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石门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石门道古道路,四川盆地通向云贵高原的重要大道。起自宜宾,经高县、筠连,达云南盐津、昭通,再经贵州的咸宁,云南的宣威、沾益至昆明、大理等地。前身为秦代所开的 “五尺道”。汉代又称 “五尺道” 为 “西南夷道”。隋、唐时,因道经高县境内的石门山,故又称 “石门道”。汉元光五年 (前130年),汉武帝征用巴蜀军民,大规模扩建,汉元鼎五年 (前112年) 筑成。经过历代整治,成为巴蜀至云贵间的交通要道。 石门道即“五尺道”(110页)。 石门道 石门道又称“马湖江路”。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唐蒙率人修筑从僰道(今四川宣宾) 到牂牁江(今北盘江) 的通道。其路线是由僰道经石门(今四川庆符县境)、南广 (今云南镇雄)、平夷 (今毕节)、夜郎 (今安顺)达牂牁江畔。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 “唐蒙凿石开阁,以通南中 (今云贵两地),迄于建宁 (今云南曲靖),二千余里,山道广丈余,深三四尺,斩凿之迹犹存。”隋唐时期继续维修使用,并延至昆明、大理一带。因其经过泸州境内石门山(在今四川高县境内)始名石门道。唐代樊绰《蛮书》卷一谈到石门道时写到:“石门东崖石壁,直上万仞;下临朱堤江流,又下入地中数百尺,惟闻水声,人不可到。两崖亦是石壁,傍壁亦有阁路;横阔一步,绵亘三十余里,半壁架空,欹为虚险。其安梁石孔,即隋朝所凿也。”可见石门道是典型的栈道。石门道开通后,中原文化不断输入云、贵地区,对云南、贵州的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石门道是唐宋南诏时期通中原的主要驿道之一。 ☚ 飞狐道 回中道 ☛ 石门道 石门道中国古代重要交通线之一。隋、唐两代时,自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交通往来,多经由此道,唐与南诏的交通也多取此道。秦孝文王时,李冰主持凿 “焚道”,开通了四川宜宾至云南边界的栈道。 秦始皇时, 又派常頞续向南开凿 “五尺道”延伸至云南味县 (曲靖)。汉武帝时,又派唐蒙主持开凿从僰道到牂牁(今北盘江) 的通道。其道经石门 (今四川庆符县境内)、南广 (今云南镇雄)、平夷 (今毕节)、夜郎 (今安顺)。《水经注》: “唐蒙凿石开阁,以通南中 (今云贵两地),迄于建宁,二千余里,山道广大余,深三四尺,堑凿之迹犹存。”隋唐之际称此道为 “石门道”,是在秦汉焚道、五尺道及汉道基础上的完善和再延伸。石门道起于四川宜宾市,向南经高县境内的石门山 (豆沙关)、昭通,抵云南味县 (今曲靖县),再由此通往云南昆明、大理等地。因途经石门山,且此地山势险峻,栈道悬壁,故以此地名而代全交通之名。所以,石门道实为中国古代著名栈道之一。唐樊绰《蛮书》卷1: “石门东崖石壁,直上万仞; 下临朱提江流,又下入地中数百尺,惟闻水声,人不可到。两崖亦是石壁,傍崖亦有阁路; 横阔一步,斜亘三十余里,半壁架空,欹危虚险。其安梁石孔,即隋朝所凿也。” ☚ 子午道 北栈道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