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以綫描刻入石面之一種石刻畫像。始於漢墓畫像石,後應用於各種石材製作上。南北朝以後,石刻綫畫裝飾於棺椁、碑志、門楣、柱礎以及佛教造像之臺座上。從東漢、北魏、北周到隋、唐,皆流行用石刻綫法描寫現實生活、神話傳説、佛教故事以及裝飾圖案,在造像和綫的運用上,也由樸質雄勁轉變爲優美細緻。在整體結構或形象刻畫上,具有躍動的活力與諧和的韵律,真切地反映了各時代之社會生活面貌。如唐代“兩宫女戲鳥圖”(出土於陝西乾縣永泰公主墓)即是其中的代表作。
石刻綫畫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