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盆地旧石器
百色盆地右江两岸是广西发现打制石器最多的一个地区。目前发现的旧石器地点已达86处,分布在田东、田阳、百色、田林、平果等县境内的右江阶地上。石器多散布在岭上冲沟里,绝大多数均保存尖锐的棱角,没有搬运冲磨的痕迹。百色石器的原料为砾石,以砂岩为主,次为硅质岩和石英岩,少数为角砾岩,燧石等。制作方法以锤击法为主,也有碰砧法,加工时沿砾石边缘单向打击或交互打击,劈裂面只占器体的1/3,其余多保留砾石面。器形计有各式砍砸器、尖状器、端刮器、刮削器、石锤、石片、石核。其中砍砸器数量最多。砍砸器和尖状器个体硕大,一般重600—1000克,最大的是在上宋村、百谷采集的四件尖状器,其中一件长约31厘米,宽24厘米,厚18厘米。百色旧石器与我国其它地区的旧石器有许多相同因素,但又有着自己的特点。如其它地区多是以石片和用石片石器为主,而百色旧石器则多以砾石制成。另外,与广西其它地区相比,也存在一定差异。如桂林、柳州等地的旧石器个体较细小,类型也较简单,而百色旧石器个体硕大,类型齐全。它们可能有着时代早晚的差异。百色旧石器的时代,可能比目前洞穴中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要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