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百里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百里才bǎi lǐ cái治理一县的才能。骆宾王《钱郑安阳入蜀》:地是三巴俗,人非百里才。孟郊《赠万年陆郎中》:谁言百里才,终作横天梁。 百里才 百里才只能治理郡县的基层人才。与此对应,“非百里才”则指能在中央政府任职的高级人才。据《三国志·蜀志》,刘备曾称庞统、蒋琬“非百里才”。 (芳) ☚ 天下士 汗马才 ☛ 百里才 【出典】 《三国志》卷三十七《蜀书·庞统传》:“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又,卷四十四《蜀书·蒋琬传》:“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 【释义】 古代一县辖百里,“非百里才”指不是治理区区一县的人材,而是治理国家的栋梁。后世用作称美人材的典故,常用以喻指人屈居县令。 【例句】 ①地是三巴俗,人非百里材。(骆宾王《饯郑安阳入蜀》860)这里指郑安阳大才小用。②万人都督鸣骝送,百里邦君枉骑过。(韩翃《鲁中送从事归荥阳》2754)这里说县令也来看给从事送行。③身为百里长,家宠五诸侯。(戴叔伦《送李明府之任》3089)这里用百里长切李明府。④谁言百里才,终作横天梁。(孟郊《赠万年陆郎中》4232)这里以百里才为喻,谓陆郎中将要从县令升迁。 百里才bǎi lǐ cái治理一邑的才能。骆宾王《饯郑安阳入蜀》:“地是三巴俗,人非百里才。” 百里才 百里才bǎilǐcái┃┃━ 治理一县的人才。多用于否定式。唐·骆宾王《饯郑安阳入蜀》诗:“地是三巴俗,人非百里才。” ☚ 齐竽 池中物 ☛ 百里才❶借指平常的人才。唐孟郊《赠万年陆郎中》诗: “谁言百里才,终作横天梁。” 百里才治理百里小邑的人才。比喻能力一般,未成大器的人才。东汉末年,刘备做荆州牧时,任用襄阳人庞统为耒阳县令。由于治理得不好,庞统被罢了官。东吴鲁肃认为这是大材小用,于是致函刘备说:“庞统不是那种百里才,至少要让他做治中、别驾一类的大官才能使之充分施展才华!”刘备从此重用庞统,把他提升为治中从事,与军师诸葛亮并为军师中郎将。(见《三国志·蜀书·庞统传》) 百里才bai li caiman of small talent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