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石雕释迦牟尼佛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石雕释迦牟尼佛像

石雕释迦牟尼佛像

北魏宣武帝正始二年—孝明帝正光四年(公元505—523年)。高842厘米。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石窟宾阳中洞西壁主像。释迦牟尼佛现在世。佛挽刻满涡纹的高髻,内穿僧祗支,外着无领褒衣博带袈裟,肩、胸处底纹垂直平行,十分挺括。右手作施无畏印,左手曲肱下垂以食指点地,挺颈结跏趺坐于台座上,裙裾水波纹般重重折叠垂覆着台座。其脸形略长,半弯眉下,纤月般的双眼凝视着前方,鼻翼丰满,嘴角略向上翘,呈微笑状,面相清癯秀美,温和可亲。这尊佛像具有北魏龙门造像的基本特征,而褒衣博带的冕服式服装却是孝文帝汉化措施的反映,也是佛教艺术特征进一步民族化的表现。此尊造像体魄宏伟,表情生动,气势博大,是历代释迦牟尼佛像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宾阳中洞”是龙门北魏石窟中较有代表性的汉化窟,平面近马蹄形,宽11.1米,深9.8米,高9.3米,窟中有主像三世佛(释迦牟尼佛的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及其胁侍菩萨、弟子共11躯,圆雕,上承云冈昙曜五窟造像概括洗练,整体感强的特点,下启唐代造像丰满、圆润,由神秘性渐渐转向世俗化人性的写实作风,雄浑朴实,寓精巧于概括大方之中,充分显示了北魏雕塑家的卓越才华和高超的技艺。

☚ 复式石雕龛楣   石雕文殊菩萨像 ☛

石雕释迦牟尼佛像

石雕释迦牟尼佛像

唐。高950厘米。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石窟宾阳南洞西壁主尊。头挽剔满涡漩纹的低肉髻,眉间饰白毫相,颈刻环纹,身着无领宽袖袈裟,右手作施无畏印,左手曲至肋部,以食指点地,结跏趺坐于台座上,衣裙薄纱般顺座垂下,形成许多疏朗有致的衣褶,质感极强。其双目深邃,凝视着远方,额颐方正,鼻大唇丰,充满博大精神和宏伟的气魄。此尊造像形象饱满,比例适度,内涵丰富,是初唐佛像精品之一。宾阳南洞开凿于北魏,隋或初唐完工,其内一铺五身的佛像完工于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是唐太宗第四太子魏王李泰(公元618—652年)为追悼亡母长孙皇后所造。

☚ 石雕罗汉群像   石雕阿弥陀佛像 ☛
0000394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