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石幢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石幢

郑方城,字则望,号石幢,清福建建安人。康熙十七年生,乾隆十一年卒。雍正十一年进士,官四川新繁知县。与弟郑方坤著有《却埽斋唱和集》,自著《行炙集》。

石幢shí chuáng

刻有经文的石柱。岑参《酬畅当嵩山寻麻道士》:阴洞石幢微有字,古坛松树半无枝。

石幢

指佛教寺院中刻有经文的大石柱。《全唐诗》二○一岑参《酬畅当嵩山寻麻道士见寄》:“阴洞石幢微有字,古檀松树半无枝。”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上) > 聖地石窟部 > 石窟 > 經幢 > 石幢
石幢  shíchuáng

刻有佛經密咒的棱形或圓形石柱,類型頗多。其形制精繁者,上覆以蓋,下承以金剛座或蓮花座,鐫琢佛龕、蓮花等,周幢遍刻經咒。一般高三尺以上,高者達四五丈。唐代即已盛行,歷代皆有所建。除刻石之幢外,尚有鐵幢、陶幢等。唐·岑參《酬暢當嵩山尋麻道士見寄》 詩:“陰洞石幢微有字,古檀松樹半無枝。”清·葉昌熾《釋幢》:“至六朝始有刻石爲幢。”

石幢

石幢

石造的刻有陀罗尼经文的柱式构筑物,柱身常为八棱形。按佛教的说法,在幢上书写经文可以使靠近幢身的人减轻罪孽,得到超脱。汉魏时代的幢是在立竿上悬挂单层或多层伞盖状丝织物,伞盖四周悬挂书写经文的垂幔,在出行或佛教仪式中使用。唐代开始出现石刻经幢,初唐的石幢简洁壮硕,以刻经文为主,中唐后在石幢上开始雕饰盘盖、垂幔、飘带、花绳等织物经幢的饰物图纹。五代至北宋装饰日趋华丽,幢文逐渐减少。石幢大都建于佛教寺庙,现存最高大的石幢是河北赵县陀罗尼经幢,幢高16.44m,八角形,由基座、幢身和宝顶三部分组成。基座为三层须弥座,座身束腰部分有力士金刚、菩萨、伎乐和佛教故事的浮雕,幢身满刻经文,宝顶饰以门窗、佛像等,宝顶为仰莲、覆钵和铜制火珠的造型,经幢自幢座向上层层收缩,图案由繁复至简洁,形象十分挺拔优美。


石幢

☚ 华表   影壁 ☛
0000361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2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