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皇甫松《梦江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皇甫松《梦江南》诗词鉴赏《唐宋五代词《皇甫松《梦江南》皇甫松
皇甫松 兰烬落①,屏上暗红蕉②。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③。人语驿边桥④。 注释 ①兰烬:蜡烛燃烧之后凝结起来的余烬,因其形似兰心,故称。李贺《恼公》:“蜡泪垂兰烬,秋芜扫绮栊。”清王琦注曰:“兰烬,谓烛之余烬似兰心也。”②红蕉:红色的美人蕉。③萧萧:同“潇潇”,指萧瑟的雨声。④驿:古代供行人在旅途中居住歇息的处所,又称“驿馆”“驿站”。 鉴赏 此词是一首怀人之作,含蓄蕴藉,描写了主人公回忆江南雨夜的离别场景,隐微曲折地表现了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夜已经深了,灯花逐渐掉落,越积越多,屏风上大红色的美人蕉也随之暗淡下去。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此时主人公的思绪既像是进入了梦境,又像是陷入了对过去的回忆,所以用“闲梦”二字来形容其状态再恰当不过。那时正是“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梅熟日”,梅子黄熟时节正值江南春夏之交,其时常阴雨连绵,故古人有“梅子黄时雨如雾”(宋寇准《残句》)、“梅子黄时雨”(宋贺铸《青玉案》)的说法,这里代指江南梅雨时节。主人公与心上人在驿桥边话别,远方的小舟中传来阵阵笛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宋苏轼《前赤壁赋》)。“羁旅情易伤,零泪如交雨”(南朝陈周宏让《赋得长笛吐清气》),此时,主人公与心上人离别在即,听闻此曲,更是悲伤难耐,千言万语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只能是“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云山幽趣图 【明】 陈继儒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词虽没有明写对心上人的思念,但可以试想主人公清醒之后,发觉斗室之中自己孤身一人,蓦然想起与心上人各据一方,不知何时相见,顿时一股无言的悲凉之情涌上心头,对心上人的思念也越发炽烈。词人没有再写分离时的感想或从回忆中清醒过后的凄凉之景,而是戛然而止,不作过分渲染,给读者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真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寄兴深微。此词虽是描写儿女情长、离恨之苦,却没有花间词的柔靡绮丽之风。这首词“意境较高,设境遣词尤胜,最后二句,言尽意远”(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第十六章)。(肖巧红) 集评 明《汤显祖评:“好景多在闲时,风雨潇潇何害?”(《花间集》卷一) 明《卓人月:“徐士俊评:末句是中、晚警语。”(《古今词统》卷一) 清《厉鹗:“美人香草本《离骚》,俎豆青莲尚未遥。颇爱《花间》肠断句,夜船吹笛雨潇潇。”(《论词绝句》) 清《陈廷焯:“梦境化境。词虽盛于宋,实唐人开其先路也。”(《云韶集》卷一) 皇甫松《梦江南》《梦江南》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①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② 【注释】 ①兰烬:兰膏的馀烬。李贺诗:“蜡泪垂兰烬。”(《恼公》)王琦注:“兰烬,谓烛之馀烬状似兰心也。”一说蜡烛馀烬形似兰心。红蕉:美人蕉。“红蕉於芭蕉盖自一种,叶小,其花鲜明可喜,蜀人语染深红者谓之蕉红。”(《格致镜原》卷六八引《益都方物略记》)这里“红蕉”指屏风上的画。②梅熟日:梅子成熟的时节,在春夏之交。这个时候常常阴雨连绵不断,谓之黄梅天、梅雨天。萧萧:即“潇潇”,雨声。白乐天诗自注:“江南《吴二娘曲》云:‘暮雨萧萧郎不归。’”(《寄殷协律》)驿:古代官吏住宿、换马之处。“骑马以传递公文叫‘驿传’,沿途供他们休息的所在叫‘驿舍’,或临水有桥叫‘驿桥’。”(俞平伯《唐宋词选释》) 【译文】 烛花已落,红蕉画屏转暗,人也渐渐入梦。梦见江南梅熟,梦见夜雨吹笛,梦见驿桥人语。 【集评】 明·汤显祖:“好景多在闲时,风雨潇潇何害。”(汤显祖评本《花间集》卷一) 明·卓人月、徐士俊:“末二句是中晚唐警语。”(《古今词统》) 清·陈廷焯:“梦境化境,词虽盛于宋,实唐人开其先路。”(《白雨斋词评》) 近代·王国维:“情味深长,在乐天、梦得上也。”(《人间词话附录》) 【总案】 写客旅乡思之情。先写旅邸深夜烛花渐落,屏风上的图画渐渐暗淡,人呢?也在昏暗朦胧中进入梦境。“闲梦”二字承上贯下,直到词终,点明词中所写皆系梦境。二字分明全词之词眼。结句“驿边桥”同起句未点明的旅邸驿站遥相照应。既自然而又不露痕迹。有虚有实,虚实相间;有动有静,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声色俱佳。在艺术上的另一个特色是梅熟、夜船、驿桥,无非江南景色,加之笛声、雨声、人语声,“语语带六朝烟水气”。情景逼真,耐人回味。 皇甫松《梦江南》《梦江南》 楼上寝,残月下帘旌。①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② 【注释】 ①帘旌:指帘子上部所缀软帘。白居易诗“床帷半故帘旌断。”(《旧房》)李义山诗“蝙拂帘旌终展转。”(《正月崇让宅》)②秣陵:金陵,即今南京市。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皆系梦境,点明季节、地点、人物。 【译文】 独宿楼上,屋外一弯残月将落,人在夜色黯淡中慢慢进入梦乡。梦见在秣陵的事使人伤心,那是桃花盛开、柳絮洒满江城的春天,双髻的姑娘为我吹奏着悠扬的笙乐。 【集评】 阙名:“皇甫松以《天仙子》、《摘得新》著名,然总不如《梦江南》二阙为尤胜也。”(《词苑萃编》卷三引) 清·陈廷焯:“皇甫子奇《梦江南》、《竹枝》诸篇,合者可寄飞卿庑下,亦不能为之亚也。”(《白雨斋词话》卷一)又评《楼上寝》一首云:“凄艳似飞卿,爽快似香山。”(《白雨斋词评》)又赞:“梦境画境,婉转凄清,亦飞卿之流亚也。”(《词则·大雅集》) 近代·王国维:“黄叔旸称《摘得新》二首为有达观之见,余谓不若《忆江南》二阕情味深长,在乐天、梦得上也。”(王国维辑《檀栾子词》后记) 近代·俞陛云:“《忆江南》两词,皆其本体。江头暮雨,画船闻桃叶清歌;楼上清寒,笙管擫刘妃玉指。语语带六朝烟水气也。”(《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总案】 亦写梦境,作法与前一首相同。起首都是写深夜景象,一为室内烛花落几,一系室外残月下帘。“梦见”句点明所梦之地和入梦情事,联结全词,贯串前后。其馀四句均为景语。前二句写实境,着一“残”字,暗示楼上入寝者孤单一人。后二句写美满的梦境,但已成往事,不能再遇,无异于虚境。梦中之事、梦中景色、梦中欢情,确是昔日一段难于忘怀的美好记忆。实中写虚,虚中有实,景语寓情,景语亦情语。那美满的梦境再也不能遇到,难怪抑制不住的“惆怅”。用“惆怅事”一语点明,明了而又含蓄。正是“梦境画境,婉转凄清”,灵动美妙。亦“儿女情多,风云气少”(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之谓。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