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皂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皂荚zàojiá

落叶乔木,枝上有刺。荚果也叫皂荚,带状,可用来洗衣物。也说皂角。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木部 > 花實 > 莢莢 > 皂莢
皂莢  zàojiá

即𦵩莢。

皂荚【同义】总目录


鸡栖皂荚乌犀悬刀
各种果实

各种果实

木本植物的果实:木子
山中草木的果实:山实
豆类的果实:荚(~角;豆~;皂~)
形状象桃的果实:桃(胡~;樱~)
没有内核的果实:
晒干或蜜渍的果实:脯(桃~;梨~)
高叠于盘中的蔬果:高饤
生于山巅多云处的果实:云实
秋天成熟的果实:秋实 秋荚
秋日熟透泛红的果实:秋红
挂在高枝上的红色果实:高红
经霜的果实:霜实
经霜成熟的果实:霜果
霜后才甘美的果实:霜实
金黄色的果实:金丸 金子
红色的果实:红实 朱实 红珠
累累的果实:繁果
水灵灵的果实:露颗
大的果实:硕果
佳美的果实:美果 嘉果 嘉实
甜美的果实:甘实
甘美的水果:萍实
珍奇美好的果实:灵果
迟成熟的果实:晚实
尚未成熟的果实:青子

☚ 果实   子实 ☛

皂荚Chinese honeylocust

Gleditsia sinen-sis,别名皂角。苏木科皂荚属落叶乔木。染色体数2n=2x=28。高20~30m,胸径1.2m,树冠卵形至扁球形,树皮灰褐色,干部有圆锥形粗壮而分枝的刺。偶数羽状复叶,小叶6~18枚,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3~6cm,端钝而有短尖头,缘具细齿;总状花序腋生,花杂性,黄白色,花期5~6月;荚果刀形、肥厚、黑棕色、被白粉,长12~30cm,10月果熟。原产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及西南地区,多生于平原、山谷及丘陵地区。喜光,耐半阴,喜温暖湿润,能耐-20℃低温,喜深厚肥沃土壤,耐干旱、忌水浸;抗大气污染能力较强。实生苗7~8年生可开花结实,深根性,寿命长。播种繁殖,种子千粒重约450g。主要害虫有介壳虫、食心虫、豆象等。在园林中种植应将枝刺剪除。皂荚冠广荫浓而寿命长,是良好的庭荫树及四旁绿化树种;果荚浸液可用于洗涤。


本属约13种,常见种有:日本皂荚(G. japoni-ca),落叶乔木,枝刺扁,小叶多达20枚,荚果扭曲而细瘦。野皂荚(G. heterophylla),灌木或小乔木,高2~4m。枝灰白色、密生短柔毛,刺不分枝或有2~3短分枝,常有2回羽状复叶生同一枝上。荚果长椭圆形、红棕色。主产中国华北。美国皂荚(G. tricanthos),大乔木,原产地高达45m,胸径近2m,树皮黑色、深纵裂。刺粗壮具分枝、基扁;1或2回羽状复叶;果镰形、扭曲,长15~45cm,被疏黄白色柔毛。原产美国。中国新疆及南京、上海有栽培。喜光,适生于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寿命长。秋叶黄色,是良好的园林绿化树种。

皂荚

药名。出 《神农本草经》。又名皂角、大皂荚。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果实。主产四川、河北、河南、山西等地。辛、咸,温,有小毒。入肺、肝、胃、大肠经。涤痰开窍,通便,消肿,杀虫。
❶治痰厥昏迷,中风口噤不开,头风头痛。研末吹鼻取嚏。
❷治癫痫痰盛,咳嗽痰喘。内服: 煎汤,3~6g; 炒研末服,每次0.6~1.5g。
❸治大便燥结,肠麻痹,不完全性肠梗阻。研末蜜调服;或制成栓剂,纳入肛中导下。久痢脱肛,烧烟熏之。
❹治痈疽,便毒,醋煮捣烂敷; 风癣疥癞,熬膏涂。内服过量,可引起呕吐及腹泻。孕服慎用。本品含数种皂苷,已分离出一种皂苷元为阔叶合欢萜酸 (Albigenic acid),还含鞣质、谷甾醇等。皂苷有溶血作用,高等动物一般很少吸收,口服可刺激胃肠黏膜,大量可引起呕吐,腹泻。过量也能腐蚀胃黏膜,发生吸收中毒。煎剂给猫灌胃能增加呼吸道黏液分泌,有祛痰作用;对离体大鼠子宫有兴奋作用。水浸剂对堇色毛癣菌、星形奴卡氏菌有抑制作用。

皂荚Chinese honeylocust

Gleditsia sinensis Lam. ,又称皂角、悬刀、刀皂、乌樨、猪牙皂。豆科,皂荚属。落叶乔木。高达30 m.胸径1.2 m。树皮暗灰或灰黑色,粗糙。刺常分枝,基部粗圆。一回羽状复叶,幼树及萌芽枝有二回羽状复叶;小叶3~7(9)对,卵形、倒卵形、长圆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8.5 cm。总状花序,花杂性,黄白色。荚果带状,长5~35 cm。弯或直,黑褐或紫红色,木质。种子多数,长圆形,亮棕色。分布于黄河流域及以南各省区,农村习见。喜光,不耐庇荫。深根性,适应各种土壤,干燥瘠薄地生长不良。木材坚硬、稍耐腐,难加工,供农具、桩、柱、细木工、旋制品等用材。果富皂素,最宜洗涤丝绸、毛料,不损光泽。皂刺、果荚、种子入药,外可治疮癣,内可活血、祛痰、利尿、通便。

皂荚

皂荚

别名三刺皂荚、皂角、鸡栖子、鸟犀、悬刀、山皂角。落叶乔木。叶互生。总状花序腋生,花淡黄色。果扁平。种子多数。疆内有栽培。具有开窍祛痰、消肿排脓的功能。药用果实、干与枝上的粗刺。主治突然昏倒、牙关紧闭、喉中痰鸣、痈肿初起、急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各种顽癣等病症。杀虫植物,对蚜虫、软体害虫、红蜘蛛、孑孓有效。

皂荚zào jiá

《本草纲目》木部第35卷皂荚(231)。药名。
【基原】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rsis Lam.的果实。
【别名】鸡栖子(《广志》),皂角(《肘后方》),大皂荚(《千金方》),长皂荚(《本草图经》),悬刀(《外丹本草》),长皂角(《仁斋直指方》),大皂角(《本草纲目》)。
【性味】辛,温,微毒。
【功用主治】祛风痰,除湿毒,杀虫。治中风口眼㖞斜,头风头痛,咳嗽痰喘,肠风便血,下痢噤口,痈肿便毒,疮癣疥癞。《本草图经》:“疏风气。”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或入丸剂,三至五分。外用:煎汤洗、捣烂或烧存性研末敷。

皂荚zàojiá

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别名皂角。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 的果实。主产于四川、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等地。辛, 温,有小毒。入肺、大肠经。开窍,祛痰, 通便, 消肿。治突然昏迷、口噤不开、喉中痰壅, 研末吹鼻取嚏。治癫痫痰盛、咳喘痰多, 内服: 煎汤, 3 ~6克; 焙焦研粉,每次0. 6 ~ 1. 5 克, 多入丸、散服。治便秘、蛔虫性肠梗阻, 内服, 或研末配蜂蜜制成药条, 纳入直肠。熬膏涂治疮肿(未溃)、疥癞、癣疮。剂量过大可引起呕吐及腹泻, 孕妇慎用。本品含数种皂苷, 已分离出一种皂苷元为阔叶合欢萜酸。煎剂给猫灌胃有祛痰作用, 对离体大鼠子宫有兴奋作用。水浸剂对常见致病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皂荚

皂荚

皂荚

皂荚,又名皂角。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不育果实或成熟果实。成熟果实称大皂荚。供药用的多为不育果实,药材称猪牙皂。秋季摘取果实,晒干。
不育荚果呈镰刀形,长4~12cm,宽0.5~1.2cm,厚0.3~1cm。表面紫棕色或紫褐色,外被灰白色蜡质粉霜,擦去后有光泽,见有细小疣状突起及淡黄色线状或网状裂纹。顶端有鸟嘴状花柱残基,腹缝线突起呈棱脊状,基部有果梗残痕。质坚脆。断面长圆形,外层革质,棕黄色,中间黄白色,中心较软,有淡绿色或淡棕黄色的丝状物与斜向网纹。纵剖面可见有整齐的凹窝,偶见发育不全的种子。气微,有刺激性,味先甜而后辣。产于四川、河北、陕西、河南、山西、山东、贵州、云南等省。
本品味辛,性温。有小毒。归肺、肝、大肠经。功能祛顽痰,通关窍,搜风,杀虫。主治咳喘、喉痹、中风、癫痫、食滞胀满、便秘及痈肿、癣庎等证。《金匮要略》皂荚丸,治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即以皂荚研末蜜丸,用枣膏和汤送服。现代临床有以皂荚配麻黄、猪胆汁制成片剂,以治慢性气管炎之咳喘痰多者,取本品祛痰之功,协助麻黄以加强止咳平喘的效果。本品用于喉痹属急性而痰浊壅滞者,症见喉部痹塞,气道不利,呼吸急促,急用皂荚以祛除痰浊,使喉痹开而呼吸得以通畅。庞安时《伤寒总病论》记载治急喉痹的黑龙膏,即以大皂荚、人参、甘草末等浓煎如饧,温酒化服,或涂于喉内,以使痰涎流出;亦可单用皂荚末涂喉部,并用醋调皂荚末外敷项下。本品味辛而走窜,善能开关通窍。中风、癫痫、痰厥昏迷者,以皂荚或配细辛研末,吹鼻取嚏; 或配明矾为散,调灌取吐而祛风痰。前者名通关散,后者称稀涎散,都是临床救急的方剂。此外,皂荚与枳实、白术配伍,可用于宿食不消,脘腹胀满。现代有用皂荚、细辛为末,加蜂蜜制成的肛门栓剂,用于治疗便秘及轻症动力性肠梗阻。本品消肿杀虫,多作外用。治痈肿,可熬膏涂敷; 治风癣疥癞,可研末外敷或煎汤洗擦。
综观皂荚功效,祛痰是其专长。邪在膈上者,服之可涌吐; 邪在膈下者,服之能通下。但其性较峻,故治疗痰浊壅滞之证,又当顾其正气,如用蜜和丸、枣汤和服,或与人参、甘草等配伍,俾使祛邪而不致伤正。至于中虚气弱之多痰,虚风内动之昏厥,以及咳喘咯血等证,则非本品所宜。孕妇忌用。酥炙或蜜炙,研末冲服,1~1.5g。或入丸散,少入汤剂。本品有毒,中毒者可出现心窝饱胀,灼热,恶心,呕吐,烦躁不安。10~12小时后泻下水样泡沫便,头晕无力,四肢酸麻等症状。应及时处理。初起可用生姜、甘草嚼烂咽汁以解之。
皂荚子,又名皂角子、皂角核。味辛、咸,性温。有小毒。功能润燥通便,祛风消肿。治大肠风秘、肠红、痢疾及瘰疬、痈肿等证。大肠风秘,大便燥结者,可用皂荚子炒黑为末,蜜丸内服; 治肠风下血,可配槐角;下痢后重,可配枳壳;瘰疬疮疖,可内服或研末外涂。煎服,5~10g。禁忌及中毒症状等同皂荚。
实验研究: 荚果含多种三萜皂甙、鞣质。已分离得一种皂甙元为阔叶合欢萜酸。
煎剂给猫灌胃能刺激胃粘膜而使呼吸道分泌增加,有祛痰作用,但较桔梗、前胡为差,持续时间较短。煎剂对离体大鼠子宫有兴奋作用。水浸剂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星形奴卡氏菌有抑制作用 。

☚ 白芥子   东风橘根 ☛

皂荚

皂荚

蒙古名陶如格孙都—宝如楚格、马赫尔孙都。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
本品味、性、功能和主治用法等与腊肠果同。孕妇忌用。

☚ 猪牙皂   京大戟 ☛

皂荚zao jia

Chinese honey locust

皂荚

Chinese honey locust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4:2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