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石敢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石敢当

石敢当

中国古代笑话。有石敢当者,忽然能言。里甲急趋报官。官命负敢当来。既至,再三问之不言。官怒,道是说谎,责了十板,仍命负之以出。至途中,遇识者,问曰:“报官如何?”甲顿足曰:“为此冤家,被官打了五下。”敢当曰:“你又说谎,昧了五下。”赞曰:春秋时已有石言者,石敢当偶然有言,若逢人即言,便是怪物,此里甲诚可打也。

☚ 石学士   石鞑子 ☛

石敢当

 《茶香室续钞》卷一九:
 宋王象之 《舆地碑目记》: 兴化军有石敢当碑。注云: 庆历中,张纬宰莆田,再新县治,得一石铭。其文曰: “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官利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张。唐大历五年县令郑押字记。” 今人家用碑石书曰 “石敢当” 三字镇于门,亦此风也。按此则 “石敢当” 三字刻石始于唐。
 《南村辍耕录》卷一七:
 今人家正门适当巷陌桥道之冲,则立一小石将军,或植一小石碑,镌其上曰 “石敢当”,以厌禳之。按西汉史游 《急就章》 云: “石敢当”。颜师古注曰: “卫有石碏、石买、石恶,郑有石制,皆为石氏。周有石速,齐有石之纷如,其后以命族。敢当,所向无敌也。” 据所说,则世之用此,亦欲以为保障之意。
 《姓源珠玑》:
 五代刘智远为晋祖押衙,潞王从珂反,愍帝出奔,遇于卫州。智远遣力士石敢当,袖铁槌侍。晋祖与愍帝议事,智远拥入,石敢当格斗而死,智远尽杀帝左右,因烧传国玺。石敢当生平逢凶化吉,御侮防危。故后人凡桥路冲要之处,必以石刻其志,书其姓字,以捍居民。或赠以诗曰:“甲胄当年一武臣,镇安天下护居民。捍冲道路三叉口,埋没泥涂百战身。铜柱承陪间紫塞,玉关守御老红尘。英雄来往休相问,见尽英雄来往人。”
 《古夫于亭杂录》卷六 “太山石敢当”条:
 齐鲁之俗,多于村落巷口立石,刻 “太山石敢当” 五字,云能暮夜至人家医病。北人谓医士为大夫,因又名之曰 “石大夫”。按 “石敢当” 三字出 《急就篇》,师古注但云 “所当无敌”。石贤士祠,本汝南田间一石人,有妪遗饵一片于其下,民遂讹言能治病,是两事而讹为一也。“太山”二字,义亦难解,或以 (应) 劭为太山太守而转讹耳。
 《通俗编》:
 《继古丛编》: 吴民庐舍,遇街衢直冲,必设石人或植片石,镌 “石敢当” 以镇之。本 《急就章》 也。按:或据 《五代史》,刘知远为晋押衙,高祖遇唐愍帝于传舍,知远使勇士石敢袖铁锤侍高祖以虞变,谓植石所镌取此。既大历时有镌之者,断知此说非矣。刘元卿 《贤奕录》、陈继儒《群碎录》,俱以石敢当三字为人姓名。考史游原文,石本为姓,其敢当字。宋延年等虽尝有名之说,而颜注非之。今未可遽以为实。
 《茶香室丛钞》卷一○:
 国朝王渔洋山人云: 齐鲁之俗,多于村落巷口立石,刻 “太山石敢当” 五字,云能暮夜至人家医病。北人谓医士为大夫,因又名之曰石大夫。按: 此五字南中亦有之,而无医病之说,亦无大夫之称。
 《集说诠真》:
 石敢当本系人名,取所向无敌之意,而今城厢第宅,或适当巷陌桥道之冲,必植一小石,上镌 “石敢当”三字,或又绘虎头其上,或加 “泰山” 二字,名曰 “石将军”,谓巷道直冲有关凶煞,此石能厌禳之。岂知巷道不能致殃,顽石焉能祓禳。
 [案] 以小石碑 (或小石人) 立于桥道要冲,上刻或书 “石敢当” (亦称泰山石敢当) 以禁压不祥之风俗,近代民间甚为流行,尤以南方为盛。此种风俗始见于宋代文献。北宋庆历中,莆田县衙翻修,于地中得一石铭,即刻 “石敢当” 三字,亦镇鬼厌灾之意,其石刻于唐大历五年。可知至迟至晚唐前已有这种风俗。关于这种信仰的来历,主要有两种说法。一、五代时勇士石敢当,生平逢凶化吉,御侮防危,故后人于石上书其姓字,以捍居民。此说始见于明代,乃无稽之谈。据新旧 《五代史》 所载,该勇士姓石名敢,小名敢当。且既然唐大历间已有石敢当之刻石,其俗不始于五代明矣。二、西汉史游 《急就章》 有句云 “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 颜师古注以为石乃姓氏,敢当谓所向无敌。说者谓石敢当碑即取其 “所向无敌” 之文意以镇邪。此说稍差强人意,然意犹未尽。古语中此类语汇甚多,何故专取于此? 王成竹先生撰有 《关于石敢当》一文 (载 《民俗》 八十六——八十九合刊,一九二九年十二月),谓: 《淮南万毕术》 云: 丸石于宅四隅,则鬼无能殃也。庾信 《小园赋》 云: 镇宅以埋石。吴兆宜注 《荆楚岁时记》 云: 十月暮日掘宅角,各埋大石,为镇宅。此或其滥觞。此说颇有道理。宋庆历中所发现之唐代石铭,非如后世之小石碑,而是埋于宅基下,与上引镇宅之石颇相类。实际上,此即古代灵物崇拜之遗风,以石为灵物,赋予辟邪镇鬼之神力,埋于宅下。后又借用“石敢当” 句,以壮其声威。即如近代简化为小石碑、小石人,实亦视其为辟邪之灵物耳。
 近世又于石敢当前冠以 “泰山”二字,则不知所据。或又欲为其增添泰山之神力乎? 民间相传康熙间,有将军名拜音达礼年,以邸舍与浮图相通,不利居住,适道出江西,遂诣龙虎山求教。甫就坐,有赭衣道士趺坐楹西。张天师谓: “祈此师可也。” 因礼拜之。道人曰:“此宅煞细故,以文字镇之当吉。” 索纸大书 “泰山石敢当” 五字,款著纯阳子书。将军惊谢之,归而勒石东廊以厌煞,字径逾尺。广东徐闻县民间传说: 康熙间,数任知县皆到县不几日,即卒于任上。某黄知县知其事,携一风水先生同赴任。先生察明系本县一座宝塔之影正落于县太爷公座之上,诸官皆因不能经受宝塔之压力而死,遂于县衙前立石碑,刻 “泰山石敢当” 五字,谓泰山之力可敌宝塔。此后遂无事。观此,则 “泰山石敢当” 流行于清初。

古词语“石敢当”的出处、文献和意思 - 可可诗词网

石敢当

 石敢当高四尺八寸阔一尺二寸厚四寸埋入土八寸。
 凡凿石敢当,须择冬至日后甲辰、丙辰、戊辰、庚辰、壬辰、甲寅、丙寅、戊寅、庚寅、壬寅,此十二日乃龙虎日,用之吉。至除夜,用生肉三片,祭之。新正寅时立于门首,莫与外人见,凡有巷道来冲者,用此石敢当。
 

《鲁班经》卷一


 [注]①石敢当:一种石碑,上端雕刻虎头,下书太山石敢当五字,立在门前。②巷道来冲者:即巷子或道路正对大门的建筑。古人认为直对道路或巷子的建筑不吉利。
 【评】此文描述的是石敢当的式样、作用及刻碑、放碑日期的选择和仪式。
石敢当1129旧时立于街巷中、住宅墙头等处的石柱,用来镇妖压灾。敢当:所当无敌。西南官话。四川成都。明李实《蜀语》:「~,今宅有冲射处即位此石…以御煞星耳。」吴语。浙江象山。清乾隆二四年《象山县志》引宋王象之《舆地碑记目》:「唐大历五年莆田县令郑铭一石曰~,压灾殃。」浙江宁波〖 〗。闽语。福建漳平〖 〗。比喻有权势、当要位、所当无敌的人。西南官话。四川成都。明李实《蜀语》:「凡人有担当者,亦目之曰~。」

石敢当

唐宋以来,民间常在家门口或街衢巷口,立一小石碑,上刻“石敢当”,以禁压不祥。《急就篇》一:“石敢当。”唐颜师古注谓首字为姓,下二字为虚构之名,言所当无敌。宋仁宗庆历四年,于福建莆田发现唐代宗大历五年“石敢当”石碑,可见此俗由来已久。见宋王象之《舆地纪胜》一三五《福建路》。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下) > 雜俗部 > 祈禳 > 石敢當
石敢當  shígǎndāng

亦稱“泰山石敢當”。舊時風俗:在街口或家門口立鐫有“石敢當”三字的小石碑或武將雕像用以鎮邪。亦有於“石敢當”三字前冠以“泰山”二字者,因東嶽大帝泰山神執掌人間生死。此俗始於先泰,初見於漢典籍記載,刻石多見於唐、宋,流傳至近世。漢·史游《急就篇》卷一:“石敢當”。顔師古注:“衛有石碏、石買、石惡,鄭有石癸、石楚、石制,皆爲石氏;周有石速,齊有石之紛如,其後以命族。敢當,所向無敵也。”宋·王衆之《輿地碑目記》:“興化軍有石敢當碑,注云:慶歷中,張緯宰莆田,再新縣治,得一石銘,其文曰:‘石敢當,鎮百鬼,壓災殃,官吏福,百姓康,風教盛,禮樂張。唐大歷五年縣令鄭押字記。’今人家用碑石,書曰‘石敢當’三字鎮於門,亦此風也。”明·陶宗儀《輟耕録·石敢當》:“今人家正門適當苍陌橋道之衝,則立一小石將軍或植一小石碑,鐫其上曰‘石敢當’,以厭禳之。”

石敢当

210 石敢当

汉族的石头崇拜,在街巷口立一石人或一石片,上写“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即可镇百鬼,厌灾殃,获吉祥。石敢当最早见于《急就篇》,颜师古注谓,言所当无敌也。

☚ 太公   彗星 ☛
石敢当

石敢当

民间所敬之神。相传为辟邪镇妖之神。以小石碑或小石人立于桥道要冲,上刻或书 “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以禁压不祥之风俗,近代民间甚为流行,尤以南方为盛。此种风俗始见于宋代文献。北宋庆历年间,莆田县衙翻修,于地中得一石铭,即刻“石敢当”三字,亦镇鬼压灾之意。其石刻于唐大历五年(770年),可知至迟至晚唐前已有这种风俗。关于这种信仰的来历,有多种说法。细考之,乃古代灵物崇拜之遗风。《淮南万毕术》云:“丸石于宅四隅,则鬼无能殃也。”庾信《小园赋》云:“镇宅以埋石。”吴兆宜注《荆楚岁时记》云:“十月暮日掘宅角,各埋大石,为镇宅。”庆历年间所发现之唐代石铭,非如后世之小石碑,而是埋于宅基下,与上引镇宅之石颇相似。实际上,这正是以石为灵物,赋予避邪镇鬼之神力,埋于宅下。后又借用“石敢当”句,以壮其声威。后来简化为小石碑、小石人,同样是作为避邪之灵物,无非是形式上的变化。近世又于石敢当前冠以“泰山”二字,欲为其增添泰山之神力。“泰山石敢当”流行于清初。广东徐闻县民间传说:康熙间,数任知县皆到县不几日即卒于任上。某黄知县知其事,携一风水先生同赴任。风水先生察明系本县一座宝塔之影正落在县太爷宝座之上,诸官皆因经受不住宝塔压力而死,遂于县衙前立石碑,刻“泰山石敢当” 五字,谓泰山之力可敌宝塔。其后竟无事。

☚ 花神   泰山石敢当 ☛
0000710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4: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