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益世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益世报

 罗马公教会(天主教)在中国发行的报纸。1915年10月10日由传教士雷鸣远在天津创办。先后在北京、西安、南京、上海设分馆。抗日战争期间曾迁昆明、重庆出版。仇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支持国民党反动政策。1949年1月天津解放时终刊。
益世报

062 益世报

罗马公教(天主教)在中国出版的中文报纸。1915年10月10日创刊于天津。比利时神父雷鸣远 (1928年入中国籍)集资兴办,并任董事长。报社工作人员多为天主教徒。创刊时反对袁世凯帝制活动,“五四”运动时载文支持学生运动。与《大公报》被称为天津两大报。1920至1924年发表周恩来大量旅欧通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聘罗隆基、钱端升为社论主撰,主张武装抗日。1937年“七·七”事变后,坚持抗日宣传,总经理生宝堂遭日军杀害,报纸停刊。后在昆明复刊,又迁重庆。1944年雷鸣远去世,天主教南京教区主教于斌任董事长。抗战胜利后在天津复刊,支持国民党政权。1949年天津解放时停刊。曾先后在北京、西安、南京、上海设分馆,颇具影响。

☚ 新青年   民国日报 ☛

益世报

中国天主教会出版的报纸。1915年10月10日创刊。社址在意租界小马路(今民权路)。创办人雷鸣远,社长刘俊卿,总编唐梦幻。日刊。对开型大报。其新闻言论为人们广泛关注。“五·四”时期发表舆论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二十年代初曾连载周恩来同志的《旅欧通讯》,故价值倍增。副刊内容包罗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家庭生活、科学研究、人文史地等诸多方面。有“新知识”、“副刊”、“小朋友”、“妇女周刊”、“宗教与文化”、“农村周刊”、“文学周刊”、“财政周刊”、“读书周刊”、“史学”、“民众医药”、“现代教育”、“通俗科学”、“经济周刊”、“社会研究”等近50个综合栏目和专刊。不少名家在该报上发表过作品,值得研究。1933年11月15日,该报首创“社会服务版”栏目,由名报人吴秋尘主编,呈一时报界之风。该报先后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设立分馆。抗战爆发后,天津沦陷,编辑遭暗害,该报被迫于1937年9月15日在天津停刊西迁。又先后出版了昆明、重庆、西安等版。抗战胜利后,1945年底,天津版复刊。1949年1月停刊。天津图书馆收藏。

益世报

《益世报》

1915年11月7日创刊。由天津天主教徒集资创办。董事长雷鸣远,雷系比利时人,入中国籍,以华人自居。社长刘浚卿,总编辑唐梦幻。日出对开一大张,馆址在天津意租界大马路(今建国道)。创刊之初,正值天津法租界当局侵占老西开,天津市民群起反对之时,该报积极支持市民反法爱国运动,受到读者欢迎,故销路日增。五四运动中,支持学生爱国立场,攻击安福系,其报道颇受周恩来重视,后来周恩来写的旅欧通讯,在《益世报》发表,影响很大。“九·一八事变”前后,刘豁轩任总编,聘罗隆基撰写评论,马彦祥主编副刊,在坚持抗战,反对妥协投降上,其社论、副刊表现是突出的,新闻报道倾向性也比较明确。“一·二九运动”期间,该报公开支持学生运动,发表《爱国无罪》的社论,再一次受到读者的欢迎。1937年7月28日日军侵占天津后,报纸在意租界坚持了一个多月,宣传抗战。但终在9月3日被迫停刊。抗战胜利后在天津复刊,直至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时停刊。主办人除雷鸣远,先后有刘浚卿,刘豁轩,于斌,刘航琛,主要撰稿人先后有唐梦幻、罗隆基等。除新闻报道外,主要版面有“语林”、“别墅”、“社会服务”等栏目。

☚ 唐人   益闻录 ☛
0000713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