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盘状红斑狼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盘状红斑狼疮lupus erythematosus discoides系红斑狼疮的一个临床分型。为结缔组织病之一,可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互相演变。病损可发生在面部或其他部位,初起为绿豆大至黄豆大,1至数片鲜红色斑,上面粘覆细鳞屑,逐渐向周围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略增高且色素加深,中间色淡并有毛细血管扩张,鳞屑下有角质栓与扩大毛孔,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和烧灼感;病损可多年稳定不变,也可逐年增多,疏散分布或融合成片,病程缓慢,陈旧病变中央部萎缩,两颧突处对称如蝶翼状或盘状。唇、颊、舌、腭部可有小片糜烂。治疗可用抗疟药、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免疫抑制剂及局部保护等。 盘状红斑狼疮一种炎性结缔组织病。局限型好发于颧、鼻、颈等头面部,播散型则好发于四肢躯干。皮损特征为境界清楚的红斑,有鳞屑粘着,其下角化,毛孔扩大,边缘有色素沉着。应避免寒冷、日光等外界刺激,并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盘状红斑狼疮discoid lupus erythematosus是红斑性狼疮的一种。常发生在面部。皮损初为丘疹,逐渐扩大为鲜红色水肿性斑块,略高起皮面,边缘清楚,周围有色素沉着,久之中央萎缩凹陷,边缘仍高起,呈盘状,故名。皮损上有黄灰色粘着性鳞屑,不易脱落,愈后有萎缩性瘢痕。自觉灼热或痒。治疗可内服氯喹或阿的平,肌注次水杨酸铋油,必要时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局部用奎宁软膏或其他避光药物。 盘状红斑狼疮 盘状红斑狼疮盘状红斑狼疮是红斑狼疮的皮肤型,约有5%可发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男女比例为3:1到3:2。多数学者认为本病与遗传基因和免疫功能紊乱有关,紫外线照射常可诱发或加重。皮肤组织病理示角化过度,毛囊口角栓,粒层增厚,棘层萎缩,乳头变平,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上部水肿,血管扩张,皮肤附属器及血管周围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斑片状炎性细胞浸润。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可于皮损表皮真皮交界处检出条状IgG和C3的沉积物,即狼疮带试验阳性 (占90%),无皮损的皮肤一般为阴性。如无皮损处皮肤呈阳性,提示患者有转变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可能。皮损为持久性盘状红斑,境界清楚,毛细血管扩张并有粘着性鳞屑,剥离鳞屑可见其下扩张的毛囊口,鳞屑底面见刺状角质突起,病久者出现萎缩和色素减退。皮损周围可有色素沉着。皮损主要分布在面部,尤多见于两颊和鼻梁,少数见于头皮,外耳和四肢。头皮损害形成萎缩性脱发区。在唇及口腔粘膜的损害呈灰白色角化过度。一般无全身症状。另一型患者皮损可广泛分布于躯干和四肢,有人认为皮损超过6处可称为播散性盘状红斑狼疮。少数病人可伴有发热,关节痛等症状,此时抗核抗体和/或狼疮细胞可阳性,也有可能转变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 多形性红斑 异位性皮炎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