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清宁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清宁宫

沈阳清故宫早期建筑之一,天聪十年(1635)定名,原为清太宗皇太极与中宫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哲哲的寝宫。是宫建在凤凰楼后近4米高台之上,坐北朝南,五间硬山前后廊式建筑,屋顶满铺黄琉璃加缘瓦边,正脊为五彩琉璃,中为五彩火焰珠,两侧有作前进状的行龙、展翅欲飞的凤凰等装饰。尤为独特的是东次间开门,俗称“口袋房”。入内东侧又辟一门,内为寝所。西4间设神堂,为宫廷祭祀之处(以萨满祭祀为主)。北面设置锅灶,用于煮祭肉,南面开门处置案台,沿案台与北锅灶连接成 “匚”字形的三面环炕,俗称“万字炕”或“蔓枝炕”,此种“口袋房”与“万字炕”是以满族人为主的北方民族为适应东北寒冷气候在居室建筑上的一大创造。

清宁宫

清宁宫

沈阳清故宫早期建筑之一,原为皇太极与中宫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哲哲的寝宫,天聪十年(1636)定名。是宫建在凤凰楼后近4米的高台之上,5间硬山 “口袋房”式建筑,即于东次间开门,为正门,内东侧又辟1门,为寝所。西4间设神堂,用于宫廷萨满祭祀。门北设置锅台,南面开门处设1灶,沿南灶与北锅台连接成 “匚”字形的三面环炕,俗称 “万字炕”或 “蔓枝炕”。此种“口袋房” 与 “万字炕”是满族人为适应北方寒冷气候在建筑形式上的一大创造。

清宁宫

清宁宫

清盛京皇宫中的宫殿。约建成于天聪六年 (1632) 至天聪十年 (1636) 之间。天聪十年四月命名为清宁宫。该宫位于凤凰楼北面。硬山式五间十一檩,前后有出廊。顶盖黄琉璃瓦绿剪边,门开在东侧第二间,东间暖阁内,是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寝宫。西四间是皇帝的祭神之所。宫内南、西、北三面环炕,北炕东端安有两口大铁锅。院内东南角立有祭天用的索伦杆 (也称索摩杆)。均具有满族居室的特色。皇太极在清宁宫多次召见爱新觉罗氏家族的兄弟子侄和皇亲国戚举行便宴。该宫西四间也是行满族原始宗教萨满教的神圣之地。清入关后,历代皇帝凡东巡盛京,都必在清宁宫举行跳萨满祭神活动。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八日,皇太极在清宁宫东暖阁的南间炕上“无疾端坐而崩” (《清太宗实录》卷64)。清宁宫的东西两侧是东西配宫,分别居住着皇太极的四位侧妃: 南东配宫是关睢宫,居住大福晋宸妃海兰珠;北东配宫衍庆宫,居住侧福晋淑妃巴特骊·璪; 南西配宫是麟趾宫,居住大福晋贵妃娜木钟; 北西配宫是永福宫,居住侧福晋庄妃布木布泰。清宁宫及四配宫均座落于高台之上,故又统称“台上五宫”。

☚ 崇政殿   文溯阁 ☛
清宁宫

清宁宫

位于故宫中路后院正中,原称“正宫”。1625年前后修建。宫院建于3.8米的台基上。为五间十一檩硬山前后廊式建筑。黄琉璃瓦绿剪边。宫殿花脊上有龙凤纹五彩琉璃装饰,造型精美,色彩绚丽。东一间的暖阁内,为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寝宫。暖阁正中有间壁一道,分寝宫为南北二室,“龙床”(炕)设在北间,南间窗下之炕,东向设软座,为太宗休息和接见重要官员之处。宫门开在东次间,使西侧成为一座“口袋式”宫。西四间为神堂,为皇帝祭祀之所。祀典由满族巫师“萨满”(俗称“叉玛”)主持。神堂北面有灶、铁锅、酒坛等祭祀用具。宫前有凤凰楼,正门前庭院南端有一根下方上圆,下有石础,顶有锡斗,用红漆髹成的木杆,名“索伦杆”,是满族传统的祭天“神杆”。宫左右两侧有永福宫、关睢宫和麟趾宫、衍庆宫,四周有高墙围绕,构成一组独立的城堡式建筑群。

☚ 文溯阁   凤凰楼 ☛
0000099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3:0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