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石三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石三保1746—1796清乾嘉年间(1795—1797)苗族人民起义首领。曾称“苗王”。湖南永绥厅人。苗族。原任黄瓜寨寨长。家境较贫,为著名猎手,为人刚正勇猛,除从事农业外,还靠烧炭弥补收入。乾隆五十九年(1794)十二月与松桃大塘汛石柳邓一起召集会议, 以夺回被占田地相约起义。六十年正月十九日官兵闻讯前来捉拿,石三保率众拒捕,石柳邓、吴半生、吴陇登都前来相助,四月中旬后,退出黄瓜寨,起义中心移往乾州厅平陇一带。翌年吴八月被捕后,推吴八月长子吴廷礼为王。其时, 石三保因叛徒吴陇登等人要捉他献功, 故暂去保靖一带土家族地区避身。五月初一从龙牙半冲走到哄哄寨不幸被俘,押至北京。八月二十日和吴半生以及白莲教道领聂杰人、向瑶明等一起被害于承德。 石三保 石三保1746—1796苗族。永绥厅 (花垣县) 黄瓜寨人。清乾隆六十年 (1795) 正月,在黄瓜寨领导苗民起义,与乾州吴八月等遥相呼应。称 “苗王”,亲率义军进攻永绥厅鸦酉,与乾州、凤凰义军配合,全歼前来镇压的清总兵明安图部。分兵两路,一路围攻永绥厅城,一路西进贵州,配合石柳邓围攻清军据点盘石营、正大营和松桃厅城。4月,清军五路进攻黄瓜寨,经过三昼夜激战,黄瓜寨失守。与平陇吴八月会合,拥戴吴八月为 “吴王”,自己为“将军”。吴八月遇害后,嘉庆元年 (1796) 3月,清军加强了对起义军的镇压和分化瓦解,因叛徒出卖,5月,被擒,10月,遇害。 ☚ 吴八月 胡启文 ☛ 石三保1746—1796清乾隆嘉庆年间苗族起义首领。湖南永绥(今花垣)黄瓜寨人。苗族。原为寨老。家贫。靠烧炭、打猎为生。习武功,善用刀矛枪弩,性情刚毅勇猛,以善猎著称。乾隆六十年(1795)正月,与贵州※石柳邓、湖南※吴八月联合起义。攻永绥鸭酉,击毙镇筆总兵明安图、永绥副将伊萨纳和同知彭凤尧等,全歼清军两千人。占鸭酉,进击永绥厅城。围城旷日,使清军粮草断绝,拆屋为薪,煮糠作粥。云贵总督福康安与四川总督和琳等分军五路进攻义军。嘉庆元年(1796)五月,与石柳邓等于凤凰厅境内抗击清军,大战于长击寨、结石岗、吉多寨等地。被叛徒出卖,于哄哄寨被俘,械送北京,慷慨就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