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Gōu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辛集、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老河口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❶ 《姓氏考略》注引 《山海经·大荒东经》 云: “有困民之国,句姓。” ❷又引《路史》注云: 句氏出句芒,少昊氏叔子重(按: 《姓氏词典》注引《礼记·郑玄注》 作 “少昊氏之子曰重”) 为木正,世不失职,以官为句氏。望出平阳。 ❸《姓氏词典》 引 《新纂氏族笺释》 云: “句姓出自句井氏。” ❹又,《续通志·氏族略》 载: “句,吴地名。”居者或“以地为氏”。周代越大夫句如是也。 ❺或为勾姓所改。杨慎 《希姓录》载: “(勾姓)建炎中避高宗嫌名……改为句者,句思是也。(按: 此当音jù。) 一音gǒu; 又音jù。皆为姓。 宋代有句中正。
句Gòu《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称: “ ❶源于姜姓(据《姓解》)。 ❷以采邑为姓氏。系蜀地句邑大夫的后代(据《古今姓氏书辨证》)。郡望: 平阳、东都。三国时蜀有大将军句扶。” 又音gōu、jù,皆为姓。
句Jù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南北方皆可偶见: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景县、黄骅、获鹿,山西之太原,安徽之新余,湖北之武昌以及新疆之塔城等地均有此姓。 “句”又音gōu,亦为现行姓氏。“句” (jù、gōu)二姓,可能同源而异流。参见“句”(gōu)条。 句1.jù 一句話,或一句中停頓的地方。揚雄《解嘲》:“當其無事也,章句之徒相與坐而守之。”張超《誚青衣賦》:“麗辭美譽,雅句斐斐。” 2.gōu ❶曲。見“句喙”、“句榆”。 ❷見“句芒”、“句注”。 句 句同“够”。秦观《满园花》(一向沈吟久):“从今后。休道共我,梦见也、不能得句。”“句”又写作“勾”,后固定写作“够”。 ☚ 尔许 包弹 ☛ 句 《说文》:“句,曲也。”《周礼·考工记·庐人》:“凡兵,句兵欲无弹,刺兵欲无蜎。”注:“句兵,戈戟属。” 1.通“鉤” gou 〔例一〕 《汉书·五行志》下:“渭水虒上小女陈持弓年九岁,走入横城门,入未央官尚方掖门,殿门门卫户者莫见,至句盾禁中而觉得。”句盾,官署名,属少府。《汉书·昭帝纪》作“鉤盾”。句通“鉤”。 〔例二〕 《汉书·地理志》上:“牂柯郡……县十七:故且兰、镡封……句町。”句町,汉代县名,属牂柯郡。《汉书·昭帝纪》、《西南夷传》作“鉤町”。句通“鉤”。 句,见母、侯部;鉤,见母、侯部。见母双声,侯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2.通“苟” gou 〔例一〕 《睡虎地秦墓竹简·为吏之道》:“临材(财)见利,不取句富;临难见死,不取句免。”句,苟且。《礼记·曲礼》上作“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句通“苟”。 〔例二〕 《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立命》:“吾句能亲亲而兴贤,吾不遗亦至矣。”句,假设连词,相当“如果”。句通“苟”。 句,见母、侯部;苟,见母、侯部。见母双声,侯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3.通“拘” ju 〔例一〕 《山海经·大荒东经》:“有困民国句姓(生)而食。”句,捕捉。句通“拘”。 〔例二〕 《尚书大传·略说》:“成王问周公曰:‘舜之冠何如焉?’周公曰:‘古之人有冒皮而句领者。’”《荀子·哀公》作“有务而拘领者。”注:“拘与句同,曲领也。”句领即曲领。句通“拘”。 句,见母、侯部;拘,见母、侯部。见母双声,侯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4.通“矩” ju 〔例一〕 《庄子·田子方》:“儒者冠圆冠者,知天时,履句屦者,知地形。”《释文》:“句,音矩。李(颐)云,方也。”句屦,鞋名,鞋前端方形。句通“矩”。 〔例二〕 《汉书·王莽传》:“受……玚奉玚珌,句履。”句通“矩”。 句,见母、侯部;矩,见母、鱼部。见母双声,侯、鱼旁转迭韵,属音近通假。 5.通“绚” qu [例一] 《周礼·天官·屦人》:“屦人掌王及后之服屦……青句素屦。”注:“句,当为絇。”句,鞋头上的装饰。《仪礼·士冠礼》作“青絇”。句通“絇”。 [例二] 《大戴礼记·哀公问》:“章甫、句屦。”《荀子·哀公》作“章甫、絇屦”。句通“絇”,鞋头上的装饰。 句,见母、侯部;絇,群母、侯部。见、群旁纽双声,侯部迭韵,属音近通假。 6.通“皋” ga o [例一] 《吴越春秋·句践归国外传》:“大夫句如曰:‘天有四时,人有五胜。’”句如,《国语·吴语》作“皋如”。句如,人名。句通“皋”。 [例二]《吴越春秋·句践阴谋外传》:“相国范蠡,大夫种、句如之属。” 句,见母、侯部;皋,见母、幽部。见母双声,侯、幽旁转迭韵,属音近通假。 7.通“朐” qu [例一]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春,伐邾,取须句。”须句,春秋时国名,在今山东东平县。《春秋公羊传·僖公二十二年》作“取须朐”。句通“朐”。 [例二]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邾人灭须句,须句子来奔。”须句子,须朐国国君。句通“朐”。 句,见母、侯部;朐,群母、侯部。见、群旁纽双声,侯部迭韵,属音近通假。 8.通“彀” gou [例] 《诗·大雅·行苇》:“敦弓既句,既挟四鍭。”《释文》:“句……《说文》作彀,云‘张弓曰彀’。”句,张弓。句通“彀”。 句,见母、侯部;彀,见母、屋部。见母双声,侯、屋阴入对转迭韵,属音近通假。 9.通“後” hou [例一] 《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乙本·德经》:“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句仁,失仁而句义,失义而句礼。”句,时间在后的,与“先”相对,即“后”。《老子》第三十八章作“后”。句通“后”。 句,见母、侯部;后,匣母、侯部。见、匣旁纽双声,侯部迭韵,属音近通假。 句 句gōu拉满弓。《大雅·行苇》六章:“敦弓既句,既挟四鍭。”陆德明《经典释文》:“《说文》作彀,云张弓曰彀。”孔《疏》:“既句是引满之时也。”朱熹《集传》:“鍭,金镞翦羽矢也。‘句’,‘彀’通,谓引满也。” ☚ 乎而 包 ☛ 句读音q·ü(ˊ),为ü韵目,属u—ü韵部。其俱切,平,虞韵。 ❶鞋头上的装饰品,通“”。郑玄注:“句,当为。” 上一条: 蠷 下一条: 姁
句读音j·iu(ˇ),为iu韵目,属ou—iu韵部。古候切,去,候韵。 ❶[句婴]古籍中的国名。《淮南子》注:“句婴,读为九婴,北方之国也。” 上一条: 酒 下一条: 九
句读音g·ou(ˋ),为ou韵目,属ou—iu韵部。古候切,去,候韵。 ❶把弓拉满,通“彀”。 上一条: 夠 下一条: 怐
句读音j·ü(ˋ),为ü韵目,属u—ü韵部。九遇切,去,遇韵。 ❶句子;语句。 ❷量词,用于语言。 上一条: 聚 下一条: 泃
句读音g·ou(-),为ou韵目,属ou—iu韵部。古侯切,平,侯韵。 ❶[句践]春秋时越国国王名。 ❷[高句骊]古国名。 ❸描画,通“勾”。 ❹弯曲。 上一条: 鈎 下一条: 佝 句〔ju〕 ndaot: 一~话。adndaot dut. 句子 〔ju·zi〕 ghob ndaotdut. 句ㄐㄩˋ;ㄍㄡ;ㄍㄨㄛˋjù; gōu; guò一1338名韵辙。闽语。福建厦门〖 〗。斗~协韵‖落~合辙。   句〈隐〉清末以来京津等地江湖诸行指数目十。“参“柳、月、汪、载、中、申、行、掌、爱、句”。 句ɡōu用于人名。如:句践,春秋时越国国王,也作勾践。 另见425页jù。
句jù❶句子 △ 造~|语~|短~。 ❷表示计量 △ 三~话|两~诗。 另见275页ɡōu。 句jù
句❶句子,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号︱~读(dou)︱~逗︱~法︱~型︱佳~︱名~︱警~︱造~︱炼~︱点~︱断~︱叠~︱问~︱短~︱语~︱词~︱文~︱字~︱章~︱例~︱骈(pian)~︱俪(li)~︱字斟~酌︱冗(rong)词赘(zhui)~︱寻章摘~。 ❷量词,用于语言:一~诗︱三~话。 句gōu❶ 高句骊,古国名。 ❷ 人名用字,句践,春秋时人。 ❸ 姓。 另见269页jù。
句jù❶ 句子:造句│字斟句酌。 ❷ 量词,用于语言:背几句诗│学几句戏词儿。 另见177页ɡōu。 句句ju句点 句读(dou) 句法 句号 句子 词句 单句 断句 分句复句 集句 佳句 警句 名句 语句 造句 章句 长短句 陈述句感叹句 祈使句 疑问句 句子成分 字斟句酌 千古名句 寻章摘句三句话不离本行 句(一)jù (二)gōu【辨形】 右上半包围结构。5画。形声。 【辨义】句(一)jù ❶ 由词或短语构成的,能表达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句逗|句读(dòu)|句法|句号|句式|句子|句子成分|病句|词句|单句|叠句|断句|分句|复句|佳句|警句|绝句|例句|俪句|炼句|名句|骈句|诗句|文句|问句|语句|造句|章句|正句|字句|比喻句|长短句|陈述句|独词句|对偶句|反问句|感叹句|排比句|祈使句|无主句|疑问句|主谓句|字斟句酌|钩章棘句|冗词赘句|寻章摘句|一替一句。 ❷量词: 两句诗|一句话|三句不离本行。 (二)gōu高句丽(lí),古国名。句践,春秋时越国国君。 【辨析】 二音都可表示名物义。区别在于: 一、构词方式及词性有所不同: 句(一)jù构成偏正式、并列式、附加式、名量式合成词或单用,作名词、动词、量词,并作名词性语素构成成语;(二)gōu构成联绵单纯词,只作名词。 二、适用范畴不同:句(一)jù用作语文术语,并表示物量;(二)gōu用于古国名、古人名。 三、使用频度不同:句(一)jù有两个义项,常用字音,使用频度高;(二)gōu只用于“高句骊、句践”等古语词。 句jù❶语句:贾瑞叫道,“让我拿了镜子再走。”只说了这~,就再不能说话了。(十二·265)此不过偶吟前人之~,何敢狂诞至此。(一·17) ❷量词。用于说和写:贾母吃茶,与老妯娌闲话了两三~,便命看轿。(五三·1243)雨村看了(对联),因想到,这两~话文虽浅近,其意则深。(二·33) 句屈生曰句。《禮記·月令》:“是月也,生氣方盛,陽氣發泄,句者畢出,萌者盡達,不可以内。” 鄭玄注:“句,屈生者,芒而直曰萌。” 陸德明《經典釋文》:“句,古侯反。” 句jù清末民初京津等北方江湖社会谓数目十。《江湖丛谈》: 参“柳、月、汪、载、中、申、行、掌、爱、句”条。 句gōu❶ 弯曲。后来写作“勾”。傅玄《鹰赋》:“~爪县芒,足如枯荆。” ❷ 同“钩”。❶ 定曲线的工具。《文子·自然》:“若夫规矩~绳,巧之具也。” ❷ 为兵器名。《史记·秦始皇本纪》:“耰棘矜,非锬于~戟长铩也。” ❸ 牵连。后来写作“勾”“钩”。《左传·哀公十七年》:“越子为左右~卒,使夜或左或右,鼓噪而进。” ❹ 直角三角形中短的直角边。后来写作“勾”。《周髀算经》卷上:“~股之法,先知二数,然后推一见~股,然后求弦。” 另见295页jù。
句jù语句,句子。《宋书·谢灵运传论》:“两~之中,轻重悉异。”王安石《伤仲永》:“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 另见181页gōu。 句 ☚ 句子 小句 ☛ 句*BEE4 (一)ju❶语句;句子:~读/~法/~号/词~/造~/病~/例~。 ❷量词,用于指语言:他只说了两~话/这首诗共有十~。 (二)gou[高句丽]gaogouli古代朝鲜国名。 弯曲1 弯曲1弯(弯屈;~度;~路) 曲(曲曲;曲屈;曲戾;曲律;曲折;曲桡;曲挠;倨曲;欹曲;委曲;蜷曲) 句(句曲;句倨) 诎 屈(屈挠;屈桡;蜷屈) 枉(~木)桡(桡曲) 蜿(~蜒) 勾(~刀;~肩) 卷(卷曲;钩卷) 拳(拳曲) 銋 钩(~形) 碕(~湾) 戾(端直无~) 蜷 纡回 宛委 隅阿 兜搭 蹇仄 钩娄 盘蹙 局促 歪脖子(~树) 弯曲的:局(~天蹐地) 拱(~桥) 曲折不直的:弯弯曲曲 弯弯扭扭 物体弯曲:拳曲 局曲 钩钩 弯曲如钩:钩曲 卷曲如龙:盘龙 弯曲而有气势:夭矫 弯曲斜出:夭斜 曲折,弯曲:宛 旋转弯曲:萦迂 微微弯曲:纤挠 隆起或弯曲成弧形:拱(~桥) 弯曲度深:弧深 弯曲的样子:骫(林木茷~) 弯弯(山道~) 拳拳 蜿蜒 轮菌 折折 卷曲的样子:婉婉 湫戾 啾泪 盘曲卷曲的样子:虬(~枝) 不舒展的样子:坛卷 摄叶 局趣 局蹐 因寒冷而四肢不能舒展的样子:缩手缩脚 束手缚脚 缚手缚脚
另见:交错 回旋 ︱直 ☚ 直 屈曲 ☛
雕琢 ☚ 修饰3 润色 ☛
某种事物的量 某种事物的量用于山、河、田、地等的量:架(几~山)座(一~山) 支(一~山脉) 丘块(一~地) 畦(一~地) 畈(一~田) 片(一~草地) 爿(一~田) 道(一~河) 条(一~沟)座(一~水库) 乘 用于声音、语言等的量:片(一~噪声;一~胡言) 句(一~话) 席(一~话)声(叫一~) 派(一~胡言) 用于表情、心意、景色、气象或抽象事物的量:片(一~欢腾;一~真心;一~新气象) 幅(一~笑脸) 把(有~力气) 线(一~生机) 派(一~好风光) 用于功课、课程、技术、本领的量:门(一~功课) 堂(一~课) 节(上三~) 手(露一~;有两~;一~好字) ☚ 某种形状物的量 集合体量 ☛ 句gōu;jù(一) 古侯切,平侯。 ❶弯曲的。贾谊《过秦论》:“锄、耰、棘、矜,不敌于~戟长铩也。” ❷勾住。《史记·天官书》:“其两旁各有三星,鼎足~之。” ❸用笔勾画或涂去。《宋史·范仲淹传》:“一笔~之甚易。” (二) 九遇切,去遇。句子。《文心雕龙·章句》:“因字而生~,积~而成章。” 句jù❶语句。如:词句,造句,陈述句。 ❷量词,用于言。如:4句诗,6句话。 句ɡōuⅠ [书] ❶ (弯曲) crooked;winding;meandering;curved ❷ (谦虚) modest;self-effacing ❸ (恭敬) respectful Ⅱ [书] ❶ (勾销) strike out;write off;liquidate ❷ (查考) investigate;try to ascertain;do research ❸ (搜取;捕捉) track down and arrest;hunt ❹ (逗引) lure;entice Ⅲ ❶ [书] (指草木初生拳状的幼芽) tender bud ❷ (姓氏) a surname:~ 中正 Gou Zhongzheng 另见 see also ɡòu;jù。 ◆句龙 a surname; 句章 a surname
句jùⅠ (句子) sentence: 并列 [复合,简单,省略] ~ compound [complex;simple;elliptical] sentence; 造 ~ form a sentence;sentence-making Ⅱ (用于语言): 两 ~ 诗 two lines of verse; 一 ~ 话也没说 not utter a word; 我来说几 ~。 Let me say a few words. Ⅲ (构词成分): ~ 鑃 [- diào] an ancient musical instrument 另见 see also ɡōu。 ◆句段 syntagma; 句法 sentence structure;{语} syntax; 句号 full stop;full point;period (。) (.); 句句是假 The statement is entirely inconsistent with facts.; 句句是虚 not a word of truth; 句句有理 Every word sounds reasonable.; 句型 sentential form;sentence pattern; 句子 sentence 句jù❶ 句斟字酌
❸ 字斟句酌
❹ 鄙言累句|雕章琢句|断章截句|断章摘句|掇拾章句|钩章棘句|金章玉句|镂章雕句|片词只句|遣词造句|遣辞造句|清词妙句|清辞丽句|清辞妙句|搜章摘句|寻章摘句|逐字逐句 勾·句gōu·jù勾,由勹、厶合成,勹为曲身之人,“厶”钩之象形,表声也表形。本为形声字,读gōu,本义为“弯曲”;另一读音为“俱遇切”(jù)。《说文》:“句,曲也。”故近“曲”之音。作声符生成了两个系列的形声字: gou 阴平:沟(沟通) 佝(佝偻) 钩(“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上声:狗 苟(苟且) 枸(枸杞) 岣(岣嵝,山名,在湖南省) 笱(竹制捕鱼器。《诗·小弁》:“无逝我梁,无发我笱。”) 去声:构(构造) 购(购买) 够(能够) ju 阴平:拘(拘束) 驹(千里驹) 跔(脚抽筋) 泃(水名,在河北) (一种淡水小鱼) 挶(用手握持住) 梮(走山路乘坐的东西) 阳平:局(局面) 侷(侷促) 焗(现代人的染发工艺) (一种金属元素) 上声:枸(枸橼,常绿小乔木) qú 劬(劬劳) 鸲(鸲鹆,即“八哥”鸟) 朐(山东临朐,地名) xu 上声:姁 去声:煦(和煦) 相关链接 1.“局”与下棋有关,本是独体象形字。因其核心部分与“句”相似,故纳入“句”字系列。 2.“句”是语言的一个单位,本为读书时语言的停顿。古人读书以“、”、“∨”、“乙”作断句记号。“、”(主)古音为jù,现音zhǔ。jù与zhǔ音相近。现在南昌方言“主人”的“主”仍读为jǔ。 句 金文; 篆jù,gōu[口(意符)+勹(丩,聲符)→句(《説文》:“句,曲也。從口,丩聲。”句,句子是語言運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詞、詞組(短語)構成。〈句子、句法。〉量詞,用於語言〈三句話不離本行〉。)] 《詩經·大雅·行(háng)葦》:“敦(diāo)弓既句(gōu),既挾四鍭。”(畫弓完且美,四箭皆發射。) 句(gōu)“ ,曲也。从口,丩声。凡句之属皆从句。”(古侯切,又九遇切) 段玉裁注:“凡曲折之物,侈为倨,敛为句。……凡地名有句字者,皆谓山川纡曲,如句容、句章、句余、高句骊皆是也。凡章句之句,亦取稽留可鉤乙之意。古音总如鉤,后人句曲音鉤,章句音屦,又改句曲字为勾,此浅俗分别,不可与道古也。” 甲骨文作 ,构意不详。金文或作 、 ,睡虎地秦简作 ,均从口,丩声,为曲折之义。金文中有“句陵”,地名,或读鉤。“郭店简‘句又车’,读‘苟有车’。郭店简句,读后。如‘然句能至哀’,‘凡 (憂)思而句患’等。郭店简‘句稷’,读‘后稷’,周之先祖。”[1]尹黎云《汉字字源系统研究》说“句”是“丩”的繁文。丩是鉤子,引申有曲折义。可见“句”是“鉤”的初文。李守奎以为“句”应“从丩,口声”,因《说文》卷二还有“从口,丩声”的“叫”字。“句”与“叫”结构不应完全相同。“‘句’在古文字中除用为地名、人名外,或借为‘鉤’,或借为‘耇’,或借为‘王后’之‘后’,在战国、秦、汉简牍中又多读为‘苟且’的‘苟’。”[2] 句部有三个属字“拘、笱、鉤”。从“句”得声的字多有“曲”义,它们应是同源字,这种编排体现了以声系联的尝试。 句(5画) ❶jù ❷gōu
 【提示】不要错写成勾。 *句gōu5画 勹部 同“勾(gōu)”。 另见jù(204页)。
*句jù5画 勹部 (1) 句子,用词和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字~|名~|病~。 (2) 量词。用于语言:五~话|文章不长,~~是佳句。 另见gōu(130页)。 句 ☚ 句部 拘 ☛ 句jù甲骨文以来的会意兼形声字。从丩(纠的本字)包“口”,丩亦声。本是弯曲、勾连义,读“勾”。声母演变如:勾就是句在近代分化出来的音义。句字也是钩(鉤)的本字。古书或历史上句字gōu的音义还用于朝鲜古名“高句丽”,春秋时越王名句践等。但也有写勾的。从“句”为声的形声字还很多,如苟狗够等,还保留gōu音。中古用于语句、词句,读jù。就是指由词组成的能表示出一个完全意思的话。如:一句话|一个句子。 句★常◎常
形声,甲骨文、金文、小篆从丩(jiū),口声(一说从口,丩声),隶定为“句”,后作“勾”。本义读ɡōu,弯曲,假借为姓。句践,人名,是春秋末年越国的君主,曾卧薪尝胆,发愤图强,后成为霸主,也作“勾践”。又读jù,假借为句子,由词和词组构成的可表达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由此引申为量词,用于语言或诗文。 【辨析】 ❶以“句”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jū:拘、驹∣jǔ:枸∣qú:劬、朐、鸲∣ɡōu:佝∣ɡǒu:狗、苟、枸、笱、岣∣ɡòu:够。 ❷句(ɡōu)/勾/钩/曲 这四个字都有弯曲的意义,读音相同或相近,是同源字。句 (gōu/jù)古矦、九遇二切。曲也。从口,丩聲。叫亦从口,丩聲。 句 ☚ 木 主 ☛ 000007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