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眼部死后变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眼部死后变化死后瞳孔对散瞳或缩瞳药物尚能发生反应,眼压及视网膜也可发生变化。人死后4小时内向眼内注射任何液体,首先都可发生轻微瞳孔缩小,所以瞳孔放大反应才有诊断价值。在放瞳后,可再引起缩瞳反应。或在缩瞳后,再引起放瞳反应。在死后11小时内均可观察到这种“双反应”。也有少数死后3小时反应已呈阴性者。正常活人眼压为12~14毫米汞柱。死后眼压下降,眼球变软。视网膜的变化通常为:死后0~5分钟,视网膜血管的血柱呈节段性,即血流开始静止;5分钟~2小时,在白色的视盘周围有变色改变;2~3小时,视盘周围黄白色更著,脉络膜开始变模糊;3~5小时,脉络膜血管完全消失,视网膜后极呈灰黄色,黄斑浓集,呈红紫色,视网膜边缘呈橙黄色;5~7小时,视盘周围变色,与黄斑周围融合,呈红棕色黄斑;7~10小时,视盘完全模糊,黄斑周围与视网膜变为淡灰色,黄斑本身呈暗色; 10~12小时,仅残留向视盘集中的少数血管段,12~15小时,全部血管痕迹消失,不能辨认视盘位置,但视网膜最边缘部分仍具有浅橙黄色; 15小时以后,除黄斑外,视网膜已呈灰色。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