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皮兰德娄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皮兰德娄

意大利剧作家。1867年6月28日出生在西西里岛阿格里琴托。罗马大学(文学)毕业后,1888年前往德国,在波恩大学攻读语言,获博士学位。曾在波恩大学和罗马高级师范大学任教。1894年,同安东尼埃塔结婚。20世纪初开始写作,共写了7部长篇小说、近300篇短篇小说和40多部剧本,以夸张、离奇、异乎寻常的怪诞剧闻名世界。著名的有《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1921)、《亨利第四》(1922)等。曾带领剧团到欧美各国演出,反响巨大。从1916年起,以一大批荒诞剧相继问世,开了意大利戏剧的新天地。1925年,他率领戏剧艺术剧团赴欧美各国巡回演出,产生很大影响。193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36年12月10日因患肺炎病逝。他是“赋有哲学秉性的作家”。其戏剧的旨趣、手法同传统戏剧大异其趣。他的剧作反映了现代人生的辛酸、荒谬,但他更着力揭示喜剧中蕴含的悲剧,展现一种“反过来的情感”,这就是他所说的“幽默主义”。他突破传统戏剧的框框,直接诉诸观众的理性,吸引观众在舞台这面“镜子”前观照自己的本性,激发他们去分析,去判断。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强调艺术与生活、戏剧作品与舞台演出的矛盾。他的重要剧作有《诚实的快乐》(1917)、《是这样,如果你们以为如此》(1917)、《带铃的帽子》(1917)、《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1921)、《亨利第四》(1922)、《给赤身裸体者穿上衣服》(1922)、《各行其是》(1924)、《或者一个,或者谁都不是》(1929)、《我们今晚即兴演出》(1930)、《寻找自我》(1932)、《高山巨人》(1937)等。

皮兰德娄

皮兰德娄1867~1936

意大利戏剧家、小说家。1867年生于西西里岛。先在巴勒莫的理工专科学校学习,后转入罗马大学学习语言、文学,又赴德国波恩大学深造。189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1910年开始写剧本。1925年开始担任剧团导演,1926-1934年率领剧团到欧美各国巡回演出,193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36年病逝。皮兰德娄的剧作大多采用怪诞手法处理普通题材,产生出变化突兀、曲折离奇的情节,描绘出夸张变形的人物,在细节的描写上又力求逼真。他代表作《六个寻找作家的剧中人》就是用“戏中戏”的方法来描绘现实与人的自我的变化莫测。他的作品反映了20世纪初期,在动荡的思想体系影响下,西方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状态。以表面的荒诞不经创造出作品深层的思想真实,为其后来者创立的荒诞派戏剧开创一代先河。

☚ 一仆二主   六个寻找作家的剧中人 ☛

皮兰德娄

皮兰德娄1867~1936

意大利小说家,怪诞戏剧作家。他早期的长、短篇小说创作受真实主义影响,着力描写西西里地方19、20世纪之交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状况,表现下层人民的境遇。这些作品注重表现人物内心感受,笔触细致、深沉,使他得以跻身于意大利著名作家的行列。
后来,皮兰德娄的创作倾向发生了转折,他认为人的自我世界和外在客观世界都像万花筒一样变幻莫测,因此,艺术无法立足于真实地摹仿现实。他开始探索新的表现方式,以怪诞、离奇的情节来反映更高的真实,于是,产生了一系列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品。正是因为皮兰德娄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创新意识,使他赢得了世界声誉。
长篇小说《已故的帕斯卡尔》写乡村图书管理员帕斯卡尔两次抛弃原先身份,寻求另一个“自我”的经历。这部作品是皮兰德娄艺术思想在小说领域的代表作,情节荒诞离奇,表明人只能戴上假面,逃遁于虚幻的现实,社会生活中充斥着荒唐,人没有安身之地。这类作品还有长篇小说《老人与青年》、《一个电影摄影师日记》。
在戏剧舞台上,皮兰德娄继续发展了这一主题和荒诞的艺术风格。《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和《亨利四世》堪称典范。
皮兰德娄的怪诞剧突破了传统戏剧的规范、幻觉与现实、过去与现在的界限消失,人物被置于荒唐离奇的环境里去认识生活,通过夸张离奇的情节来表达充满个性的深刻哲理,产生了强烈的戏剧效果。他和他的剧团在欧美各国演出,引起了巨大反响。
1934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 维尔加   蒙塔莱 ☛
皮兰德娄

皮兰德娄1867——1936

意大利戏剧家,1934年诺贝尔文学获奖者。他的成名作是《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他的作品对意大利及国外现代剧坛都极为重要,恢复了意大利的严肃戏剧的声誉,改变了歌剧一统天下的局面。他的剧作打破了现实主义歌剧的固守常规,为以后的荒诞主义戏剧铺砌了道路。在他的戏剧中,演员与角色,舞台与现实,形式与内容的界限是模糊的,再无通常的情节始末可寻。在《各行其事》中,则倒置了通常的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在《念晚我们即兴》中则以角色取代了演员。

☚ 皮亚杰   皮尔庞特·摩根图书馆 ☛
皮兰德娄

皮兰德娄1867~1936

意大利小说家、戏剧家。生于西西里一商人家庭。曾就学于罗马大学及德国波恩大学,获语言学博士学位。后定居罗马,以教书为业,同时从事文学创作。早期小说受意大利著名作家维尔加的真实主义影响。后研读心理学,注重作品中人物心态变幻描写。《已故的帕斯卡尔》等小说皆以刻画人物潜意识活动细腻、深刻而著称。1898年后,开始转向戏剧创作,先后写出《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 (1921),《亨利四世》 (1922)等怪诞剧。前者描写某剧中几个被作者冷落的角色诉说自己艰难身世的故事。表现了现实生活的紊乱和变幻莫测。该剧在巴黎的成功上演,使其跻身于世界著名作家行列。他的剧作受斯特林堡表现主义影响,突破了传统戏剧的规范,借怪诞、离奇的剧情表现现代意大利社会的精神堕落与“小人物”的悲剧。193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 曼佐尼   蒙塔莱 ☛
皮兰德娄

皮兰德娄1867—1936Pirandello,Luigi

意大利著名作家、怪诞戏剧家。生于西西里岛一商人家庭。曾在波恩大学研究语言文学。回国后在罗马高等师范学校执教。他一生著有大量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怪诞戏剧等,使他跻身于20世纪初意大利著名作家之列。早期创作受维也加的真实主义影响,如长篇小说《被抛弃的女人》,描写西西里的风土人情和下层劳苦人民的贫穷境遇。20世纪初,他脱离真实主义,认为艺术无法真实地摹写现实,人的自我世界是高深莫测的。因此对现实生活只能抱嘲讽的态度,或因对现实无能为力而感到悲哀。长篇小说《已故的帕斯卡尔》最能体现作者的这一观点。晚年思想转向法西斯主义,创作转向荒诞戏剧,把自己的短篇小说改编成剧本,著名的有《6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亨利四世》等。这些怪诞剧打破传统的戏剧原则,通过夸张的手法把人物置于荒唐离奇的境地,并运用难以置信的情节表达哲理思想,其戏剧效果强烈。他曾率剧团赴欧美各国演出,使戏剧界人士大为震惊。1934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金。

☚ 维尔加   隐逸派 ☛
0000077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