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石榴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木部 > 花實 > 石榴皮
石榴皮  shíliúpí

亦稱“酸榴皮”、“酢石榴皮”。石榴科植物石榴的乾果皮。呈不規則形或半圓碎片狀,厚如小銅錢,外表暗紅色,粗糙,具白色小凸點。主治久泄久痢,便血脱肛,滑精,崩漏帶下。南朝宋·雷斅《雷公炮炙論·石榴皮》:“凡使石榴皮、葉、根,勿犯鐵。”南朝梁·陶弘景《名醫别録·下品·安石榴》:“酸實殼治下痢,止漏精。”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果二·安石榴》:“〔附方〕赤白痢下,腹痛食不消化者,《食療本草》用酸榴皮炙黄爲末……糞前有血,令人面黄,用酢石榴皮炙研末。”

石榴皮pericarpium granati

涩肠止泻药。出《雷公炮炙论》。见《痊骥通玄论》。又名酸榴皮、酸石榴皮。为石榴科植物石榴 Punica granatum L.的果皮。晒干。生用。主产华东、华北、华南、华中各地。酸、涩,温; 有毒。入大肠、肾经。功能涩肠,止血,止痢,驱虫。主治:❶久泻久痢,与诃子、肉豆蔻、干姜、黄连等配伍。
❷虫积,与南瓜子、槟榔、雷丸配伍。牛、马15~30克:猪、羊3~15克。为末或煎汤灌服。大便秘结及泻痢积滞未消者忌服。本品含鞣质10.4~21.3%、蜡0.8%、树脂4.5%、甘露醇1.8%、糖2.7%、树胶3.2%、菊粉1.0%、粘液质0.6%、没食子酸4.0%、苹果酸、果胶和草酸钙、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有驱杀绦虫、蛔虫的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石榴皮

药名。出《雷公炮炙论》。又名石榴壳、酸榴皮。为石榴科植物石榴Punica grana-tum L.的果皮。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酸、涩,温,有小毒。入胃、大肠经。涩肠,止血,驱虫。
❶治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久泻,便血,脱肛,崩漏,带下,蛔虫病,绦虫病。煎服:2.5~4.5g。止血炒炭用。
❷研末麻油调涂治牛皮癣。本品含异槲皮苷、鞣质、石榴皮苦素(Granatin)、甘露醇、熊果酸、苹果酸等。还含石榴皮碱(Pelletierine)、异石榴皮碱、伪石榴皮碱等生物碱。煎剂在体外有抗菌与抗病毒作用,可能与其所含鞣质有关。

石榴皮shíliupí

中药名。出《雷公炮炙论》。别名石榴壳。为石榴科植物石榴Punicagranatum L. 的果皮。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酸、涩, 温, 有小毒。入胃、大肠经。涩肠, 止泻, 杀虫。治久泻, 久痢, 便血, 脱肛, 崩漏, 蛔虫病, 绦虫病。煎服:3 ~9 克。止血炒炭用。本品含异槲皮苷、鞣质、甘露醇、熊果酸等。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及某些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

石榴皮

石榴皮

石榴皮,又名石榴壳、酸榴皮、酸石榴皮。始载于《名医别录》,原名酸实壳。为石榴科植物石榴Punica gran-atum l.的果皮。原植物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本品味酸涩,性温。有小毒。归胃、大肠经。功能涩肠止泻,止血,驱虫。主治久泻、久痢、便血、脱肛、崩漏、白带、蛔虫病等证。用于久痢久泻,《普济方》以单味陈石榴皮焙研细末,米饮下。张石顽治寒热利及久痢,亦用石榴皮煅存性研末,人参汤调服屡验。近年来以治湿热痢疾,久延不愈者,石榴皮常与黄连、黄柏清热燥湿药同用; 亦有报道用石榴皮制成50~60%煎剂内服,用治细菌性痢疾与阿米巴痢疾,均有一定疗效。本品治粪前有血,病人面黄肌瘦,《千金方》取黄石榴皮杵末,茄子枝煎汤调下。用治脱肛,石榴皮合东壁土、白矾,煎成浓汁熏洗,并以五倍子炒研细粉,外敷局部托入。石榴皮治妇女崩漏及赤白带下,常与乌贼骨、椿根皮、樗根皮等固经止带药配用。本品可治虫积腹痛,用于蛔虫病或绦虫病,每配槟榔、使君子等驱虫药同煎服; 但驱虫效果较根皮稍逊。治疗稻田性皮炎、脚癣湿烂,并用石榴皮煎水洗。如治汤火烫伤,则石榴皮稍加冰片研末,麻油调涂。煎服,3~5g;研末服,1~1.5g。本品较多用于中气虚陷之久痢滑泄,对实证湿热泻痢初起慎用。
石榴花亦供药用。 功专收敛止血。 治吐血,单味煎服;疗鼻衄,研末吹鼻,或与黄蜀葵花水煎服。治刀伤出血,同石灰研末掺。用于耳内流脓水,和冰片少许,研末吹耳有效。
实验研究: 果皮含鞣质10.4~21.3%,还含伪石榴皮碱、异石榴皮碱、甲基异石榴皮碱、异槲皮甙、甘露醇、没食子酸、草酸钙等。
含鞣质较多,故有收敛及体外抑菌作用。

☚ 禹余粮   肉豆蔻 ☛

石榴皮

石榴皮

石榴皮,维吾尔药物名阿那尔 破斯提,别名克西日 如马尼、破斯提 阿那尔。为石榴科植物石榴Punica granatum L.的干燥果皮。原植物国内外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本品性干寒,味酸涩。功能生干生寒,燥湿固涩,清热消炎,止血固牙,止泻止带,消除痔疮等。主治湿热性或血液质性疾病,如湿热性牙龈溃疡,咽喉炎肿,牙龈出血,牙齿松动,腹泻痢疾,白带增多,痔疮肿痛等。内服3—5g,外用适量。本品内服过量对寒性气质有害,矫正药干姜。本品可入汤剂、牙粉、洗剂、漱口剂等制剂。

☚ 石榴花   芦根 ☛

石榴皮

bark of pomegranat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1: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