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石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石疽❶病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三。生于颈项、腰胯、腿股间或全身其他部位的核块。因质坚如石,故名。多因寒凝气滞所致。分上、中、下石疽。状如桃李,皮色不变,坚硬如石,渐渐增大,难消难溃,即溃难敛。类似肿瘤。体实者治宜和营行瘀,散寒止痛。服没药丸或阳和汤加减,外敷捣烂之商陆或外贴阳和解凝膏,并配合针灸;溃后及体虚者宜托里透发,服千金内托散与阳和汤化裁,或十全大补汤以温补气血。 石疽指生于颈部、颌下、腰胯、腿骨间和膝部等处的圆形硬结。皮色不变,稍有疼痛,按之坚硬如石。硬结由小渐次增大,不易消退和破溃,破后也不易收口。 石疽 石疽局部肿块,坚硬如石,皮色不变,称为石疽。见于《诸病源候论》。根据发病部位不同,有上石疽、中石疽、下石疽三种。多因肝气郁结,气血寒痰凝滞经络,或体虚寒邪深袭,致血瘀痰阻而发。上石疽生于颈项两旁,中石疽生于腰胯之间,下石疽生于膝关节附近。其共同特征是: 初起形如桃李,逐渐增大,皮色不变,坚硬如石,疼痛不热,形状不规则,推之不动,难消难溃,溃后难敛,日久气血耗损,形体衰败,危及生命。辨证施治: ☚ 失荣 𤸔疮 ☛ 石疽shí jū❶hard nodul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