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直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直钩宋词典故·直钩 【出典】 唐·蒋防《吕望钓玉璜赋》:“昔太公之未遇也,隐于渭之滨,钓于渭之津。坐磻石而不易其操,垂直钩而不挠其神。波万重而我心惟一,岁三周而吾道方申。”(见《文苑英华》卷一二四)又,唐·方干《献王大夫二首》其一:“锵金五字能援笔,钓玉三年信直钩。”(见《全唐诗》卷六五二) 【释义】 商末姜尚(太公)钓于渭滨,受到周文王知遇。后世关于太公遇文王的故事又有许多发展,如说在溪中钓得玉璜,又说他使用直钩,离水面三尺,愿者上钩,等等。在蒋防的《吕望(即姜尚)钓玉璜赋》中和方干诗中都描写了其用直钩钓于渭滨的情景。因此“直钩”遂成为咏君臣遇合之典。 【例句】 ①自叹直钩无处使,笛里吹彻云山翠。(谢逸《渔家傲》[秋水无痕清见底]647)作者泛舟,念及垂钓,在词中用“直钩”典寄托了不能用世的苦闷。②堪笑磻溪遗老,白首直钩溪畔。岁晚忽衰翁。(叶梦得《水调歌头·濠州观鱼台作》765)这里用“直钩”典,谓姜太公已成衰翁,犹热心于功名,令人感到可笑。③理钓何妨钩直,据琴又、不管弦无。(史浩《满庭芳·茅舍》1280)这里用“直钩”典描写隐士情怀,说他垂钓志在遣兴而不在鱼。④有翁年八十,住其滨,直钩元不事丝缗。(赵蕃《小重山·寄刘叔通》2066)这里用姜尚故事描绘自己的优游闲适生活。⑤管领白蘋红蓼,披戴绿蓑青箬,直钓任沉浮。(李昴英《水调歌头·题舫斋》2870)这里用姜尚垂钓故事描写自己的隐居生活。⑥约钓竿共把,自惭钩直。(潘牥《满江红》[筑室依崖]2950)这里是用姜尚拙于垂钓的一面。说自己虽然隐于渔樵,但却拙于以渔樵谋生。 直钩宋词典故·直钩 【出典】 《后汉书》志一三《五行志一》:“顺帝之末,京都童谣曰:‘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李)固是日幽毙于狱,暴尸道路,而太尉胡广封安乐乡侯、司徒赵戒厨亭侯、司空袁汤安国亭侯云。” 【释义】 汉顺帝时,有童谣以“直弦”、“曲钩”比喻正邪、忠奸,并揭露当时奸佞之辈窃据高位,忠直之臣反被陷害而死。后世多用以讽喻时政。 【例句】 真堪笑,直钩论议,圆枘机筹。(高登《多丽》[人间世]1293)这里用“直钩”比喻正邪、忠奸。句谓关于正邪忠奸的议论,自己认为毫无意义。 直钩 直钩zhíɡōu┃━ 喻归隐生活。传说姜太公出仕前钓于渭滨,所用钓钩是直的且不设饵。唐·方干《早发洞庭》诗:“举目无平地,何心恋直钩。”亦借指姜太公。唐·黄滔《严陵钓台》诗:“直钩犹逐熊罴起,独是先生真钓鱼。” ☚ 披草 林下 ☛ 直钩zhígou招服:不让你去,你非去。咋样,叫人家给~了吧?(陈明远 张子清《时代足音》) ![]() ![]() ![]() 直钩❶借指隐居生活。唐方干《早发洞庭》诗: “举目无平地,何心恋直钩。” 直钩 直钩钩身方位用语。指钩端朝上、柄锋朝下、钩口月锋朝外的钩式。 ☚ 垂钩 软鞭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