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严子陵垂钓七里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严子陵垂钓七里滩【赚煞尾】 平地上窝弓,水面上张罗,扯扭谁想村寻相访?鸿鹄志飞腾天一方,拣深山旷野潜藏。莫行唐,蓦岭登冈,拽着个钝木斧,系着条粗麻绳,携着条旧担杖。我则待驾孤舟荡漾,趁五湖烟浪,望七里滩头,轻舟短棹,蓑笠纶竿,一钩香饵钓斜阳。 严光,字子陵,是东汉著名的隐士。《后汉书·逸民传》 中记载: “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刘秀称帝后,他 “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光武帝刘秀 “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 请他出仕为官,可是严光坚辞 “不就,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即七里滩。此剧亦述严光不为高官厚禄所动,只以朋友与 “诤议官” 身份入朝叙旧,后仍返回七里滩,忘情于大自然临风垂钓,活脱脱一位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大儒隐士,与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语) 【后庭花】 【青哥儿】 与 【赚煞尾】 三曲一气呵成,生动地叙述刘秀尚未称帝前与严光交游之事。此时严光隐居于风光秀美的富春山之七里滩,王莽建立新朝,灭汉宗室,刘秀改名为金和秀才,尊严光为兄,常与他友好往来,闲话饮酒,在此场戏二人就宫廷黄金盏与民间磁瓯儿的优劣得失展开激烈而富有哲理的争论。 严光对于荣华富贵、钟鸣鼎食的帝王将相之奢靡生活视为粪土,他条分缕析,从表面上看,他们 “列金钗十二行,裙摇的琼珮响,步金莲罗袜香”,一片歌舞升平。再有 “玉斝内饮琼浆,耳边傍音嘹亮,绛纱笼银烛光”,一派宴乐风光。然而在 “黄金盏盏面上,关埋伏闹隐藏”。最终带来的都是 “祸患” 与 “灾殃”。而“黄金盏” 其中所藏危机灾祸有多大呢?严光在 【青哥儿】 中一语道破: “暗隐着风波、风波千万”,而且在惊涛骇浪之中,难免会有人翻船覆舟,何况是用虚伪的谎言与金钱筑造的极为脆弱的船只,更会遭受灭顶之灾。此话似乎是醉言,可是其中却道出了不争的事实。 此套曲牌中作者借严光之口用鲜明的正反比照来针砭 “黄金盏” 与赞誉 “磁瓯儿”。别看其貌不扬的 “瓦盆儿丑看相,磁瓯儿少意况。” 就像饮酒过量的醉汉 “烂醉” 而 “东倒西歪。” 然而正是此种悠然自得,“无为而治” 的处世态度方能化险为夷,一变应万变。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顾 “到草舍茅堂,靠瓮牖蓬窗,” 安睡木枕、苇席,“把脱下衣裳,放散诞心肠。” 如此逍遥自在,随遇而安,无任何精神负担的放松豁达心态,他做什么事都无妨。此思想貌似消极出世,实际上是对当时兵荒马乱军阀混战的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与逆反心理。 他虽然自甘寂寞,落山隐居,但认为人各有志,并不反对同窗好友刘秀施展才能,“鸿鹄志飞腾天一方。” 只是酒后吐真言,反复劝谏征途上需处处小心,步步设防,以保青山长在,以结友情永久。 在【赚煞尾】 中严光为刘秀设身处地睿智地分析所面临的险峻形势,提议他为躲开 “窝弓” 之暗算,罗网之羁绊,最好乔装打扮成“拽着个钝木斧,系着条粗麻绳,挟着条旧担杖” 的樵夫,以 “拣深山旷野潜藏”,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的古训告诉自己,伺机反抗以图实现夙愿。而他为自己却寻求的是极为超然灵动的归隐道路,沿用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 “范蠡乃乘扁舟,出三江,入五湖。” 在他主唱词中则是“趁五湖烟浪”,“架孤舟荡漾,” 于湖光山色中,借一抹“斜阳”,“蓑笠纶竿” 垂钓于七里滩,此极富诗韵的渔歌晚唱,充满了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幢憬与向往。 严子陵垂钓七里滩【紫花儿序】 您道我不达时务,我是个避世严陵,钓几尾漏网的游鱼。 怎禁四蹄玉兔,三足金乌。子细踌躇,观了些成败兴亡阅了些今古,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昨日个虎踞在咸阳,今日早鹿走姑苏。 【金蕉叶】 七里滩从来是祖居,十辈儿不知祸福,常绕定滩头景物。我若是不做官,一世儿平生愿足。 【调笑令】 巴到日暮,看天隅,见隐隐残霞三四缕。钓的这锦鳞来满向篮中贮,正是收纶罢钓渔父。那的是江上晚来堪画处,抖擞着绿蓑归去。 【鬼三台】休停住,疾回去,不去呵枉惹的我讹言讹语。回奏与您汉銮舆,休着俺闲人受苦。皂朝靴紧行拘我二足,纱幞头带着掐我额颅。我手执的是斑竹纶竿,谁秉得你花纹象笏? 【秃厮儿】 您那有荣辱襕袍靴笏,不如俺无拘束新酒活鱼,青山绿水开画图。玉带上挂金鱼,都是嚣虚。 【圣药王】 我在这水国居,乐有余。你问我弃高官不做待闲居?重呵止不过请些俸禄,轻呵但抹着灭了九族。不用一封天子召贤书,回去也不是护身符。 【麻郎儿】 我尽说与你肺腹,我共您銮舆,俺两个常绕着南阳酒垆,醉酩酊不能家去。 【幺篇】俺是酒徒,醉余,睡处,又无甚花毡绣褥。我布袍袖将他盖覆,常与我席头儿多处。 【络丝娘】倒两个醉偃仰同眠抵足,我怎去他手里三叩头扬尘拜舞?我说来的言词你寄将去,休忘了我一句。 【尾声】说与你刘文叔,有分付处别处分付。我不做官呵,有什么没发付您那襕袍靴笏?我则知十年前共饮的旧知交,谁认的什么中兴汉光武! 《七里滩》 第二折的戏剧故事已相距前一场十年之久,刘秀此时,与众将士浴血奋战,历经艰难,已展鸿鹄大志,旗开得胜,光复汉室,成为东汉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念知友在患难时相助,为表诚意特遣使者前去富春山七里滩寻觅严光。据皇甫谧《高士传·严光》 云,遣者四处查访,只见 “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光也,乃遣安车玄纁聘之,三反而后至。” 待将他接迎入都城宫内,光武帝几番劝严光入朝作官,然他不为所动,只是 “相对累日,因共偃卧,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他们在十年阔别后相处的有限日子里,以朋友与隐士、皇帝的双重身份促膝交谈,坦露心迹,其情其景感人至深,通过严光主唱的自 【越调·斗鹌鹑】 至 【尾声】 整套共十支曲子的内容,我们可以多侧面全方位地窥视严光丰富深邃的精神世界。 从富春山七里滩入京会友的严光,虽然身居雕梁画栋之楼台亭榭,耳闻仙乐美曲, 可是仍眷恋不忘富春江畔朝夕相伴的 “𥲑笠” 与 “蓑衣”, 他所吟唱的极为工整, 韵味无穷的 “𥲑笠避了些冷雾寒烟, 蓑衣遮了些斜风细雨” 的辞令, 为作者化用张志和《渔歌子》: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之词语,另外所形成的诗情画意之韵味与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有异曲同工之妙。试想于水天一色、万籁俱寂的世外桃源处,“白日坐一襟芳草裀,晚来宿半间茅苫屋。” 有人借黄昏时分 “隐隐残霞”,信然 “钓几尾漏网的游鱼”。终生甘愿做一位 “抖擞着绿蓑” 之 “收纶罢钓渔父”,这该是多么淡泊幽雅,宁静,令人惬意的美好情景。 但是从本质上看严光毕竟是饱经沧桑,心有城府的礼义之士。他通古贯今,世故练达,“观了些成败兴亡阅了些今古,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视人生命运仿佛天宇朝暮沉浮的“玉兔”、“金乌” 与明灭闪现的星斗一样,“昨日个虎踞在咸阳”,其国运兴旺而飞黄腾达; “今日早鹿走姑苏”,瞬间国家覆灭而人去物空。人生中荣华富贵、功名利禄均为过眼烟云,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所谓 “昨日坐上客,今日阶下囚”,在历史为寻常事。故此他执意要 “一世儿平生愿足” 而 “不做官”,悠哉游哉,深居在七里滩,“常绕定滩头景物”,做一个清清静静的“避世严陵”。 从表面上审视,严光在竭力退避三舍逃离现实,好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与世无争的闲散隐士,实际上富春江之中,他的渔竿之下也同样有 “乱石穿空,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的动人场景,作者让他在心中吟诵着苏轼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为的是寄希望于好友刘秀身上,夺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切不可辜负了当时的誓言,要守“江山如画” 千百代,让老百姓永过富足安康的好日子。 他告诫刘秀做了皇帝不要居功自傲,莫让汉銮舆之“皂朝靴”、“纱幞头”、“花纹象笏”、“挂金鱼” 之玉带这些“嚣虚” 之物蒙住双眼,捆住手脚。“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莫要在花天酒地、歌功颂德、阿谀奉承当中丧失理智,沉溺坠落,以至坐失大好江山,再使国家陷入兵燹战乱,人民再受生灵涂炭之熬煎,严光貌似做“醉酩酊” 之 “酒徒”,混说些 “讹言讹语”,实际他在反复劝谏光武帝廉政治国,不要让历史悲剧重演。 自 【幺篇】 至【尾声】,严光与刘秀又返朴归真,恢复到亲近的朋友关系之中,他的“我则知十年前共饮的旧知交,谁认的什么中兴汉光武!” 一席话将人间常态常情描绘得惟妙惟肖,人在本质上并无贵贱之分,无须 “花毡绣褥” 与 “襕袍靴笏” 来矫饰打扮,回想当初,四野云游,合衣而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之自然状态何等自由而潇洒。尤其是两人酒足饭饱,放浪形骸,“倒两个醉偃仰同眠抵足” 之亲情兄弟关系,实在强似进官场“三叩头”,装模作样“扬尘拜舞”。与其君臣之间扭捏作态,不如回到相互理解与信任的天地中,撕去虚伪的面纱,省去不必要的繁文缛节,继续以过去的“刘文叔” 相称,“有分付处别处分付”。这是主人公与作者的意愿,也同样会是读者的希冀与情愫。 宫天挺的《七里滩》杂剧虽然剧情简单,缺少科介道白,基本上是一个唱工戏,然文字工整、音韵十足,在派字遣句与作词度曲方面颇见功力,王国维曾于《叙录》云:“此剧文字,雄劲遒丽,有健鹘摩空之致。”此言极是,作者仅借两人之口即将汉室兴衰沉浮,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寻常小事都事无巨细娓娓道来,真可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乃天下大手笔大制作大文章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