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皂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 ![]()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衣衫袍襖 > 皂衣 皂衣 zàoyī 官職卑下者所服之衣,爲黑色,故稱。始見於漢代。《漢書·蕭望之傳》:“[張]敞曰:‘……敞備皂衣二十餘年,嘗聞罪人贖矣,未聞盗賊起也。’”顏師古注:“雖有四時服,至朝皆著皂衣。”《漢書·谷永傳》:“將軍説其狂言,擢之皂衣之吏,廁之争臣之末,不聽浸潤之譖,不食膚受之愬。”《三國志·魏志·東夷傳·高句麗》:“諸大加亦自置使者、皂衣先人,名皆達於王,如卿大夫之家臣,會同坐起,不得與王家使者、皂衣先人同列。” 皂衣zào yī官吏的制服。《汉书·萧望之传》:“备~~二十余年,尝闻罪人赎矣,未闻盗贼起也。” 皂衣zàoyī❶黑色衣服。秦汉时官员所着,后降为下级官吏的服装。北朝时用为祭服,隋代规定用于商贾,宋代除商贾外,兼及伎术、伶人,明代用作皂隶差役公服。《汉书·萧望之传》:“敞备皂衣二十余年,尝闻罪人赎矣,未闻盗贼起也。”唐颜师古注引如淳曰:“虽有五时服,至朝皆著皂衣。”又《谷永传》:“擢之皂衣之吏,厕之争臣之末。”《隋书·礼仪志六》:“今之尚书,上异公侯,下非卿士,止有朝服,本无冕服。但既预斋祭,不容同在于朝,宜于太常及博士诸斋官例,著皂衣,绛襈,中单,竹叶冠。若不亲奉,则不须入庙。”又《礼仪志七》:“贵贱异等,杂用五色……庶人以白,屠商以皂,士卒以黄。”《旧唐书·封常清传》:“仙芝令常清监巡左右厢诸军,常清衣皂衣以从事。”宋刘攽《和王正仲熙宁郊祀》:“多士参鸣玉,微生厕皂衣。”宋马永卿《嬾真子》卷五:“谷永书云:‘擢之皂衣之吏,厕之诤臣之末。’则知汉朝之服,皆皂衣也。《周礼》:衮冕九章,鷩冕七章……元冕衣无章,裳刺黻而已。故曰‘卿大夫之服,自元冕而下,如孤之服。’则皂衣者,乃周之卿大夫元冕也。汉之皂衣,盖本于此。”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库妓之琤琤者,皆珠翠盛饰,销金红背,乘绣鞯宝勒骏骑,各有皂衣黄号私身数对,诃导于前,罗扇衣笈,浮浪闲客,随逐于后。”《宋史·舆服志五》:“端拱二年,诏县镇场务诸色公人并庶人、商贾、伎术、不系官伶人,只许服皂、白衣,铁、角带,不得服紫。”《明史·舆服志三》:“洪武三年定,皂隶,圆顶巾,皂衣。四年定,皂隶公使人,皂盘领衫,平顶巾。” 皂衣(明万历年间刻本《水浒全传》插图)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