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石城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石城山(隋)史万岁
【题解】 石城山在西宁西南,山上古代有石堡城。山间崖壁峭立,三面险绝,惟一径可上。此诗用更鼓的响声从侧面写石城山的高险,又指出它在军事上的堡垒作用。 【作者】 史万岁,隋杜陵(今西安市东南)人。袭父爵受官,因尔朱勣谋反事被牵连,流配敦煌,曾破突厥,又因谗言而被杀。 【注释】 ①更鼓:古代报更打的鼓,此指更鼓的声音。风落石:因大风雨而吹落下来的巨石。②界天:把天界断,形容山的高峻。白岭:指白雪覆盖的石城山岭。金汤:“金城汤池”的省语,喻坚固不可攻破。古代用金喻坚、汤喻沸热不可近。③半天壁:即半壁天,因押韵的需要而倒置。 石城山 位于宜宾县横江区境内。因山势险峻,千仞绝壁,巉岩嵯峨,犹如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故名。历史上石城山属通滇之关隘,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都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石城山是“以雄、奇、险、幽”取胜的自然风景名胜区。山上森林面积达万亩以上,满山苍翠,蓊郁葱葱。石城山周围一带还分布不少汉、宋、明代岩墓群。1991年石城山岩墓群被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成为宜宾县新辟自然风景名胜区。 〔现代散文〕 有位古人驻足宜宾城内的翠屏山上远眺,遥见一山横空耸峙,环列如城,状若覆斗,顿时诗兴大发,脱口吟道“断续云横面面山,翠屏深处古禅关。石城远控双流外,烟火高腾万树间。却厌世情多白眼,不愁岁歉且心闲。从兹接引天衢路,笑着前鞭任往还”。诗中描绘的远控金沙、横江“双流”的石城,即是位于川西南边陲的石城山。 草长莺飞的阳春三月,笔者有幸登临石城山。车出宜宾城,始沿金沙江、继溯横江河,行一小时许,到了石城山麓的横江古镇。举目一望,石城山拔地入云,四壁如削,烟霞横黛,雄踞滔滔横江河上,恍若天上城垣。 车出古镇,沿险峻崎岖的盘山道迂回而上,便驶入了鬼斧神工的巍巍石城山。在一处万丈深渊前,车身突然转了个死弯。我们正惊诧间,对峙如门的两壁红崖已迎面扑来。那刀砍斧劈般的岩腔,酷似巨兽怒张的血盆大口,令人毛骨悚然。这即是石城山古寨门遗址。 一进“石门”,别有洞天。绿韵流泉,松涛鸟径,好一个幽静清新的去处!我们弃车徐行,攀上了顿觉视野洞开,心畅神爽。极目四望,山上100座峰峦峰峰相连,跌宕起伏,掩映在郁郁葱葱的茂林修竹之中;四野田畴,流光溢彩,农舍点点,炊烟如织;横江古镇、金沙巨澜、宜宾烟火,奔来眼底;老鹰嘴、北斗岩、三十六臂、燕子岩以及云南的鸡爪山、水东岭、红岩子……群山林立,拱卫四方;还有说不出的名山胜水,览不尽的诗情画意! 饱览了石城山胜景,我们先后游了雨师庙、麻姑寺、云台寺、万松寺、月亮岩、水帘洞等处。那飞流直下的瀑布、那千姿百态的溶岩、那精美古朴的雕刻、那数逾万亩的林木、那流芳凝碧的溪涧、那波光粼粼的湖库,无处不令人流连忘返。还有雨师庙内的溶洞,传言可通山下横江,远达东海;山中的拖斑雀,世所罕见,石城兰,国色天香。更有攀援嬉戏于古木岩的猴群,为游人倍增游兴。 石城山不仅山奇景绝,而且荟萃着川南民族的灿烂文化。这里出土过新石器时期的石斧、西周初年的蝉纹铜爵和古南方民族的铜鼓;这里散布着众多东汉以来的岩墓,这里既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也是唐宋时期川南各民族“茶马互市”的集市;这里还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秦汉有拓疆之役,诸葛亮有南征之战,韦皋在这里挥过鞭,张献忠在这里策过马,扎过石达开的营盘,响过护国军的枪炮……宜宾县正在规划建立的“石城山古战场游览区”,将再现历代金石的交鸣,鏖兵的壮烈,使石城山既有消暑之逸,又有览胜之趣。 (骆为荣) 石城山❶在今山东枣庄市东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