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相国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相国寺 相国寺在今河南开封市。北齐于公元555年在此建大建国寺,后寺毁。唐代郑审在此重建寺院。因唐睿宗李旦曾被封为相王,为此改名为相国寺。此事发生于太宗死后几十年,更与书中所说之相良夫妇无关。 ☚ 生祠 浮图 ☛ 相国寺 相国寺全名《秦从僧大闹相国寺》。元明间无名氏作。《录鬼簿续编》著录此剧全名,题目作《秦长老创盖会宾友》。其他戏曲书目皆无记载。今无传本。本事不详。 ☚ 花下子 血手记 ☛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上) > 僧院名刹部 > 名寺 > 大相國寺 > 相國寺 相國寺 xiàngguósì 即大相國寺。 相国寺 相国寺相国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位于开封市中心,始建于555年(北齐天宝六年)。原名建国寺,712年(唐延和元年),唐睿宗为纪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寺。北宋时期,相国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国佛教活动中心,后因战乱水患而损毁,仅存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千手千眼佛等殿宇古迹。1992年恢复佛事活动,重建钟楼、鼓楼等建筑。 ☚ 鸡冠洞风景区 龙亭 ☛ 相国寺 相国寺佛寺名。在河南开封市内。北齐天保六年(555)创建,名建国寺。后寺毁,唐初为歙州司马郑景私宅,景云二年 (711) 重建。延和元年(712) 唐睿宗李旦梦见建国寺佛像显圣,想到自己从相王登上皇位,特将建国寺改名相国寺,并御书大相国寺匾额。当时规模宏大,有“重楼三门,七宝佛殿、排云宝阁……计四百余间”。后都毁于火,继又重建。宋代时相国寺,是东京最大的佛寺,被封为皇家寺院,多次赐额题名,皇帝亲临礼佛。新进士题名刻石于相国寺。唐宋以来许多著名艺术家为相国寺塑像作画。如王温塑的佛像,吴道子、石抱玉、高益、崔白、李元济等绘的壁画都被誉为神品。当时相国寺的豪华气派被形容为 “金碧辉映,云霞失容”。相国寺当时是中外佛教交流的中心,各国使节、佛教僧侣都来学法礼佛,日本高僧空海、成寻,高丽使节崔思训等都曾来过。相国寺在宋代还是商业和娱乐的中心,“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 (《东京梦华录》),“百艺逞能”“热闹无比” ( 《如梦录》)。明末黄河决口,开封被淹,寺也全毁。清乾隆三十一年 (1766) 皇帝亲批库银万两,重新修建。竣工后,乾隆亲题额敕修相国寺,墨迹至今犹存。现存清代建筑犹有皇家气派。大雄宝殿建在高大的月台上,四周围以白石栏杆,重檐歇山顶,上覆黄绿琉璃瓦。八角琉璃殿建造别致,中央一亭,八角高耸,翼角悬铃,迎风作响,四周围廊,殿顶覆以琉璃瓦件。殿内供奉一座木雕密宗千手千眼四面观音立像,高约7米,据说为一棵大银杏树雕成。雕工精湛,全身贴金,光彩奕奕,为佛教造像所少见。 ☚ 光孝寺 普救寺 ☛ 相国寺 相国寺位于市中心自由路。传为战国魏公子信陵君故宅。北齐天保六年(555)创建,名建国寺,后毁于兵火。唐重建,延和元年(712)睿宗赐名大相国寺,并题额。睿宗旧封相王,故名。宋《东京梦华录》载,寺内壁画、塑像等出自“古今妙手”。宋初,寺分八院,占地545亩。皇帝常游此,中外名僧往来频繁。寺每月开放五次,万姓交易,热闹非常,为当时东京著名庙会场所。明成化二十年(1484),改名崇法寺。明末开封被黄河淹没,相国寺大部分建筑塌圮。清顺治十八年(1661)重修,仍名大相国寺,后废。乾隆三十一年(1766)复修,即为今存之规模,面积2公顷,寺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和东西二阁,自南而北分布在中轴线上。八角琉璃殿内有一座八角亭,内立一尊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站像,高约7米,系银杏木雕成,共有手、眼各1048只。钟亭里悬挂一大铜钟,高2.23米,口径1.81米,重万斤。“相国霜钟”为开封胜景之一。 ☚ 州桥遗址 祐国寺塔 ☛ 相国寺位于河南开封市内,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始建于555年,几经重修、改建。相传日本佛教真言宗创始人弘法大师(空海)于804年来中国求法,曾住此寺。现存清代建筑八角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气势宏伟,金碧辉煌。八角殿内“千手千眼观音”,高6米多,精美至极。保存有大量碑帖石刻。寺外有一钟亭,内悬清代巨铜钟,重万余斤,是开封八景之一。 相国寺 相国寺它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坐落在古都开封的市中心。相传原是战国时魏公子信陵君的故宅,北齐天宝六年在此建寺,取名建国寺,唐睿宗时改为相国寺,并赐 “大相国寺” 匾。宋时,相国寺深得厚遇,开始大规模扩建。寺的主持由皇帝任命,该寺成了皇帝平日观赏、巡幸、祈祷、恭谢和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被誉为 “皇家寺”。相国寺与国外也有所往来。宋太祖时,印度王子曼殊宝利出家为僧后来到中国,曾在相国寺住了多年。神宗时日本僧人成寻也曾在此住过。朝鲜派崔思训带领几位画家到相国寺,把寺内所有的壁画全部临摹回国,宋徽宗还把太宗写的 “大相国寺”匾额送给朝鲜使者。相国寺为增进中外友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另外每月五次开放进行庙会性质的 “相国寺万姓交易”,为后来成为中山市场开了路。 ☚ 少林寺 白马寺 ☛ 相国寺 相国寺它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坐落在古都开封的市中心。相传原是战国时魏公子信陵君的故宅,北齐天宝六年在此建寺,取名建国寺,唐睿宗时改为相国寺,并赐 “大相国寺”匾。宋时,相国寺深得厚遇,开始大规模扩建。寺的主持由皇帝任命,该寺成了皇帝平日观赏、巡幸、祈祷、恭谢和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被誉为 “皇家寺”。相国寺与国外也有所往来。宋太祖时,印度王子曼殊宝利出家为僧后来到中国,曾在相国寺住了多年。神宗时日本僧人成寻也曾在此住过。朝鲜派崔思训带领几位画家到相国寺,把寺内所有的壁画全部临摹回国,宋徽宗还把太宗写的 “大相国寺”匾额送给朝鲜使者。相国寺为增进中外友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另外每月五次开放进行庙会性质的 “相国寺万姓交易”,为后来成为中山市场开了路。 ☚ 少林寺 白马寺 ☛ 相国寺著名的佛教寺院。相传其址为战国时魏公子信陵君的故宅。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内自由路西段。北齐天宝六年(555年)始建,初名建国寺。后毁于兵火。唐延和元年(712年),睿宗为纪念他以相王即位,敕建相国寺并题额赐名 “大相国寺” 。北宋时扩建为东京最大的佛寺,占地3万余平方米。明末为黄河洪水冲毁。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重修。现占地2万平方米,主要建筑藏经阁和大雄宝殿均建于清代,重檐歇山,斗拱层迭,顶覆黄绿琉璃瓦。大雄宝殿内有威武高大的四大金刚彩塑。罗汉殿(俗称八角琉璃殿)中心亭高耸,周有游廊附围,顶翼皆悬铎铃,迎风作响。殿内中心亭处置1座四面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巨像,高约7米,全身塑金,相传为1株银杏树精雕而成,姿态端庄秀丽。大门东侧钟楼内悬挂有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所铸巨钟1口,重约5000千克,霜日撞击声传数十里,故有 “相国霜钟” 之誉。相国寺自古是开封重要的集市游乐场所,以繁华著称。西侧现辟为相国寺商场,为豫东地区重要的集贸中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