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相见欢 庄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相见欢 庄棫 春愁直上遥山, 绣帘闲。赢得蛾眉宫样月儿弯。 云和雨,烟和雾,一般般。可恨红尘遮得断人间。 庄棫是清咸丰、同治间与谭献齐名的词人。他特别善于以传统语境表现自己的特殊情感体验。本阕与下一阕《相见欢》就是这种空灵蕴藉、不落言诠的抒情佳作。 本词写美人爱情失意的幽怨,词气殊怨。上片以外写内,以美人形体语言来显示其内在情感。起韵“春愁”一语,并不是单纯指春天到来时的季节闲愁,而是沿用传统抒情语境,借指对爱情盼望而不可得的闲愁。“遥山”一语,也不是单纯指远山,而是同样借用传统抒情语境借喻美人那形同远山的美丽双眉。此韵中“直上”一语,力透纸背,显示了这种爱情失意所酿发的幽恨之深、之重。本句的意象构造,很显然受到了诸如“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的构思影响,是美人闺怨抒情传统的再现。接句以绣帘静静垂地的意象,显示出美人的幽闭、寂寞情怀。“赢得”一句,接“遥山”而来,继续通过美人的“眉语”来抒写她的幽恨。如新月般娟美的蛾眉,本来应是美丽的表现,而一个“赢得”,却有黛眉愁损的意思在内。“赢得”者,落得也,也就是因愁而落得如此之意。美人的自怜幽独之意,欣赏者的怜惜之情,都由这两字显现。 下片正面赋写她的幽怨情绪。但因为情绪本身是抽象的,难以被摹写,所以词人又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化无形为具象。同时,这里的比喻还是重叠复加的博喻:春愁如云如雨,如烟如雾,既难以收拾,又充满了她心灵的天地,布满了她身体的每一个毛孔。这样的博喻,看似平常,其实却十分贴切地揭示了闲愁的性质和状态。末句将隐性的、内指性的幽怨,化为显性的、外向性的“恨”,显示出感情的分量。她恨什么呢?她恨那隔断自己望眼的滚滚红尘,因为她所爱的人正在滚滚红尘之下,正迷失在“人间”的浮华里。从抒情的目的上看,她分明是对那个迷恋世俗浮华的游子或荡子心怀不满,是他把幽处深闺的美人抛在了脑后。但是,词人在此却写她只恨那隔人眼目的红尘,未写她对于追逐浮世繁华的“行人”本身是否怀有恨意。这是曲笔,是留笔。曲笔增加了抒情的深致,留笔增加了人们对于这个抒情空白的联想,也就是增加了回味的余地。进一层看,这样的写法,正来自以男子为创作主体的闺怨传统的启发。在那样的“温柔敦厚”诗教形成定势的抒情传统里,荡而不归的男子是不会被直接埋怨的,要怨就怨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花啊鸟啊,在这里则是“红尘”。而在这幽怨的转移中,人们分明看到了抒情主人公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凉,缘此作者的身世之感也隐然融汇于内。 《相见欢》的词调,节奏紧凑,适合一气呵成。本词在抒情气息上也有同样的效果。 相见欢 庄棫 深林几处啼鹃,梦如烟。直到梦难寻处倍缠绵。 蝶自舞,莺自语,总凄然。明月空庭如水似华年。 此词与前一首“春愁直上遥山”内容略同,也是写美人“春愁”的有味之作。不过它表现的是暮春时分美人梦醒之后的缠绵与凄凉之感。 词上片写鹃啼惊梦、梦醒缠绵的情绪。起韵写深林里飘来的几声鹃啼,惊醒了因思念太久、太深而终于形诸梦寐的闺中人,好梦也就如一缕轻烟飘散无痕。这里不著一字诉遗憾,而做梦人深深的遗憾如可呼吸得到。在构思上,此处受到唐代诗人金昌绪《春怨》里“黄莺惊梦”的启发,而又更为巧妙。因为鹃啼声好像是在说“不如归去”,比起百啭莺啼,似乎有借鸟语传达要行人归来的意思。“直到”一句,写她梦醒之后的不甘和恋梦心情。梦已散如烟,无法寻觅,她犹悬浮在如梦的情绪里,更加如痴如醉地缠绵。这种特殊时分的特殊感受,有多少人感受过?而词人却能在此捕捉得绘神绘色。可惜梦中的美满遇合和梦醒后的痴迷与留恋,都不足以改变无情的现实,梦中的情景,反而增加了醒后的痛楚。 下片就以上片为对照,传写出她梦醒之后面对春光融融景象的悲凄之感。过片三个短句,联翩而下,却转折有致。在温暖的阳光下,彩蝶儿在快乐地飞舞,黄莺儿自怡地啭鸣,这美丽到极点的春天,却不能给予她半点安慰,她是一直处在凄凉的感受里,难以自拔。季节的美,因为与她的生命状态极不相融,倒成了残酷的对照。结拍一句,由日转到夜,将春夜明媚的月光作为传递感情的桥梁:春夜的月色如银白色的水,泻在美人幽居的空庭里;由这水样的月光,她想到了流水,想到了自己如水一样流逝不已的美丽的青春。青春年华的虚耗,就是生命的虚耗啊!这个除了思念与做梦,无事可做、无处寄情的深闺思妇,她的生命状态多么可悲啊!词人在此对于“水”的意象的运用特别巧妙。它不是原始的意象,却能自然地实现由月光意象到华年的抒情联想。 本词措语轻软明丽,抒情缠绵婉转,与上一阕一样,不愧是闺怨词的经典之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