人,不在形体,要得其性情。此章前五句犹状其形体之妙,后二句并其性情处写出矣。”清人孙联奎也为之折服,“《卫风》之咏硕人也,曰‘手如柔荑’云云,犹是以物比物,未见其神。至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则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直把个绝世美人活活请出来在书本上滉漾”。笑盈盈的面庞上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活脱脱一位人间仙子。姚际恒赞誉道:“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其右,是为绝唱(《诗经通论》)。”希腊的雕塑维纳斯、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在庄姜的微笑与妙目面前,也会自惭形秽。 第三章铺排迎娶庄姜时的豪华场面:“四牡有骄,朱镳镳,翟茀以朝”;同时还表达了卫国百姓对庄姜发自心底的欢迎,“大夫夙退,无使君劳”,今日国君大婚,不要让政事耽搁了迎娶新娘。这里对婚礼不厌其烦的描绘,意在表明“国人乐得以为庄公之配,故谓诸大夫朝于君者宜早退,无使君劳于政事,不得与夫人相亲,而叹今之不然也(《诗集传》)”。末章描写的是出嫁途中所见所闻,这里对齐地优美的自然风光与勤劳的人民的描写,有力地烘托了送亲队伍的壮观和服饰的豪华。 作为一首赋体诗,本诗行文上最大的特色是极尽铺排叙事之能事。对庄姜家世的介绍、美貌的刻画、黄河及两岸风光的描写,使得全诗文气流畅,富有气势;其次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尤其是第二章对庄姜外貌的描写;同时诗人还注意了选词炼字,同是写形体的高大,写女子用“敖敖”、男子用“有朅”,既合乎对象的身份又避免了刻板单调;善于运用叠字描摹物象也是本诗的一个特点。末章“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即滔滔的黄河、哗哗的溪流、的撒网、跳跃的游鱼、萧萧的芦荻,形象生动,声音铿锵,富有立体感和视觉冲击力,仿佛我们也被带到了黄河岸边参加迎亲的队伍。另外韵脚也富于变化,一章中基本上韵脚相同,而各章之间又有差异,这样歌唱起来就容易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形成丰富的联想。 硕人 题解 硕人其颀,衣锦褧①衣。 齐侯之子,卫侯之妻。 东宫之妹,邢侯之姨, 谭公维私②。手如柔荑③, 肤如凝脂,领如蝤蛴④, 齿如瓠犀⑤。螓首蛾眉, 巧笑⑥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 四牡有骄,朱幩⑦镳镳⑧, 翟茀⑨以朝。大夫夙退, 无使君劳。河水洋洋, 北流活活。施罟⑩⑪, 鳣⑫鲔发发⑬,葭菼⑭揭揭。 庶姜孽孽,庶士有朅⑮。 注释 ①褧:披风。 ②私:姊妹之夫。 ③荑:音题,茅之芽。 ④蝤蛴:音求其,天牛的幼虫。 ⑤瓠犀:音户西,瓠瓜子儿。 ⑥说:音税,停。 ⑦幩:音坟,马饰。 ⑧镳镳:音标,盛多的样子。 ⑨茀:车篷。 ⑩罟:音古,网。 ⑪:音豁,象声词。 ⑫鳣:大鲤鱼。 ⑬发发:鱼尾击水之声。 ⑭菼:荻。 ⑮朅:音切,英武高大。 赏读 这首诗既表现了庄姜的雍容华贵,美貌多情,也表现了卫国人迎娶庄姜的喜悦自豪之情。诗歌第一章写庄姜的显赫亲戚,表现她血统的高贵。第二章描写庄姜的姿容神态,表现她漂亮出众。第三章、四章写迎亲队伍的豪华,卫国土地的富饶,更表现出对新娘到来的欣喜。 这首诗重点在第二章,其余各章起烘托陪衬作用。在第二章里,诗歌用一连串的比喻描写庄姜绝世超俗的美丽,把一个前额方正,眉毛弯弯,粉颈细长、牙齿匀白而又高高大大的美人,刻画的形象分明,宛若在目。这种创造性的手法,对后世影响很大。而结尾“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两句更是传世名句,它化静为动,化美为媚,由单纯的形体上的描写转向形神兼备,使美人神情毕现,跃然纸上。 硕人硕人其颀, 衣锦褧衣。 齐侯之子, 卫侯之妻。 东宫之妹, 邢侯之姨, 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 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 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 说于农郊。 四牡有骄, 朱𪪍镳镳, 翟茀以朝。 大夫夙退, 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 北流活活。 施罛, 鳣鲔发发。 葭菼揭揭, 庶姜孽孽, 庶士有朅。 那人美丽个儿高,内穿花绸外穿袍。她是齐侯的女儿,是卫侯的妻。是齐太子的妹妹,是邢侯的小姨,谭公是她的姐夫。 纤纤的手指像茅芽,白嫩光柔,皮肤透白,像凝结的膏油。脖颈柔白像蝤蛴,牙齿像瓠子白而整齐。额头方正像小蝉,配着弯弯细细的两道蛾眉。抿嘴一笑,有两个酒窝,转眼顾盼,黑白分明,是那么娇艳无比。 那人美丽个儿高高,身材苗条。她坐着车子停在近郊。驾车的四马雄赳赳,马嚼子外边红光闪闪,车棚上饰着野鸡羽毛,她是被娶来乘车入朝。这天各位大臣应早些退朝,勿使国君疲劳好陪夫人。 黄河水大,浩浩荡荡,向北流奔泻滔滔。水声吱吱,挡着水的是鱼篓,有鳣鱼有鲔鱼活蹦乱跳。河边上芦苇飒飒叫,送嫁的女伴装饰妖娇,送嫁的大夫们各个英豪。 《硕人》四章,章七句。《诗序》:“硕人,闵庄姜也。庄公惑于嬖妾,使骄上僭,庄姜贤而不答,终以无子,国人闵而忧之”,事与《左传》相合。《左传·隐公三年》:“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但从诗的内容看,本诗似和“无子”没有关系,也“无闵意” (清姚际恒 《诗经通论》),其实是一首赞美卫庄公夫人庄姜的诗。清方玉润《诗经原始》诗题序说:“颂卫庄姜美而贤也。”此说可信。全诗三章,首章写她出身高贵,次章写她体貌之美,三章写送嫁的车服之盛,四章写送嫁情况,写得淋漓尽致。全诗写出卫庄姜出嫁,反映这位贵妇人形象,用正面描写手法,首先从这个公主的高贵身世写起;其次集中描写其容貌、体态美;再次,重点写她的车驾服饰之盛;最后直写到她的送嫁的陪从之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卫庄姜出嫁到卫国时的一段史实,很有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从中也看出“齐地富饶”的情况,反映出当时贵族阶级的生活现实。对我们今天来说也很有认识价值。 这首诗最大的艺术成就是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最早的贵妇人、美人的艺术形象,《硕人》诗历来备受赞誉的是描写庄姜之美的第二章,被誉为“美人图”。在这一章中首先连用六个比喻来描绘庄姜体态各个部位的美,诗中说:“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作者用柔荑、凝脂、瓠犀、螓首、蛾眉来比拟形容庄姜的双手、皮肤、颈项、牙齿、前额和眉毛,十分生动形象,使庄姜的形象写得栩栩如生。接着写她的神态情态:“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写得传神。《传》:“倩,好口辅。”《集传》:“倩,口辅之美也。”又 《论语·八佾》 引诗“美目盼兮”。汉马融注:“盼,动目也。”《集传》:“盼,黑白分明也。”诗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前人对此两句诗无不赞赏备至。清人孙联奎《诗品臆说》云:“《卫风》之咏硕人也,曰: ‘手如柔荑。’云云,犹是以物比物,未见其神。至曰: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则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直把个绝世美人活活请出来在书本上滉漾。千载而下,犹如亲见其笑貌。”又钟惺云:“巧笑二句言画美人,不在形体,要得其性情。此章前五句犹状其形体之妙,后二句并其性情生动处写出矣。”陈子展《诗经直解》评此二句说:“笑用一倩字,目用一盼字,化静为动,化美为媚。传神写照,活画出一个美人形象来。” 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①齐侯之子,卫侯之妻, 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②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③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④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⑥四牡有骄,朱幩镳镳。⑦ 翟茀以朝。⑧大夫夙退,无使君劳。⑨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⑩施罛濊濊,鳣鲔发发。(11) 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12) 【注释】 ①硕人:美人,指卫庄公的夫人庄姜。颀(qi 其):身材高长的样子。衣:穿。褧(jiong 炯)衣:麻纱做成的罩衣,古时女子出嫁途中所穿,以避尘土。②子:女儿。姨:男子称其妻之姊妹为姨。维:是。私:女子称其姊妹之夫为私。③荑(ti 题):初生白茅的嫩芽。凝脂:凝结的白油脂。④领:脖颈。蝤蛴(qiu qi 求齐):天牛的幼虫,身圆长,色白。瓠犀(hu xi 互西):葫芦的籽,白而齐整。螓(qin 秦):虫名,似蝉而小,其额宽广方正。蛾眉:蚕蛾的触须,细长而弯曲。⑤倩:笑时两腮的酒窝。盼:眼珠黑白分明。⑥敖敖:高大的样子。说(shui税):停息。农郊:城郊。⑦牡:公马。骄:健壮。朱幩(fen 坟):系在马口衔铁两边的红色飘带。镳镳:飘飘。⑧翟(di 敌)茀:用野鸡羽毛装饰的彩车。朝:与卫君相会。⑨夙退:早退。⑩洋洋:水盛大的样子。活活(guo 郭):水流声。(11)施罛(gu 估):撒网。濊(huo霍) 濊:鱼网入水的声音。鳣(zhan 毡):大鲤鱼。亦说黄鱼。鲔(wei委):鳝鱼。发发(bo 波):鱼进网时跳动的样子。(12)葭(jia 加):芦苇。菼(tan 坦):荻草。揭揭:高貌。庶姜:指齐国陪嫁的众女。孽孽:华贵的样子。庶士:指齐国随从诸臣。朅(jie 洁):健武貌。 【译文】 美人儿身材修长,锦服外罩着罗衣。齐侯的爱女,卫君的娇妻,东宫太子的胞妹,邢侯的小姨,谭公是她的妹婿。手指像刚刚发芽的嫩茅,皮肤似凝结的脂膏,白嫩的脖颈如同蝤蛴,瓠瓜籽般的牙齿,额头方正弯弯的眉毛,迷人的酒窝在嘴角,会说话的眼睛黑白分明。美人端庄个儿高,停车休息在城郊。四匹公马多雄壮,嘴边红绸随风飘。坐上彩车来上朝。诸臣事毕早退下,国君不应太辛劳。洋洋的黄河水,滚滚向北流,撒下鱼网哗哗响,鳣鲔跳跃进了网。河边芦荻长得旺,陪嫁的姑娘排成行,随从诸臣真雄壮。 【集评】 明·钟惺:“‘巧笑’二句,言画美人不在形体,要得其性情。此章前五句犹状其形体之妙,后二句并其性情生动写出矣。”(《评点诗经》卷一) 明·戴君恩:“夸美铺张,备极其致。更不及庄公一语,乃讽刺自在言外。”(《读风臆评》) 清·牛运震:“此篇及《君子偕老》皆有若讽若惜之旨,命意之高相似,而此篇尤为平正浑融。”(《诗志》卷一) 清·崔述:“此篇凡四章;首章言其贵,次章言其美,三章言其婚盛,四章言其媵众。”(《读风偶识》卷一) 清·沈德潜:“庄姜贤而不答,由公之惑于嬖妾也。乃《硕人》一诗,备形族类之贵,容貌之美,礼仪之盛,国俗之富,而无一言及庄公,使人言外思之。”(《说诗晬语》卷上) 清·方玉润:“颂卫庄姜美而贤也。……诗发端不曰‘硕人其颀’乎?夫所谓硕人者,有德之尊称也。曾谓妇之不贤而可谓之硕人乎?故题眼既标,下可从旁摹写,极意铺陈,无非为此硕人生色。画龙既就,然后点睛,滃云既就,而月自现。诗固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此类是也。……(一章)阀阅之尊,外戚之贵。(二章)仪容之美,千古颂美人者无出此二语,绝唱也。(三章)车服之盛,体贴入微。(四章)邦国之富,妾媵之多,到底不露一贤字,而贤字自在言外。”(《诗经原始》卷四) 【总案】 《左传》隐公三年:“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此为《硕人》一诗之来由,《毛诗序》袭用而加一“闵”字,已非诗之本意,而后儒据《列女传·女仪篇》谓为庄姜之傅母所作,则流于穿凿。方玉润云:“此卫人颂庄姜美而贤能,非闵之也。”诗人在叙事铺陈的同时,运用恰如其分的比喻,以白描的手法,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一个贵族美人的形象,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 硕人 硕人〔原文〕 ☚ 考槃 氓 ☛ 硕人 硕人❶高大壮美之人。《邶风·简兮》二章:“硕人俣俣,公庭万舞。”《尔雅·释诂》:“硕,大也。”毛《传》: “俣俣,容貌大也。万舞非但在四方,亲在宗庙公庭。”朱熹《集传》:“硕,大也。贤者不得志而仕于伶官,有轻世肆志之心焉。”《卫风·硕人》一章:“硕人其颀,衣锦褧衣。”毛《传》:“颀(qí),长貌。”郑《笺》: “硕,大也。言庄姜仪表长丽俊好颀颀然。” 《小雅·白华》三章: “啸歌伤怀,念彼硕人。”郑《笺》:“硕,大也。”孔《疏》:“王肃云: ‘硕人,谓申后也。’ 孙毓云:‘申后废黜失所,故啸歌伤怀,念之而劳心。’” ☚ 硕 硕大 ☛ 硕人适人shǐ rén❶美人。例:这女子长得漂亮,是个美~。 硕人犹贤德者。《魏书·高祖孝文帝纪》:“硕人之所以穷处幽仄,鄙夫所以超分妄进,岂所谓旌贤树德者也。” 硕人 硕人宋代妇人的封号。后为对妇人的尊称。宋·庞元英《谈薮·曹詠妻》:“曹詠侍郎妻硕人历氏,馀姚大族女。”清·王士祯《香祖笔记》卷九:“《枫窗小牍》言妇人封号,自夫人以下凡八等。如侍郎以上封硕人……今皆无之。硕人、孺人,率为妇人之通称矣。” ☚ 安人 嫔妇 ☛ 妇人【同义】总目录 妇人安人硕人嫔妇 硕人shuò rén〖名词〗 硕人高大壮美之人。《诗经·卫风·硕女》:“~其颀,衣锦褧衣。”(颀qí:身长貌。) 硕人shuò rén❶有道德的人。《诗·卫风·考槃》:“考槃在涧,~~之宽。” 《硕人》shuo renThat Stately Person (from Classic of Poetry) 硕人外命妇名。宋置,其地位在淑人之下,令人之上。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