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盒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盒子hézi

驳壳枪:只见那家伙头顶礼帽,眼戴墨镜,腰挎~炮,一副狐假虎威的模样儿。(谢颐丰《激荡山河》)

盒子hézi

❶一种面制食品,两张白面擀的皮儿中间包大量菜馅儿捏合,圆形扁平,用饼铛搁少许油烙熟。〔例〕我不坐了,我那里给你们烙的滚热的盒子,我才叫人给褚大姑奶奶合那两位少奶奶送过去了。咱们娘儿们一块儿吃,我给你们作个“合和会”。(儿556)∣三月菜蔬稀少,唯阳畦菠菜大量暴长。售者以“干菠菜”别于二月之“水捆”,论斤而价廉。北京人喜用小虾米熬而食之,或糜馅做“盒子”,名“菜饽饽”。(翁139)
❷盛装食品糖果的漆器,扁圆形或六角、八角形, 内有多层多格。〔例〕匆匆的过了灯节,那太太便将安老爷下场的考篮、号帘、装吃食的口袋盒子、衣帽等物打点出来。(儿13)∣熟肉菜讲究“苏盘”、“什锦盒子”。“什锦盒子”分多少方块,以价钱多少(一元上下一个盒子)分内容装肉多少。描金彩画盒子摆在桌子中央,四面围以炒菜,颇有东方重形式的气味。(的13)
❸焰火的一种,外呈多边盒状,内分多层,一层层先后燃放,层层幻化不同造型花样,多至五、七层。〔例〕北京老话放烟火叫“放盒子”,各种盒子,都是用各种不同的爆竹扎起来,用得最多的是太平花。孩子们买不起“盒子”,买一两枚太平花放放,那欢乐自是无法形容的。(增80)

盒子5614一种带馅的面食,形似饺子。北京官话。北京〖〗。有烙~和煮~。旧指一种装熟肉用的漆盒或指连盒子一起卖的熟肉。北京官话。北京〖〗。特指婚、丧事宴席上放的长方木盒,内有七二个小碟,以盛各种菜肴。晋语。山西忻州〖〗。特指婚、丧事时,用来盛送馍馍的圆形木盒。晋语。山西忻州〖〗。盛放在盒子里的礼物。官话。《水浒传》第四回:「庄客把轿子安顿了,一齐搬将盒子入方丈来,摆在面前。长老道:『何故又将礼物来?寺中多有相渎檀越处。』」驳売枪。官话。陈白尘《最后的晚餐》:「二门口一个卫兵端着~守在那里。」徐光耀《平原烈火》:「腰里别着~,溜出门来。」罐子。西南官话。湖北武汉〖〗。湘语。湖南双峰〖 〗。

盒子hézi

盛东西的容器,较小,多有盖子。

盒子hézi

〈名〉小型盛东西的器物,用硬纸板、木片、塑料、金属等制成,多数是方形的,也有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纸盒子│东西放盒子里。
【同义】箱子。
【辨析】“盒子”和“箱子”:“盒子”指比较小而灵便的器物,“箱子”指比较大而笨重的器物。

合子;盒子

◉ 合子hé·zi  一种点心,类似馅儿饼。
◉ 盒子hé·zi 
❶用纸糊或用木板、金属、塑料等制成的盛东西的器物,一般有盖,较小。〈例〉月饼~/ 糖果~/ 他用一只纸~装衣物。
❷一种烟火,因外形像盒子而得名。〈例〉燃放~。

盒子hé zi

❶一种带馅的面食,做法与饺子大致相同,只是用两张饺子皮合成。如:有烙~和煮~。
❷一种盛熟肉用的漆盒。
❸装在盒子里连盒子一起卖的熟肉。如:“~铺”卖~的店。

盒子he·zi

盛东西的器物,体积较小,大多有盖,或做成抽屉式;一般用纸、薄板或金属、塑料等材料制成:装首饰的~很小,但非常精致|那个~的形状像一颗心。

盒子hé·zi

底、盖相合的盛东西的器具:袭人听说,便端过两个小掐丝~来,先揭开一个,里面装的是红菱和鸡头两样鲜果。(三七·853)晴雯忙收了(鼻烟)~,笑道,“了不得,好爽快!拿纸来。”(五二·1208)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下) > 節慶部 > 冬 > 盒子
盒子  hézi

烟火之一種。京津舊時多於元宵節或二月十九觀音誕辰之日放之,花樣較多。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燈節》:“花炮棚子製造各色烟火,競巧爭奇,有盒子、花盆……天地燈等名目。富室豪門,爭相購買。”清·張燾《津門雜記·烟火盒子》:“城内東南隅,地段荒僻,人家寥落,靠城有草厂庵,其中供奉大士像。二月十九日俗傳爲觀音誕辰,居人向於是日醵錢施放盒子。盒子者,津人謂烟火也。届期,白晝演戲,上燈後,陸續然放花筒,即點盒子。”清·李聲振《百戲竹枝詞·鰲山燈》序:“烟火有四門鬬、盒子故事、九蓮燈之名。”

盒子hé·zi

旧时藤器匠谓藤箱。《切口·藤器匠》:“盒子: 藤箱也。”

小箱

小箱

箧(竹~;书~;行~) 匦(票~) 盒(盒子;纸~;铁~;饭~;奁~) 函(函匣;函匦;石~;镜~)
藏衣服的小箱:衣箧
放诗稿的小箱子:诗箧 诗奁
用金银玉贝等镶嵌的小箱子:钿匣 钿函
镶嵌金银玉贝的首饰盒子:钿盒 钿合
古代装宝物的小盒:宝箧
藏书的玉盒:瑶函 瑶缄
书匣的美称:琅函
竹制的小箱:竹箧

另见:梳妆具

☚ 箱子   食具、筷子 ☛
盒子

盒子

因“盒”与“和”、“合”同音,人们视其为和合、合心、合好、合欢的象征,为吉祥用具。

☚ 如意   哈达 ☛

盒子

〈名〉(1)义同〖盒儿〗❶。常用作礼品。
《金》三九: 李铭、吴惠两个拿着两个~跪下,揭开都是顶皮饼、松花饼、白糖万寿糕、玫瑰搽穰卷儿。
《醒》三: [晁住]端了三个~,提了两尊酒,送到计氏后边。
《聊·姑》二: 第二日,沈大姨家着送了一个~来。
(2) 盛放点心肴馔的器物;空盒子。
《金》四五: 月娘见他不肯,一面教玉箫将他那原来的~,装了一盒元宵,一盒白糖薄脆,交与保儿掇着。
《醒》二一: 晁夫人都把他们送粥米的~里边满满的妆了点心肉菜之类。‖<方>今山东菏泽、阳谷、桓台话有此语。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