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穀蔬類 > 蔬部 > 其他 > 睡菜 睡菜 shuìcài 亦稱“瞑菜”、“ 菜”。菜名。五六月生田塘中,葉如慈姑,根似藕節。採根爲菹,食之好睡,故名。晉·嵇含《南方草木狀·草類·綽菜》:“綽菜,夏生於池沼間,葉類茨菰,根如藕條。南海人食之,云令人思睡,呼爲瞑菜。”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部·睡菜》。 睡菜【同义】总目录 睡菜绰菜瞑菜睡菜药名。出《本草纲目》。又名瞑菜、醉草、水胡豆。为龙胆科植物睡菜Menyanthes tri-foliata L.的根或全草。分布东北、西南地区及河北、陕西等地。甘、微苦,凉。清利湿热,健胃安神。治急性胃炎,黄疸,胆囊炎,消化不良,小便赤涩,心中邪热不得眠。煎服:6~12g。全草含白桦脂酸、睡菜根苷甲和乙、双氢睡菜根苷乙。龙胆碱、龙胆次碱、欧龙胆碱、西藏龙胆碱等生物碱,睡菜苦苷(即番木鳖苷),芸香苷,金丝桃苷,车轴草苷,开联番木鳖苷(Secologanin),鞣质,脂肪油等。地上部分尚含α-菠菜甾醇等甾醇花、果含挥发油,主成分为α-蒎烯、桉叶素等。叶、根煎剂可作苦味健胃剂,并有泻下作用,大量可致吐。味苦与其中所含之睡菜苦苷有关。 睡菜shuì cài《本草纲目》菜部第28卷睡菜(4)。药名。 【基原】为龙胆科植物睡菜Menyanthes trifoliata L.的叶或全草。 【别名】绰菜、瞑菜(《南方草木状》),醉草(《本草纲目》)。 【性味】 ❶《本草纲目》:“甘,微苦,寒,无毒。” ❷《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味甘微苦,性温,无毒。” 【功用主治】 ❶《本草纲目》:“治心膈邪热,不得眠。” ❷《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健脾消食,养心安神。治胃炎,胃痛,消化不良,心悸失眠,心神不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二至四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