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知雄守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知雄守雌 〔道应训〕 赵简子以襄子为后①,董阏于曰②:“无恤贱,今以为后,何也?”简子曰:“是为人也③,能为社稷忍羞。”异日,知伯与襄子饮而批襄子之首④,大夫请杀之。襄子曰:“先君之立我也,曰能为社稷忍羞,岂曰能刺人哉!”处十月,知伯围襄子于晋阳⑤,襄子疏队而击之,大败知伯,破其首以为饮器。故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其为天下溪⑥。” 〔注释〕 ① 赵简子: 春秋末晋国卿,名鞅。襄子: 赵简子庶子,名无恤。后: 指继承者。 ② 董阏于: 赵简子臣。 ③ 是: 指赵襄子。 ④ 知伯: 即智伯。批: 用手猛击。 ⑤ 晋阳: 今山西太原西南。公元前455年,智伯联合韩、魏两家攻打赵襄子,赵襄子退守晋阳;后赵襄子暗中联络韩、魏两家反攻智伯,消灭智伯,并将晋分裂为韩、赵、魏三家。 ⑥ 语见《老子·二十八章》。溪: 又作“谿”,沟溪、水沟,喻指处卑下地位。 【鉴赏】 由老子的“道性”决定,在“雌雄相对”中,老子宁愿取“雌”。当然老子这种取“雌”做法,被他自己看来是在知“雄”后得出的,对此后人的解释是: 知“雄动而倡,雌静而处,动必归静,故成为天下谿”,故取“雌”(引自魏源《老子本义》)。又如陈鼓应先生解释说:“知雄守雌: 在雄雌的对待中,对于‘雄’的一面有透彻的了解,而后处于‘雌’的一方。‘守雌’的‘守’,自然不是退缩或回避,而是含有主宰性在里面,它不仅执持‘雌’的一面,也可以运用‘雄’的一方。因而,‘知雄守雌’实为居于最恰切妥当的地方而对于全面境况的掌握。严复说:‘今之用老者,只知有后一句,不知其命脉在前一句也。’这话说得很对,老子不仅‘守雌’,而且‘知雄’。‘守雌’含有持静、处后、守柔的意思,同时也含有内收、凝敛、含藏的意义。”(《老子注译及评介》) 老子这种取“雌”、守“雌”的做法,又被李约瑟看成是一种“阴性象征”,即是与儒法阳性、进取、强硬相反的“阴性、宽容、柔顺、忍耐、退让、神秘和承受”(《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道家与道家思想》)。所以,老子“知雄守雌”的思想也通常被视为强调“柔忍退让,卑弱谦下”处世的典型。 因为以守“雌”、卑弱退让为处世原则,所以魏晋名士刘伶与人相牾,当人攘袂而起时,刘伶却以一句卑弱退让的“鸡肋岂足以当尊拳”的话来消解这场相牾(《世说新语·文学》注引《竹林七贤论》)。 也因为以守“雌”柔忍为处世原则,所以赵襄子被智伯所批后能柔忍敛藏、为社稷忍辱;但一旦条件允许,这本身就“知雄”的内收敛藏的“守雌”就会变得刚强起来,所以当智伯久攻晋阳不下时,赵襄子却反攻得手,将智伯消灭。正是由于这点,在《淮南子》作者的眼里,赵襄子是懂得老子说的“知其雄,守其雌,其为天下溪”的道理的。也就是说,尽管不是一定要你做到人唾其面而不较,但必要的柔忍还是需要的;如果不懂柔忍,祸患即倾,历史上汉代的项羽就为不能柔忍,魏晋石崇家破也为不能柔忍。这不断地被历史和现实所证明。 知雄守雌 知雄守雌内心虽然刚强有力,外表却表现柔弱,不与人争。 ☚ 知白守黑 坐言起行 ☛ 与世无争 与世无争与世靡争 与世无竞 与人无争 与物无争 与人无竞 与物无竞 于世无争 无争于世 ☚ 不求名利 不慕荣利 ☛ 知雄守雌 知雄守雌意为内心虽然刚强好胜,外表却显得柔弱安顺。“雄”,即雄健,雄放;“雌”,即雌伏,雌安。 ☚ 外圆内方 破杖不可拄 ☛ 知雄守雌zhī xióng shǒu cíknow that the male is strong but be content to be among the female—not contend with other people; possessing strength,but retaining gentleness 知雄守雌zhi xiong shou ci【道教】hide one’s abilities and hold oneself aloof from the world 知雄守雌zhī xiónɡ shǒu cí雌:雌伏,不倔强。形容心里明白,但表面上装出没有看见的样子。possessing strength but retaining gentleness 知雄守雌老子人生哲学的概括表述。《老子》第28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贷,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复归于朴。”这里所谓“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意思都是一致的,包括“知”与“守”两个方面。“知”者,知彼之可尚也;“守”者,守此以求彼也。一方面,老子知道“雄”、“白”、“荣”皆有可尚之处:另方面,他又强调守雌、守黑、守辱。坚守的目的,实质上是要由此过渡到彼。 知雄守雌zhī xióng shǒu cí【解义】知:自知。雄:雄健,比喻尊贵,有力量。雌:指柔顺。自知雄强有力而安于和柔。比喻弃刚守柔,与人无争。这是古代道家的一种处世态度。 知雄守雌zhīxióng-shǒucí《老子》二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河上公注:“去雄之强梁,就雌之柔和,如是,则天下归之如水流入深溪也。”意思是虽知什么是刚强,但安于柔弱,不与人争。后以“知雄守雌”指收敛锋芒,息事宁人的处世态度。 知雄守雌zhī xiónɡ shǒu cí知道自己是刚强雄健的,却表现为柔和弱小。意谓不露锋芒,与世无争。这是道家以柔弱原则处世的人生态度。《老子》二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 31B2【知雄守雌】zhī xióng shǒu cí这是道家的一种消极处世态度。就是内心虽然刚强有力,外表却要安于柔弱而不与人争。雄:雄健。雌:不倔强。 知雄守雌zhīxióng-shǒucí〔并列〕 知道怎样才是刚强,却安于温和柔弱,不与人争。这是古代道家提倡的和气无争的处世态度。语本《老子》28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宋·范仲淹《老子犹龙赋》:“~,宛讶存身之际;绝圣弃智,潜疑勿用之时。” 知雄守雌zhī xióng shǒu cí雄:雄健刚强。雌:温和柔弱。即摒弃刚强,安于柔弱,与世无竞,与人不争。《老子》:“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