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直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直观zhíɡuān

用感官直接接受的;可以直接观察的
 △ ~教学。

直观zhíguān

〈形〉可以用感官直接观察、接受的:直观教育│视听教学法比较直观。

直观zhíɡuān

用感观直接接受的;直接观察的。
她的语言形象、直观,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

直观zhí guān

用感观直接接受的;直接观察的。1903年汪荣宝等《新尔雅·释教育》:“在实地实物上练习,使直接达于感官者,谓之直观教授。”1927年丰子恺《西洋画的看法》:“女子富于感情,善于直观的感受,故对于画也最先受其色彩的诱惑。”

直观

直观

即感性认识。指不经过中间环节而直接反映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形式。在社会实践中,客观事物的某些属性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在大脑中产生感觉、知觉、表象等反映,形成直观认识。它有生动性、具体性和直接性等特点。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

☚ 互补原理   范式 ☛
知识

知识

知(求~) 识(识知;常~;见~) 闻(闻识;闻知;闻见) 文化 肚杂
知识和修养:学养
各种知识:百货
文化知识:文墨
学问知识:学识 学解
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基本功
 基本功的底子:功底
感性知识:直观
工作或学习中的体验和领悟到的东西:心得
普通的知识:常识
新知识:异闻
理化知识:声光电化 声光化电
表面的知识:皮毛(略知~)
 肤浅的知识:浅知 浅闻小见
一知半解的知识或技术:半瓶醋
非常丰富、取之不尽的知识:无尽宝藏
富于文才,知识广博:辞博
品德高尚,知识广博通达:大雅宏达 雅达通博
广具各种知识:博通
稍有肤浅的知识:略知皮毛
见识不广,知识有限:罕闻寡见
囿于见闻,知识短浅:夏虫疑冰
知识贫乏:寒腹
缺乏知识:浅薄
 缺乏实际生产知识:不辨菽麦 不辨菽粟 不别菽麦 牂羝不辨
 脱离劳动,缺乏农业知识:五谷不分
知识浅陋:穴处 虚怀
文化知识浅薄,爱读错或写错字:伏猎弄獐 金根伏猎
(实践活动获得的经验和认识:知识)

另见:认识 见识 阅历 经验 学识

☚ 知识   文化2 ☛
直观

直观zhiguan

又叫感性直观。指不经过中介直接反映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形式。在社会实践中,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在大脑中产生了感觉、知觉、表象等反映,这就是人的直观认识。直观认识的特点是具有生动性、具体性和直接性。它是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认识的初级阶段。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还必须由生动的直观发展到抽象的思维,即理性思维。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不懂得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他们把认识看作象照镜子一样。这是一种脱离社会实践,只靠个人感觉器官的作用而进行的一种消极被动的反映,与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感性直观有原则的区别。

☚ 表象   经验 ☛
直观

直观

(一)亦称“感性直观”,即感性认识。指不经过中间环节而直接反映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形式。在社会实践中,客观事物的某些属性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在大脑中产生了感觉、知觉、表象等反映,形成直观认识。它有生动性、具体性和直接性等特点。感性直观是认识的起点。它所反映的只是事物的个别属性、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而不是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不能指导人们解决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因此,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列宁全集》第38卷,第181页)。 (二)指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缺点,即直观性。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者,由于不懂得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基础作用,因而不了解认识的能动性,把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视为照镜子似的直观。

☚ 范畴   直觉 ☛
0000348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