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盂兰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盂兰盆北宋祭祀时所用之物。东京(开封) 风俗,七月十五中元节,具素食祭祖先,织竹为盆,中置纸钱,下以一竹竿支撑,用火烧,视盆倒所向而占冬之寒温。或以竹竿破三脚,上织灯窝,称为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于上烧之,贡素食,米饭、祭祖先以告秋成。 参阅宋陆游《老学庵笔记》 七、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八《中元节》。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上) > 佛家法物部 > 法器供具 > 盂蘭盆 盂蘭盆 yúlánpén 佛教齋供之盆。梵語音譯。原義爲倒懸。舊傳目連爲救亡母所受地獄倒懸之苦,於農曆七月十五日以百味果供養三寳。後演爲節日。佛寺於是日舉行法會,民間造設齋供之盆,以迫薦先人。盆以金飾,或嵌珠玉,製作精巧。唐以後,多以竹紥成,上置燈盞。明清以後,宫中、民間俱有之。南朝梁·宗懔《荆楚歲時記》:“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營盆供諸佛。”唐·玄應《一切經音義》卷十三:“盂蘭盆正言烏藍婆挐,此譯云倒懸。案西國法,至於衆僧自恣之日,盛設佛具,奉施佛僧,以救先亡倒懸之苦……舊云盂蘭盆是貯食之器,此言訛也。”《舊唐書·王縉傳》:“代宗七月望日,於内道場造盂蘭盆,飾以金翠,所費百萬。”宋·陳元親《歲時廣記·進蘭盆》:“唐六典,中尚署七月十五日進盂蘭盆。”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録·中元節》:“七月十五日,中元節。……又以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織燈窩之狀,謂之盂蘭盆。掛搭衣服,冥錢在上,焚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