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相马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相马经》Horse-Judging Classics有关中国古代马体外形学的文献。历代以“相马经”命名的专书颇多,其承后发展关系也极为复杂。春秋战国时期已有许多著名相马学家。《吕氏春秋观表》列古之善相马者13人,认为“赵之王良、秦之伯乐、九方堙尤尽其妙矣”。汉代刘向《七略》和班固著的《汉书 ·艺文志》载汉代有《相六畜三十八卷》,马居六畜之首,其中必包括相马学内容。《隋书 ·经籍志》疑汉以后的《相马经》是汉《相六畜三十八卷》中的内容。 相马经科技类著作。汉代无名氏撰。久佚。佚文收入《齐民要术》。是中国古代现存最早的关于马的外形学论著。以“马头为王欲得方,目为丞相欲得光,脊为将军欲得强,腹胁为城郭欲得张,四下为令欲得长”为马的标准外形,认为马的外形与马的内脏之间有某些联系。提出相马的步骤是一相马头,二相马眼,三相马鼻,四相马口,五相马齿,依次再相马脊、马蹄、马的毛色等,要求马的“头欲得高,峻如削成”、“睛欲得如悬铃”、“鼻孔欲得大”、“口中色欲得红白如火光”、“脊欲得平而广”、脅胁要在十根以上,特别是提出根据马的乳齿、成齿的数目、形状和色泽来判断马的岁口的方法。科学地揭示了相马的关键在于“除三羸五驽”,“三羸”(三种弱马)是:大头小颈、弱脊大腹和小颈大蹄。“五驽”(五种劣马)是:大头缓耳、长颈不折、短上长下、大髂(腰骨)短脅、浅䯑(疑为胱)薄䯄(毛疏而杂)。篇末附有治疗马的常见病、多发病的医方,如“治马中热方”、“治马汗淩方”、“治马疥方”、“治马疫蹄方”、“马卒腹胀、眠卧欲死方”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