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盛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盛昱1850—1900满洲镶白旗人 盛昱 盛昱1850—1899清宗室,姓爱新觉罗,字伯希,又作伯熙,或署伯羲,亦作伯兮,号韵莳,又号意园、郁华阁者。博闻强识,考订经史及中外地舆之学,皆精核过人,尤以娴熟本朝故事为时人推重。光绪三年(1877)进士。历任编修、侍讲、侍读、国子祭酒。《清史稿》有传。著有《郁华阁遗集》,内收词一卷,计十三首,有光绪三十四年刻本。 ☚ 王甲荣 黄文达 ☛ 《盛昱》盛昱 (1850—1900),字伯羲 (羲或作希、熙、兮),一字韵莳,号意园。隶满洲镶白旗。是太宗之子肃武亲王豪格的六世孙。曾祖肃恭亲王永锡。祖敬徵,协办大学士,户部、工部尚书。本生祖敬敦,辅国公。父恒恩,字雨亭,曾任工部侍郎,都察院副都御史,同治五年 (1866) 卒。 盛昱之母那逊兰保,字莲友,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旗人,阿拉善亲王之女,出于“和林贵种,翰海名家”。为清末著名闺阁诗人,有人称其为蒙古族的“易安居士”。有《芸香馆遗诗》2卷。她的这种文学天赋也传给了自己的子女,因而“伯希自谓,诗学得之母教甚多”。 盛昱“少即劬学”,10岁能诗,光绪三年 (1877) 28岁得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詹事府右中允、翰林院侍讲、文渊阁校理、国事馆协修。光绪十年 (1884)授国子监祭洒(学官名,国子监主管官,从四品),光绪十四年为山东主考官。因政治上屡不如意,次年即以 “病”辞官。此后家居10年,以诗文字画自娱,直至辞世。 盛昱是清流党的重要人物。清流党是晚清官场的政治派别。他们评议时政、上疏言事、弹劾大臣、指斥臣官。对外反对列强蚕食,对内主张整饬纪纲。光绪十年,“清流”繁衍为前后两辈。后清流以翁同和为支柱,盛昱等为骨干。光绪帝亲政后,他们以拥帝相标榜,称为帝党,以有别于当权的后党。他们仗义敢言,反映了爱国抗战和改革弊政的呼声。 盛昱为官时正直敢言,为后党保守派所忌恨,终遭谗言陷害,不得已而辞官,含恨以终。 盛昱博学多识,名著当时。以学问见长,写诗乃为余事。其表弟杨钟羲辑其诗3卷,词1卷,为《遗华阁遗集》。盛昱的文集名《意园文略》著有《蒙古世系谱》; 编有《八旗文经》; 辑有《郁华阁全文》、《成均课士录》、《雪屐寻碑录》等。 《郁华阁遗诗》存诗128首,第一卷为古体诗,共23首。第二、三卷为近体诗,分别为42首、63首。杨钟羲《雪桥诗话》称:“伯希表兄诗以五古为最。”盛昱诗中五古所占比例并不大,但思想内容较为重要。 盛昱1850—1899字伯熙、伯希、伯蕴,号韵莳、意园等,清宗室,属镶白旗。光绪三年(1877)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国子监祭酒。为人简贵清谧,博雅好古,文誉满海内,考订经史及中外地舆皆称精核,尤熟谙清代掌故; 兼擅鉴赏,收藏金石颇富,多精品。政治上为光绪中清流派健将,时称论事有见地。著有《郁华阁集》、《雪屐寻碑录》等。 盛昱1850~1899Sheng Yumodern literator. Works: Brief Works of Yi Garden,etc. 盛昱?—1899清朝宗室、学者。满洲镶白旗人。字伯熙、伯蕴,号意园。肃武亲王※豪格7世孙,协办大学士敬征孙,左副都统御史恒恩子。少聪慧,10岁作诗。光绪二年(1876)进士。授编修,历任日讲起居注官。益励学,讨究经史、舆地及本朝掌故,皆能详其沿革。曾弹劾闽浙总督何𥄹等长恶养奸,请下吏部严议。十年(1884),迁祭酒。时法越构衅,主速战,力陈7利。在任注意教学方法,惩游惰,奖朴学,士习为之一变。十四年,典试山东。次年,引疾归。著有《郁华阁金文》48卷、 《雪屐寻碑录》、《香南精舍金石契》2卷、《意园藏书目》、《意园文略》2卷、《郁华阁遗集诗》3卷词1卷,并辑有《八旗文经》60卷等。 盛昱(清·道光三十年——光緒二十五年 1850~1899) 滿洲鑲白旗人。字伯熙,號白羲,又號伯希,别署伯兮、韵蒔、意園,居室曰鬱華閣。清宗室。光緒三年 (1877)進士,累官至國子監祭酒。性簡貴清謐,崇尚風雅,學問淹博,妙善詩文,耽於書法,文譽滿海内。嗜金石,藏儲書畫、典籍、古玩宏富,尤以蓄墨名世。精鑒賞,考訂經史及中外地舆,皆精核過人,尤練習清代故事。著有《鬱華閣金文》四十八册 盛昱題箋 (局部) 祭侄文稿 (局部) (金石拓本集,燕京大學圖書館藏,無刊本)、《意園文略》、《雪屣尋碑録》、《鬱華閣遺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