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与教育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已取代了土地、资本和劳动力成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资源和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知识产业将取代工业成为社会生产的主导产业,知识劳动者取代体力劳动者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体,教育必将上升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首要位置上,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可以预见,知识社会将是学习的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将是教育的时代。
知识经济的兴起标志着社会生产方式的重大转变,从而导致社会劳动力的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知识劳动需要坚实的知识基础,这些知识必须通过正规教育才能获得; 知识劳动中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含量越来越高,这些知识的获取只有依靠正规教育。发展和加强正规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改革现行教育势在必行。同时,中等教育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从事一般性劳动的需要,基础教育向大学延伸是知识经济带动下对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知识经济兴起的首要推动力量。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当今新兴知识产业几乎都是建筑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的。美国预测到2005年将需要增加100多万名信息产业工作人员从事计算机、系统分析和软件开发等工作,平均每年需要新增9.5万人,以填满新创造的职位和因退休、转换工作而空缺下来的职位。2005年计算机和数据处理行业中上述人员将由1994年的33%上升到43%。可见,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就难以从事现代知识产业需要的职业工作。加强科学教育,在基础教育的内容中加大科学的比例,加强科学技术的普及是发展知识经济的需要。科学教育成为教育的中心内容,是当前国际性教育改革的首要问题。与此同时,知识经济时代也更加充满了艺术的和谐时代,高智力要求高道德水准,因此人文素质教育是奠基性的且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之中。
当今的时代被人们称之为 “知识爆炸的时代”,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产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将要拥有的知识总量将进一步迅速膨胀,新知识大量涌现,知识更新的周期将越来越短。有人预计2020年人类将要拥有的知识当中90%目前还没有创造出来。新的知识将产生新的产业和新的职业,同时老的职业将被逐步淘汰。即便是一时还保留的职业也可能由于新科学技术的不断注入而要求不断学习掌握新的技能。学习和教育将贯穿人的一生,终身教育成为社会的基本需要。为国民提供终身教育的环境和条件是政府的基本责任,对此有的国家已经制定了有关的制度。日本早在七十年代末就颁布了终身教育法,其中规定企业必须从企业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对职工的教育。大的企业由此独自建立了自己的培训中心,而中小企业大都委托社会进行培训。教育的终身化是面向知识经济的教育发展趋势,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