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瞳子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頭面部 > 經穴 > 瞳子髎 瞳子髎 tóngzǐliào 足少陽膽經穴。在目外眦外側五分處。因其當瞳子之外方眶骨外凹陷處,故名。主治頭痛,目疾。其穴秦漢典籍已載,定名於晉,沿稱至今。《素問·氣穴論》“目瞳子浮白二穴”王冰注:“瞳子髎在目外去眦同身寸之五分。”晉·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卷三:“瞳子髎,在目外眦五分,手太陽手足少陽之會。刺入三分,灸三壯。”清·廖潤鴻《針灸集成·足少陽膽經》:“瞳子髎,主治頭痛目癢,外眥赤痛,翳膜青盲,遠視𥆨𥆨,淚出多眵。” 瞳子髎经穴名,代号GB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后曲、鱼尾、太阳、前关。属足少阳胆经。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位于目外眦外侧0.5寸,眶骨外缘凹陷处。布有颧面神经,颧颞神经和面神经的颞支; 并有颧眶动、静脉通过。主治头痛,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目翳,青盲; 视力减退,结膜炎,泪囊炎,视神经萎缩等。沿皮刺0.5~1寸。艾条灸5~10分钟。 瞳子髎T′ungtzuliao系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针灸穴位。此穴在眶外眥外方,眶骨外缘处。施针时沿皮向外方横刺0.5~0.8寸。主治偏头痛、近视、急性结膜炎、面神经麻痹、视神经萎缩等。 瞳子髎经穴名。别名“太阳”、“前关”。属足少阳胆经。位于目外眦外侧,眶骨外侧缘凹陷中。主治:头痛,目赤目痛,羞明流泪,远视不明,内障,目翳。问后平刺或斜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瞳子髎 瞳子髎足少阳胆经穴。取穴:在目外毗外、眶骨外侧缘凹陷中(见图2-1-10)。主治:目痛、头痛、目赤、目翳、羞明。刺灸法:向太阳穴方向横刺0.5~1寸。局部有胀感,有时可放散到耳道。 ☚ 听会 率谷 ☛ 瞳子髎 瞳子髎G1Tongziliao足少阳胆经穴。首见《甲乙经》。别名太阳、前关、后曲、鱼尾。是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的会穴。位于目外眦外侧0.5寸。正坐仰靠或侧伏坐取之。简便取穴,可于外眼角相平的眶骨外侧缘凹陷中定取。局部有眼轮匝肌,深层为颞肌;有颧眶动、静脉;并有颧面神经,颧颞神经及面神经的额颞支。 ☚ 丝竹空 听会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