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林白水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林白水1874—1926福建闽侯(今福州)人 林白水
林白水
林白水1874——1926名獬,又名萬里,字少泉,號宣樊,又號退室學者,中年自號白水,福建閩侯人,1874年 (清同治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生。14歲隨舅父讀私塾,20歲去杭州在林伯穎家教學館,1898年應聘在杭州蠶桑學堂執教。1901年任求是書院總教席; 同年6月,任《杭州白話報》主筆。1902年與蔡元培等成立中國教育會;11月又成立愛國學社,出版《學生世界》雜誌。1903年赴日本留學,加入拒俄義勇軍,旋改名爲學生軍,任丙區隊第二分隊分隊長,旋參加華興會; 12月歸國後與蔡元培等在上海發行創辦《俄事警聞》,翌年改爲《警鐘日報》,又創辦《上海白話報》。1904年再赴日本留學,入早稻田學法科,1905年加入中國同盟會; 11月歸國後赴上海以譯著賣之爲生。1911年武昌起義; 11月任福建都督府政務院法制局局長,並任共和黨福建支部長。1913年初,被選爲國會眾議院議員; 到北京後,被袁世凱聘爲總統府秘書長兼直隸省督軍署秘書長,兼主《新中國報》筆政。1914年1月,國會解散後,任福建軍務幫辦。未幾辭職赴北京,歷任政事堂主計局委員、政事堂調查員,1915年10月,任參政院參政;11月授中大夫加上大夫銜。後任直隸都督府秘書長。1916年8月,辭去議席; 9月與王士澄等在北京創立《公言報》。1919年2月,在上海創《平和日報》; 5月回北京,仍主持《公言報》。1921年春,在北京創辦《新社會報》,任社長,因觸時忌,遭封閉,旋改名《社會日報》出刊。1926年8月6日,以所刊《官僚之運氣》一文諷刺潘復爲張宗昌的“腎囊”被殺害。年52歲。著有《生春紅室金石述記》、《華盛頓》、《哥倫布》等傳記,並有《林白水先生遺集》行世。 林白水 169 林白水1874—1926见21251林白水被害。 ☚ 狄楚青 汪汉溪 ☛ 林白水1874—1926中国近代报人。原名獬,字少泉,号宣樊,晚年又号白水。福建福州人。曾在《杭州白话报》当编辑。1903年自办《中国白话报》,后又与蔡元培等合办《俄事警闻》、《警钟日报》。民国以后曾主编《新中国日报》,创办《和平日报》、《新社会日报》等。1926年8月7日被奉系军阀杀害。 林白水 林白水1874—1926近代著名报刊事业家、政治家和新闻记者。原名獬,又名万里,字少泉、号宣樊,笔名退室学者、白话道人等,中年以后自号白水。福建闽侯县人。戊戌变法后在杭州、福州办学。1902年结识蔡元培等革命党人。同年4月,帮助组建中国教育会。1903年赴日留学,曾在早稻田大学修法政,兼学新闻。参加留日学生进步组织“青年会”,组织“学生军”,投入拒俄运动。日俄战争后回国,先后创办《中国白话报》、《俄事警闻》、《警钟日报》,宣传民主,反对专制,还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学说,是他思想最辉煌时期。1913年,任袁世凯总统府秘书和直隶省督军秘书长,成为封建军阀的吹鼓手。1916年9月与友人合办《公言报》。1919年2月在上海创办《和平日报》。返北京后,1921年春,创办《新社会报》、《社会日报》。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认识到军阀和帝国主义沆瀣一气残害民众的本质。正当他准备走向新生时,1926年8月6日被军阀张宗昌杀害。 ☚ 武备杂志 林乐知 ☛ 林白水1874~1926Lin Baishuimodern poet. Works: Remaining Collection of Sir Lin Baishui,etc. 林白水1873—1926名獬,又名狸,字少泉,号宣樊,中年自号白水。近代福建闽侯人。早年任求是书院总教习、 《杭州白话报》主笔。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与蔡元培等成立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学社。二十九年留学日本,参加拒俄义勇队、军国民教育会。归国后在上海创办《俄事警闻》 (后改为《警钟日报》) 《中国白话报》。三十年再次赴日,学习法律与新闻。1913年以后历任国会议员、政治会议议员、总统府秘书、参政院参政。1916年在北京创办《公言日报》,为安福系的机关报。1921年创办《新社会报》,因揭露时弊,遭北洋政府封闭。1926年8月因抨击军阀罪行,被张宗昌捕杀。有《林白水先生遗集》。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