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读音m·in(ˇ),为in韵目,属en-in-un-ün韵部。武永切,上,梗韵。
❶器皿,为碗、碟、杯、盘一类用器的总称。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m·ing(ˇ),为ing韵目,属ing—eng韵部。眉永切,上,梗韵。
❶杯、碗、盘、碟一类器皿的总称。
❷覆器之物。赵岐注:“皿,所以覆器者也。”

上一条: 下一条:
ㄇㄧㄣˇmǐn1264血(讳称)粤语。广东阳江〖〗。鼻~鼻血。

皿mǐn

像器皿。容器,指碗、碟一类的用具
 △ 器~。

碗、碟、杯、盘一类用具的通称:器~。

皿mǐn

见404页“器皿”。

古代名物 > 日用類 > 炊食部 > 飯器 > 皿
皿  mǐn

飲食用器,又可作覆器。多圓腹,有斂口廣口之分,凡口較闊,便於挹取者為盛食器,斂口者為飲酒器。今傳世青銅器自銘為皿者,僅有戰國時期之“寧皿”。為盛酒器,高十六厘米,口徑十一厘米,窄口圈足,兩耳作獸面銜環。肩上銘“廿七年寧為𫓍”六字。𫓍,即皿。《孟子·滕文公下》:“牲殺器皿,衣服不備,不敢以祭。”趙歧注:“皿,所以覆器者也。”《說文·皿部》:“皿,飲食用器也。象形,與豆同意。”參閱容庚《殷周青銅器通論》、《寶蘊樓彝器圖錄》。

皿mǐn

器皿,盘、盂一类器具的总称。《左传·昭公元年》:“于文,~虫为蛊。”(文:字,指字的结构。)魏学洢《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

*min

C3F3
盘、瓶一类的容器:玻璃器~。

盛食具

盛食具

盘 碟 杯 盂 锅碗盆瓢
碗碟杯盘一类食具:皿(器~)
古代盛食具:镫 筲 豆 笾 盂 盘 箯 鉶 簠 盨 杅 盌
竹或苇制的圆形和方形盛饭器:箪笥
一种盛饭或盛菜具:碗(小~;汤~;菜~;饭~;茶~;瓷~;金~;玉~) 榶 椟 铫
大碗:海碗 折碗
盛菜或调味品的器皿:碟(碟子;菜~;醋~)
盛菜羹的器皿:
和尚盛食具:钵(钵盂;钵釪;斋钵;金~;铁~;降龙~) 釪
僧侣云游各地时所持的食器:云钵
一种小钵:
盛饲料用具:槽(~道;马~;牛~;鸡~;食~) 枥(马~) 皂(牛骥同~)

另见:食具

☚ 竹盛器   箱子 ☛

盛器

盛器

盛(执~) 钵 缿
某些盛器的名称:皿(器皿;小~) 盂 盎 缸(缸子;水~;米~;茶~;鱼~) 钵(钵头;茶~;乳~;饭~) 桶(~梢;水~;油~;铁~;木~) 瓶(瓶子;花~;酒~;水~;油~;奶~;玻~;瓷~) 罐 罂 嗉(酒~) 畚(畚斗) 盔 榼 坩 器用 售用
银质的瓶:银瓶
金制的器皿:金皿
精美的器皿和食物:雕盘绮食
奢侈豪华的餐饮器皿:象箸玉杯
一种盛物或洗物的器具:盆(盆子;~盎;~缻;瓷~;脸~;面~;菜~;浴~;花~)
银制的盆:银盆
小瓦盆:升瓯
陶瓷或玻璃制等的盛器:罐(罐子;瓦罐;铁~;瓷~;药~;油~) 瓮(水~;酒~;陶~) 坛(坛子;米~;酒~;茶~;醋~) 埕 瓿甏(咸菜~) 甀 甂 甔 甊 瓴甕 瓶 坩 扑满
贮盛银钱的罐子:银罐
铁罐子:铁落
用镀锌铁皮做的可拎的圆桶:铅桶
用靛染布的缸:靛缸
实验器皿:坩埚
有盖的盛器:盒(~担)
白色的盛器:霜奁
空虚之器:虚器
可以取下的扁平盛器:屉(屉子;抽~;笼~)
镜匣里的抽屉:镜屉
装东西的方形器具:匣(匣子;木~;宝~)
封存道经或佛经的银匣:银函
金匣:金奁 金函
玉制的匣子:玉函
盛钱器:缿 钱筒 钱箱 钱匣
聚钱器:悭囊
银质或银饰的贮器:银罂 银甖

另见:装 食物 食具 盛食具 饮具

☚ 盛器   古代盛器 ☛

皿mǐn(旧读mǐng)

武永切,上梗。器皿,器具。《左传·昭公元年》:“~虫为蛊。”

皿mǐn

(器皿) vessel
◆皿头方颈螺栓 plough bolt

皿,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
初文象形,金文第二字形增 “金” 作意符,説明是青銅器。古代食品用器,後世僅用於泛稱碗碟杯盤一類飲食用器。作爲構形意符,則大量用於表示器皿或意義相關的字,如“盤”“盂”“盞”“盅”“盃”等表示器皿名稱的字,還有 “益”“監”等非關器皿名稱但造字構形涉及器皿的字。卜辭或讀如 “猛”,銘文或讀如 “盟”。提示: 一個表示普通器物名稱的日常用字,用在正規的古文字文獻中却皆非關本義,這種語言現象對研究古文字和古文獻很有啓發意義。

皿(mǐn)

,饭食之用器也。象形,与豆同意。凡皿之属皆从皿。读若猛。”(武永切)
甲骨文作,象盛物器皿之形,可读盟,地名。金文或作,用作人名。其中战国时期金文“廿七年皿”作,加了义符“金”。大概因商周鼎皆以青铜器为之,故加“金”旁。小篆与甲骨文写法相近。“皿”本义是盛东西的器具,是盆、盎、杯、盘、盂等饭具炊具的泛称。
皿部有二十四个属字。如“盌”字下云:“小盂也。从皿,夗声。”今作“碗”。“昷”字下云:“仁也。从皿,以食囚也。官溥说。”今通用“温”。“盪”字下云:“涤器也。从皿,湯声。”通作“荡”。

*mǐn

(5画)

【提示】第四笔宋体是竖,楷体是撇。

*皿mǐn

5画 皿部 器皿,泛指杯盘碗碟一类用于盛东西的日常用具。

皿()


甲骨文合集5742,殷
……[乎]多射共人于皿。

甲骨文合集26786,殷
……日……之日……皿。

甲骨文合集28174,殷
□□卜,王,□于血。

皿作父己罍,殷周金文集成9812,殷
皿乍(作)父己(尊)彝。

皿屖簋,殷周金文集成3438,西周早期
(辟)乍(作)(尊)彝。

皿合觚,殷周金文集成7300,西周早期
亞{䭾}皿合乍(作)(尊)彝。

晉侯喜父器底,近出殷周金文集録1060,西周晚期
晉𥎦(侯)喜父乍(作)朕文考(烈)𥎦(侯)(寶)𫒏。
按: 从金从皿。

廿七年𫒏, 殷周金文集成9997,戰國
廿七年, 寧爲𫒏。

中國歷代貨幣大系·先秦貨幣39,戰國
皿。

中國歷代貨幣大系·先秦貨幣510,戰國
皿。
《説文》: “皿,飯食之用器也。象形。與豆同意。凡皿之屬皆从皿。讀若猛。”
甲骨文“皿”字象盛飯器形。皿之爲器,與其製作和材質有關,故皿、瓦、缶、木、角、金等部件互换構成異體。

☚ 皿部   盂 ☛

皿mǐn

甲骨文以来象簋(guǐ)形。即是盛米饭的碗一类的东西。出土的两三千年前的簋里还有带大米粒的。《说文》也说饭食的用器。也泛指盘、盂等器皿。因簋最常用,所以用它代表一些器皿。《诗经》里春秋以前秦国人说原来一顿饭吃八簋(碗),饭量很大,现在常吃不饱。春秋以后有簠(fǔ),是方形的,也盛稻粱;簋的边是圆形的。有成语是“簠簋不饬(chì)”。饬是整治,整顿义。就是说工作或生活杂乱无章。

皿★常◎常


mǐn象形,甲骨文、金文、小篆象盛食物的器具形,大口,下有圈足,隶定为“皿”。器皿。
【辨析】
以“皿”作意符构成的字一般可分为两类:a.器皿名,如“盂、盅、盆、盒、盘”;b.表示与器物有关的动作或状态,如“盥(洗手)”“盈(盛满、充满)”。

(mǐn)

音猛。飲食器也。

*皿miwang

[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飯食之用器也。象形。與豆同意。凡皿之屬皆从皿。讀若猛。(五篇上)
有圈足之淺圓盤形。

☚ 楚   盟 ☛
0000025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2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