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石蜡疗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石蜡疗法kerotherapy

利用加温后的石蜡作为导热体,敷于患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石蜡以热容量、可塑性、黏稠性和延展性较大,导热性较小,而选为导热体。石蜡疗法有防止组织内淋巴及血液渗出、减轻组织水肿的作用,并可促进吸收、消炎和止痛。石蜡对皮肤的润泽和压迫,可使皮肤柔软富有弹性,对疤痕及肌腱挛缩有软化作用。可选用熔点52~55℃的白色石蜡,首次蜡疗温度为65℃,以后逐渐升高,但不得超过85℃。多采用石蜡热浴和石蜡棉纱热敷法,应用前须先涂几层石蜡作为防烫层。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30~60 min,10~15次为一疗程。适应症为亚急性和慢性炎症。如关节捩伤、腱炎、腱鞘炎、黏液囊炎、关节强直、疤痕挛缩。急性化脓性炎症、恶性肿瘤与有出血倾向的疾病禁用。

石蜡疗法

石蜡疗法shila liaofa

利用加热溶化的石蜡作为温热介质接触体表,将热能传至机体治疗疾病的方法。石蜡是一种高分子碳氢化合物,是石油蒸馏的产物。用于治疗的石蜡是白色半透明无水的固体,无臭、无味,呈中性反应,熔点50~60℃,沸点110~120℃。石蜡的热容量大而导热性低,因此可以储备热能,当加热的石蜡冷却时,可以释放出大量热能。由于保温时间长,使病人接受温热作用强而持久,具有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改善营养,有利于炎症吸收和消散,并具有止痛和加强再生的效果。同时,石蜡有很大的可塑性、粘滞性和伸展性,在常温下为固体,加热至一定温度变为液体,当热能释放冷却时,石蜡变硬,体积可缩小10~20%,即加压于皮肤和皮下组织,因而产生柔和的机械压迫作用,对早期炎症、急性扭伤、挫伤,能防止组织内的淋巴和血液渗出,减轻组织的水肿并促进渗出液吸收。此外,石蜡含有油质,对皮肤有润泽的作用,能使皮肤柔软而富于弹性,对疤痕组织及肌腱挛缩等具有软化和松解作用。石蜡有较高的吸附力,如在熔蜡时加入化学物质或放射性物质,可呈相应的化学作用与放射性作用。蜡疗还能改善皮肤营养,加速上皮生长,促进再生作用。在治疗之前,应将治疗部位的皮肤清洗擦净,多毛部位涂上凡士林。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刷蜡法、蜡布法、蜡盘法、蜡袋法、浸蜡法、石蜡绷带法等。石蜡疗法的温度一般为50~60℃,治疗时间30~6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每疗程15~20次。治疗后应卧床休息30分钟,并防止着凉。主要适应证:肌肉、肌腱和韧带的扭挫伤,骨折,外伤性关节疾病,疤痕和疤痕挛缩,关节炎、腱鞘炎、肌炎,非骨性强直,关节挛缩,神经炎,神经痛和其他各种炎症、伤口和溃疡等。禁忌症:对蜡疗过敏者,高热,化脓性炎症,肿瘤,活动性肺结核病,出血倾向,厌氧菌感染的炎症等。1岁以下幼儿不宜采用蜡疗。

☚ 坎离砂疗法   热疗 ☛

石蜡疗法paraffin therapy

系热疗法的一种。适用于关节炎、扭伤、挫伤、冻伤及其后遗症、外伤及术后粘连、肌炎、慢性肠炎、盆腔炎、神经炎等。禁用于出血性疾病及有出血倾向者、恶性肿瘤、活动性结核等。方法有蜡饼法、刷蜡法,蜡浴法等。每日1次或隔日1次,15~20次为1疗程,每次20~60分钟。

石蜡疗法

石蜡疗法

利用加热溶化的石蜡作为温热介质接触体表,将热能传至机体治疗疾病的方法,称石蜡疗法。
理化特性 石蜡是石油蒸馏的产物,由高分子碳氢化合物组成,其结构式为CnH2n+2。用于治疗的石蜡是白色半透明无水的固体,无臭、无味,呈中性反应。治疗用石蜡的比重为0.9,熔点50~60℃,沸点110~120℃,热容量较大,比热为0.77cal左右,导热系数小,为0.0006cal/℃·cm·s,蓄热能为1190s。加热的石蜡冷却时,放出大量热能,即熔解或凝固热。每公斤熔化的石蜡,冷却凝固成固体时,可放出39cal热量。随石蜡冷却、变硬,其体积可缩小10~20%。石蜡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如在熔蜡时加入氡气,可使石蜡具有放射性能。
治疗作用基础
❶温热作用: 石蜡的热容量和蓄热能虽大,但由于导热性小,且石蜡贴敷于治疗部位后不呈对流现象,故皮肤能耐受较高温度(60~70℃)的石蜡作用。
❷机械作用:石蜡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与粘滞性,可与皮肤紧密接触,并由于随温度降低而冷却凝固,体积缩小,故对组织可呈机械性压迫作用。
❸其它作用:如向石蜡中加入化学物质或放射性物质,可呈化学作用与放射性作用。
生理和治疗作用 由于石蜡热传导系数小,人体皮肤对其温热作用的耐受性高于其它温热介质。石蜡冷却凝固、体积缩小时呈现的机械压迫作用,使皮肤表面毛细血管轻度受压,促使温热作用达深部组织,加深温热效应;对急性扭挫伤,可防止组织内淋巴液和血液渗出,减轻组织水肿而有助于促进吸收、消肿和止痛。石蜡中的油质和石蜡对皮肤的压迫作用,可使皮肤保持柔软和弹性,提高皮肤的紧张度和减轻因疤痕挛缩而引起的疼痛,尚可加强局部血管的弹力。用石蜡绷带法治疗创面和溃疡时,能阻止细菌侵入和繁殖,并可保持创面湿润,改善组织的营养过程和促进上皮生长,使创面修复愈合。对新鲜创面,由于石蜡的压迫作用,可阻止出血。石蜡治疗可明显地影响代谢过程,使局部和深部组织温度上升,使蛋白分解产物和残余氮增加; 可激活间质功能,使多肽曲线上升;对神经系统的功能具有调整作用。石蜡治疗后,可见周围血液中白细胞数量增加。
加热方法 须采用水浴加热的方法溶蜡加温。由于石蜡在未溶之前,不呈对流现象,直接加热时,易导致底层石蜡烧焦影响其可塑性与粘滞性,甚至引起燃烧,从而禁用直接加热法。水溶加热时,应防止水浴锅的水和蒸气凝结的水滴滴入蜡中,否则蜡疗时易引起烫伤。如有水滴进入蜡中,则须用煮沸的方法使水蒸发除去。溶蜡室应设有防火设备。
石蜡的清洁、消毒和重复使用 用过的石蜡,可重复使用,但必须清除其中的汗液、脱落的皮屑等物,并进行消毒。其方法是以数层纱布或细孔筛滤过溶化的石蜡或向溶化的石蜡中加入热水并行搅拌使杂秽物沉积于水底倒掉或向溶蜡中放入2~3%的白陶土或滑石粉并行搅拌;秽物杂质即被吸附沉积于底部,凝固后切除之即可。石蜡加热至110~120℃,经15分钟,即可达消毒目的。为保持石蜡的可塑性与粘滞性,应定期加入15~20%新蜡。用于创面、溃疡面及体腔的石蜡,不可重复使用。治疗方法 在治疗之前,应将治疗部位的皮肤清洗擦净,多毛部位涂布凡士林。常用的治疗方法为:
❶ 刷蜡法,用毛刷浸沾蜡液,在治疗位的皮肤上涂蜡达1cm厚度,然后用浸蜡纱布和棉垫、毛毯包裹保温。为加强石蜡的机械压迫作用,多用此法。
❷蜡布法,以浸蜡纱布,使之冷却到皮肤可耐受的温度,敷于治疗部位,再以高温浸蜡纱布敷于其上,然后用棉垫、毛毯包裹保温。
❸蜡盘法,又称蜡饼法,将溶蜡倒入盘中,厚度3cm左右,待冷却后,取出置治疗部位。
❹蜡袋法,以塑料袋装入三分之一熔蜡后排出空气封口。治疗时,将蜡袋放入热水中,待石蜡熔化后取出,并揩干表面水液之后,置治疗部位进行治疗,此法只有热作用。
❺浸蜡法,将溶蜡置一定容器中,首先在治疗部位上涂刷一薄蜡层,然后浸入容器中进行治疗,此法多用于治疗手和足部的病变。
❻石蜡绷带法,经加热消毒的石蜡,冷却到所需温度后,滴在清除痂皮、脓汁和分泌物后的创面上,然后敷一层消毒纱布,再在其上置浸蜡纱布垫进行治疗,此法治疗时可长达24~48小时。此外尚有喷雾法、浇法、面部涂蜡法、阴道石蜡栓塞法和向石蜡中加入某些药物的特制石蜡治疗方法等。石蜡疗法的温度,一般为50~60℃,治疗时间30~6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每疗程15~20次。治疗后应卧床休息30分钟,并应防止着凉。
主要适应证 肌肉、肌腱和韧带的扭挫伤、外伤性关节疾病、开放性和闭锁性骨折、手术后粘连、疤痕和疤痕挛缩、新鲜创面、慢性溃疡、冻伤、慢性关节炎、腱鞘炎、滑囊炎、肌炎、周围神经外伤、神经炎、神经痛、慢性胃肠炎、盆腔脏器的慢性或亚急性炎症,宫颈糜烂等。
禁忌证 高热、化脓性炎症、厌氧性菌感染的炎症、结核性疾病、重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功能不全、出血倾向等。

☚ 泥疗法   地蜡疗法 ☛
0001554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