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短歌行(其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短歌行(其一)对酒当歌〔2〕,人生几何〔3〕!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4〕。慨当以慷〔5〕,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7〕。但为君故〔8〕,沉吟至今〔9〕。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10〕。明明如月,何时可掇〔11〕?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12〕。契阔谈宴〔13〕,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1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15〕。周公吐哺,天下归心〔16〕。 〔1〕《短歌行》属乐府诗《相和歌·平调曲》。原诗有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 〔2〕当:对着。 〔3〕几何:指岁月有多少。 〔4〕“譬如”二句:意思是人生短暂,如朝露见日即干,逝去的岁月太多,使人感到痛苦。 〔5〕慨当以慷:“慷慨”的间隔用法,慷慨的意思。 〔6〕杜康:传说是古代开始造酒的人,这里用来代称酒。 〔7〕“青青”二句:用《诗经·郑风·子衿(jin)》成句,表示对贤才的思慕。青衿,周代学生的服装。衿,衣领。悠悠,长远的样子,形容思念深沉。 〔8〕但:只。君:指所渴望的人才。 〔9〕沉吟:低声吟咏。 〔10〕“呦(you)呦”四句:用《诗经·小雅·鹿鸣》成句。原意是鹿看到艾蒿,相呼而食,我有好友,设宴奏乐,盛情接待。这里借来表示渴望得到贤才。呦呦:鹿叫声。苹:艾蒿。鼓:弹。瑟:古代一种弦乐器。笙:一种管乐器。 〔11〕“明明”二句:意思是何时能得到贤明如月的人才。明明,指贤明的人才。缀(duo),取得。 〔12〕“越陌(mo)”二句:意思是贤才远道枉驾前来问候。陌、阡(qian),道路。枉,枉驾。用,以。存:问候。 〔13〕契阔:聚散。这里是复词偏义,久别重逢的意思。 〔14〕“月明”四句:比喻当时天下尚未统一,人才无所依托。匝(za),周, 圈。 〔15〕“山不”二句:用山不嫌高,海不嫌深,比喻自己渴望招纳很多贤才。厌,憎恶。 〔16〕“周公”二句:意思是自己要像周公一样虚心地接待贤才,这样天下人就会衷心地归服。周公,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他为了接待贤才,曾经自称“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士。”吐哺,吐出嚼着的食物。 张玉谷《古诗赏析》卷八说:“此叹流光易逝,欲得贤才以早建王业之诗。”这首诗表现了曹操强烈的生命意识和渴求贤才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此诗当是即兴之作。诗中抒发的慷慨悲壮的情感具有明显的顿断性。 短歌行(其一)对酒当歌②,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③。 慨当以慷④,忧思难忘⑤。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⑥。 青青子衿⑦,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⑧。 呦呦鹿鸣⑨,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⑩,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11),枉用相存(12)。 契阔谈宴(13),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14),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15),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16),天下归心。 【释】 ①《短歌行》,乐府《相和歌平调曲》名。本篇是第一首的本辞。第二首中歌咏了周文王、齐桓公、晋文王等的政治成就。本篇则通过宴会的歌唱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与渴望贤才。 ②对酒:对着酒。作者有《对酒篇》是倾述政治理想的作品。当,也是对着的意思;南朝粱张正见《对酒》: “当歌对玉酒”可参看。 ③“去日”句:说过去的日子苦于太多了。 ④慨当以慷:就是慷慨的意思。 ⑤“忧思”句:作者《秋胡行》中说:“不戚年往,忧世不治”。意思与此相似。忧,一作幽。 ⑥杜康:相传是开始造酒的人,这里是酒的代称。 ⑦“青青”二句:用《诗经·郑风·子衿》的成句,表示对贤才的思慕。青衿,青色的衣领,周代学子的服装。悠悠,长远地。 ⑧沉吟:低吟。《诗经·郑风·子衿》在“青青子衿”二句下有:“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你就不再捎个信)。”就是“沉吟”的具体内容。 ⑨呦呦:鹿鸣声。苹:艾蒿。 ⑩明明:指满月光辉,也指明德。《诗经·大雅·大明》:“明明在下,赫赫在上。”毛传: “文王之德明明于下,故赫赫然著见于天。”这里则言其著见于明月。掇(duo夺):取得;一作“辍”。 (11)越陌度阡:东汉应劭《风俗通》引古谚:“越陌度阡,更为客主。”这里用来表示贤才远道而来。 (12)枉:枉驾。用:以。存:问候。 (13)契阔:聚散。这里是久别重逢的意思。 (14)匝:周。 (15)“山不”二句:《管子·形势解》:“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这里用来表示渴望贤才。 (16)“周公”二句:《韩诗外传》卷三,周公说:“……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吾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这里是以周公自喻。哺,咀嚼着的食物。 【译】 面对美酒,自当高歌, 人生短暂,能有几多? 正像是那早晨的露水, 转瞬间就要干涸。 思绪如奔潮涌浪, 使我倍觉慷慨悲凉; 更有那无端的思虑, 时时徘徊萦绕在心上。 怎样解脱我心头 那千丝万缕的烦忧? 只有那酿造美酒的杜康, 只有醉饮那杜康的美酒。 那个身着绿色衣襟的人, 时时牵挂着我的心。 为了你们的缘故, 我至今仍在深情地沉吟。 吃着沃野上的艾蒿呵, 鹿儿呦呦地欢叫。 吹起来吧,欢乐的芦笙, 奏起来吧,迎宾的曲调。 欢迎嘉宾的来到。 那满月的清辉呵 何时可以属于你? 忧思愁绪呵, 无端而起,如烟如雨。 忽有贤才,成百上千, 越过山川,跨过平原, 光临到我们面前。 呵!是久别重逢的故友, 满怀着旧日的思恋, 举杯畅饮, 握手言欢。 一轮满月, 将它的光辉洒遍了环宇, 满天星斗, 顿时显得落落稀稀。 乌鹊似乎被明亮的月光惊起, 惊叫着离枝向南飞去。 绕着大树一圈圈地寻找, 寻找着自己终生的归依。 像高山不拒绝 每一粒细小的沙石 像大海不拒绝 每一颗水珠的微细。 我像当年周公一样, 吃一顿饭要吐出三次, 犹恐失去任何一个 得到贤士的良机, 何愁天下不能统一! 【评】 曹操多以旧调旧题来表现新内容,此诗题也是“汉旧歌”,属相和歌辞。全篇抒写了年华易逝的感慨,表现出求贤若渴的精神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对人生短暂的哀伤与对事业的追求。构成了全篇对立统一的两个主题、两个基本旋律。 《短歌行》按音乐来分,原有“六解”(六个乐段),按诗意则可分为四节,正好八句一节。 “对酒当歌”是产生“人生几何”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命题之典型环境,而“人生几何”则是“对酒当歌”最易流露的心情,二者之间构成境与情的有机统一,遂成千古绝唱。“譬如朝露”的比喻,是继《古诗十九首》“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朝露”更充满了对人生命的礼赞、留恋和叹婉。以后,无数哲人墨客为之深思,如苏轼的“人生如梦”等皆是。“慷慨”四句,再次归结到“酒”,与首句作一小呼应,完成了第一乐章。 前八句重在说愁,继之八句则表现思贤若渴的心情,展示第二主题。“青青”八句,用《诗经·子衿》原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领呵,深深萦回在我的心。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音信?)原写一女子对情人之思念,曹操引用,并说自己一直吟诵,用意深曲,意为: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为什么不可以主动来投奔我呢?继之四句,仍旧用典,引《鹿鸣》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鹿在呦呦地叫啊,呼朋引伴相聚而食郊野的艾蒿。我有满座的嘉宾,就要鼓瑟吹笙,尽情欢闹,以上八句两个层次,都是引古说今,以诗言志。 第三部分是前两个旋律的合一、复现,或说变奏,“明明如月”等前四句,是讲“忧”,后四句贤才到来,呼应“我有嘉宾”的壮志。“明明如月,何时可掇”,省略了主语或说是本体,这使评论家多费猜测。它既可是对生命时光的感慨(即:人生几何),又可是求贤若渴,建功立业的胸怀(即后文之“天下归心”);“枉用相存”,意为“枉劳存问”。枉:屈驾。用:以。存:问候。契阔:聚散。贤人志士穿田越野,枉驾来归,久别重逢,谈心宴饮,畅叙情谊,欢快奚似! 第四层承第三层而来,“月明星稀”八句,承“明明如月”和“越陌度阡”的境界而来,从对方的角度来写。清人沈德潜《古诗源》:“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句意为古语“良禽择木而栖,贤士择主而仕”。“山不厌高”四句,则从自己的角度作出回答,所谓:泰山不让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让细流,故能成其深”是也。周公,西周武王弟,名旦,姬姓,因采邑在周,因称。武王死,成王幼,周公摄政,曾镇压管叔等叛乱。周公治国: “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诗人以周公自比,结束全诗。 全诗之特色:首先是言志与抒情相结合,言志是基调,使之厚重、深沉,抒情使之具有艺术感染力。所谓“以情纬文,以文被质”(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其次是悲、喜两个基调相辅相成,“人生如梦”与“天下归心”两个主题交错展现,就主体而言,前者为后者服务,再次是引用的使用,借他人之酒杯,抒自己慷慨之气。 曹操本人为大政治家,故其诗毫无作态,而有包举宇宙之气概。 《短歌行(其一)》
三国魏·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①慨当以慷,忧思难忘。②何以解忧?唯有杜康。③青青子衿,悠悠我心。④但为君故,沉吟至今。⑤呦呦鹿鸣,食野之苹。⑥我有嘉宾,鼓瑟吹笙。⑦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⑧忧从中来,不可断绝。⑨越陌度阡,枉用相存。⑩契阔谈,心念旧恩。(1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12)绕树三匝,何枝可依?(13)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14) 【注释】①去日:过去了的日子。苦多:犹言很多。②慨当以慷:是“慷慨”的间隔用法。当以,这里没有实际意义。③杜康:相传古代最初造酒的人。这里作为酒的代称。④衿(jīn):古式的衣领。青衿,周代学子的服装。悠悠:绵长,形容忧虑不断。这两句是借用《诗经·郑风·子衿》里的句子,表示对贤才的思念之深切。⑤但:只。君:指贤才。沉吟:低声吟咏。所吟咏的,即《诗经》中的《子衿》诗。⑥呦呦:鹿鸣的声音。苹:蒿,草名,初生时可食。⑦嘉宾:尊贵的客人。鼓:弹奏。瑟、笙:两种乐器名。⑧掇(duō):拾取。此句把贤者比作高空明月,可望不可即,喻人才难得。⑨从中来:犹指从心里生出。⑩陌、阡:田间小路。南北为阡,东西为陌。“越陌度阡”,指贤士远道而来。枉用:指贤士屈尊相从。这是客气话。存:问候,慰问。(11)契阔:久别重逢。:通“宴”。旧恩:往日的情谊。(12)乌鹊:乌鸦。(13)匝(zā):周,圈。(14)吐哺:把口中咀嚼的食物吐出来。(《韩诗外传》说周公“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哺,口中咀嚼着的食物。相传古代周公因忙于接待天下贤士,有时连吃饭都要吃吃停停。 【大意】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那穿着青领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我久蓄于怀的忧虑哟,简直不能消歇。远方贤士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明月升起,夜星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 字数:1077 李支舜 编著.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39-40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