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直秘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直秘阁 直秘阁官署名。淳化元年(990)置。与秘阁校理均为馆职,以朝官充任,掌管秘阁事务。元丰改制罢馆职,仅以直秘阁为贴职,参见“贴职”。 ☚ 秘阁 秘阁校理 ☛ 直秘阁 直秘阁官名。宋代置。掌藏书籍。《宋史·职官志二》“直秘阁: 国初,以史馆、昭文馆、集贤院为三馆,皆寓崇文院。太宗端拱元年 (公元988年) 诏就崇文院中堂建秘阁,择三馆真本书籍万余卷及内出古画、墨迹藏其中,以右司谏直史馆宋泌为直秘阁。直馆、直院则谓之馆职,以他官兼者,谓之贴职。” ☚ 直学士 直史馆 ☛ 直秘阁官名。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置,以朝官充任,掌管秘阁事务。元丰改制废馆职,仅以直秘阁为贴职。参见“贴职”。 直秘阁馆职、贴职名。 职源与沿革❶端拱元年(988)五月五日始置(《长编》卷29)。 职能咸平前,与秘阁校理、监秘阁图书官共领供进皇帝阅读之典籍,点检、抄写书籍,封锁书库门,出纳公事(《宋会要·职官》18之47)。由它官兼职者为贴职。元丰改制前,罕有外任带者。元祐后,大抵为省郎、寺监长贰外任地方守臣、监司之带职。如嘉定十五年,赵范“直秘阁、通判扬州。”十六年“以直秘阁、知光州”。 品位正八品(《宋史·职官志》8《官品》)。宋前期,以朝官充;南宋后期,京官得直秘阁。馆阁中,在直昭文、史馆、集贤院之下;在本阁,位于秘阁校理之上(《麟台故事》卷1、《朝野类要》卷2《贴职》)。在元符以后,为贴职之初等,不必召试而后除,位望渐降(《石林燕语》卷6)。 简称❶秘阁。《玉壶清话》卷8:“杜龙图镐,刁秘阁衎列章奏曰。”《宋史·刁衎传》:“改直秘阁,充崇文院检讨。” 直秘阁贴职名。元祐元年复六等带职后,皆列为贴职之一。元符之后,均置于贴职之末等。正八品,次于直显文阁。(《宋史·职官志 》 8《官品令》、同书2《直秘阁》)。为文臣庶官补外任地方官贴职。详参“三馆秘阁”条之“直秘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