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灵1906—1956江苏滨海人 曾任上海《文艺月报》编委,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著有《松涛集》、《胜利前奏曲》(即《明妖鉴》)、《石灵选集》等。 原名:孙大珂 石灵石灵(1922- ) | | 中国电影年鉴(1982)第280页 | 石灵(1922- ) | 旸晟 | 中国电影演员百人传第48页 |
石灵上海“孤岛”时期的石灵 石灵在“孤岛” | 孙 可 孙可中等 | 新文学史料1983年1期 抗战文艺研究1985年3期 |
石灵 石灵1906—1956小说家、剧作家。原名孙大珂。江苏滨海人。1931年到上海,考入中国公学,同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次年转入暨南大学,参加中国诗歌会,并发表诗歌和小说。1935年在暨南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从事抗日救亡活动,曾与金人合编《第一年》,编辑《文学旬刊》。1939年任《鲁迅风》半月刊编辑。1939年与蒋天佐等合编《奔流》文艺月刊。1942年赴苏北抗日根据地,长期任教育工作,并任《抗联报》编辑。著有小说集《捕蝗者》《知己》,剧本《卖牛》《无缝的篱笆》等。新中国成立后任《文艺月报》编委、新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等。主要作品有长篇通俗鼓词《胜利前奏曲》等。有《石灵选集》。 ☚ 孙席珍 林淡秋 ☛ 石灵 石灵1909——1956.4.1原名孙大珂,字奇玉。笔名石灵。江苏滨海人。1929年在滨海县东海中学读书时,任学生会主席。曾因参与反对校长的学潮而被捕。1931年到上海入中国公学读书,后转入暨南大学。同年加入“左联”,开始革命文艺活动。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34年创作独幕剧《卖牛》。1935年创作独幕剧《一杯牛奶》。“孤岛”时期,参加编选抗战文艺选集《第一年》、《第二年》。1939年创作三幕剧《学校风光》。1940年去苏北民主抗日根据地,同年创作五幕剧《枉费心机》。1941年创作独幕剧《在天堂的门外》。1949年任南通学院辅导主任兼政治副教授。建国后,任上海《文艺月报》编委、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其创作还有话剧《无缝的篱笆》、《桃花梦》、《我们放开恩怨》、《当他们梦醒的时候》,独幕儿童闹剧《捉拿魔鬼》,小说《捕蝗者》、《知己》等。 ☚ 石天 石联星 ☛ 00000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