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百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百姓平民、庶民。張衡《東京賦》:“百姓弗能忍,是用息肩於大漢而欣戴高祖。” 百姓 出自《尚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这里的“百姓”指“百官”。春秋战国以前的奴隶主贵族阶层,上自天子、公、侯、伯、子、男以及家臣、士,他们一有爵位,二有封地食邑,三能出去做官,当然也享有一定的俸禄,他们是统治阶级,享有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一切特权,而且也只有他们才享有“姓”的权力。他们有的以封地为姓,有的以住地为姓,有的以官爵为姓,总起来叫“百姓”。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兼并战争频繁,一些封国封邑被消灭,许多破落贵族沦为平民。这样,作为奴隶主贵族阶层所专有的“百姓”包含的范围就逐渐扩大,“百姓”一词的含义已失去原来的意义。秦以后“百姓”成了“一般平民”的通称。 百姓 百姓百官族姓。《小雅·天保》五章:“群黎百姓,遍为尔德。”毛《传》:“百姓,百官族姓也。”郑《笺》:“黎,众也。群众百姓,遍为女之德。”马瑞辰《通释》:“遍为尔德,犹言遍化尔德也。”一说,百姓,庶民。朱熹《集传》:“黎,黑也。犹秦言黔首也。百姓,庶民也,为尔德者,言则象之,犹助尔而为德也。”《小雅·节南山》六章:“不自为政,卒劳百姓。”郑《笺》:“卒,终也。昊天不自出政教,则终穷苦百姓。”王先谦《集疏》:“国之大臣皆有为政之责,何以不自为政,使百姓至于瘁劳乎?” ☚ 百谷 百神 ☛ 韦带/木客/万姓/万指/万流/水客/贝贾/长年/凡百/五斤手/长年三老/布袍/布褐/田毛/生齿/白衣/白帢/白屋/刍荛/田舍郎/田舍翁/尘凡/网师/华素/舟师/兆姓/苍生/苍黔/估客/罗者/钓户/钓师/钓家/钓耕/钓徒/钓翁/周遗/春泥/草莱/胡姬/畎亩/津人/贾客/罟师/罛师/徒步/峭帆人/赧郎/黄冠/野氓/商贾/屠贩/屠钓/屠酤/蒸黎/鹑衣/黎元/黎民/黎苗/黎氓/黎首/黎烝/褐衣/黔娄/黔首/黔黎/黔愚/樵苏/豳人/罾人/屠沽儿/蓬蒿人/跨牛父 ☚ 九、身份 韦带 ☛ 百姓bǎixìng出自《尚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这里的“百姓”指“百官”。春秋战国以前的奴隶主贵族阶层,上自天子、公、侯、伯、子、男以及家臣、士,他们一有爵位,二有封地食邑,三能出去做官,当然也享有一定的俸禄,他们是统治阶级,享有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一切特权,而且也只有他们才享有“姓”的权力。他们有的以封地为姓,有的以住地为姓,有的以官爵为姓,总起来叫“百姓”。 百姓bǎixìng指平民、群众。 百姓bǎixìng〈名〉人民群众:老百姓|百姓利益|关心百姓。 百姓(1次) 古代本是贵族的通称,战国以后泛指不居官位的人。何~之震愆《章·哀》 百姓bǎi xìng本义指贵族,战国以后泛指不居官位之人。《哀郢》:“何百姓之震愆。”姜亮夫通故:“按百姓一词,为上古社会之一阶层,始见于《书 ·牧誓》:‘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传》:‘使四方罪人,暴虐奸宄于都邑。’《正义》曰:‘百姓亦是商邑之人。’故传统言都邑也。则百姓即居住都邑中之人。《尧典》:‘平章百姓,百姓昭明。’百姓一词,与九族、万邦、黎民平列而举,则九族乃王者亲族,即皇亲也。百姓则百官之人,即在都邑内之士大夫阶级,与在野之黎民对文。《尧典》乃春秋战国结集古说之文,可能后于《牧誓》。《诗经 · 小雅·天保》:‘群黎百姓。’《毛传》:‘百姓,百官族姓也。’《盘庚》:‘汝不和吉言于百姓。’《传》:‘责公卿不能和喻百官。’《周语中》:‘求无不至,动无不济,百姓兆民。’《解》:‘百姓,百官也。官有世功,受氏姓也。’又‘以备百姓兆民之用。’《解》:‘百姓,百官有世功者。’《逸周书·商誓》云:‘及太史友、小史友,及百官、里居、献民。’文与《酒诰》相似。下言百姓、献民,则百官即百姓,里居即金文中之里君。《史记·五帝本纪》‘便章百姓。’《集解》引郑玄曰:‘百姓,群臣之父子兄弟。’古天子为天下大宗,故诸侯百官,多与天子有亲故。《礼记·郊特牲》:‘太庙之命,戒百姓也。’注:‘百姓,王之亲也。’据上所引资料审之,则百姓乃士大夫以上之家属,居于都邑中者。……以百姓指兆民,起于战国以后,字或作‘百生’。” 百姓❶王之親也。《禮記·郊特牲》: “大廟之命,戒百姓也。” 鄭玄注: “百姓,王之親也。” 百姓、布衣、草民、贱民、黎民、黎庶、匹夫、平民、黔首、庶民、众庶;达官、大吏、鼎臣、鼎辅、鼎贵、官吏、官僚、官绅、官员、贵族、权臣、权贵、三公、王公、显贵、长官、重臣、宗臣○百姓bǎi xìng(名)众民:黎民~|不管~死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点灯| 陛下要为~着想啊。 ○布衣bù yī(名)古时指平民(平民穿布衣):~出身|~之交。 ○草民cǎo mín(名)平民:村野~| 区区一~|市井~。 ○贱民jiàn mín(名)旧时指社会地位低下,没有选择职业自由的人:卑微~|被视为~。 ○黎民lǐ mín(名)〈书〉百姓;民众:~百姓|天下~|除强暴,救~|天下和平,~康宁。 ○黎庶lí shù(名)黎民:~涂炭|恩及~|上报国家,下安~。 ○匹夫pǐ fū(名)一个人,泛指平常人:~之勇 |天下兴亡,~有责|~匹妇 |~不可夺志|~无罪,怀璧其罪。 ○平民píng mín(名)普通老百姓:~百姓|过着~的生活。 ○黔首qián shǒu(名)古代指老百姓:焚百家之言,以愚~|哀哀~,不得喘息|上至公卿,下至~|天下初定,~未安。 ○庶民shù mín(名)〉〈书〉平民;百姓:拿起刀枪是豪杰,背起锄头是~|~文学。 ○众庶zhòng shù(名)众民;百姓:不顾~|利民萌,便~。 ●达官dá guān(名)指职位高的官吏:~贵人|~显贵|~要人。 ●大吏dà lì(名)指职位较高、独当一面的地方官:封疆~。 ●鼎臣dǐng chén(名)重臣;大臣:一代~|~云亡,梁木斯坏。 ●鼎辅dǐng fǔ(名)执政的大臣:~之任| 自居~。 ●鼎贵dǐng guì(名)显赫尊贵之人:当朝~|名闻~。 ●官吏guān lì(名)旧时政府工作人员的总称:高级~|地方~|天高皇帝远,~们都在中饱私囊。 ●官僚guān liáo(名)官吏:~主义|~资本|~作风|高级~|新式~。 ●官绅guān shēn(名)官吏绅士:上海的~|依靠~。 ●官员guān yuán(名)担任较高职务的政府工作人员:高级~| 中央~|地方~|上自~下至百姓都得为国尽忠。 ●贵族guì zú(名)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以及现代君主国家里统治阶级的上层,享有特权:奴隶主~|这是~的特权|他出身~家庭。 ●权臣quán chén(名)掌握大权而专横的大臣:~祸国|~用事|~当道|~秉政,忠良遭贬。 ●权贵quán guì(名)旧社会里居高位、掌大权的人:不事~|安能摧眉折腰事~|结交~|赫赫有名的~。 ●三公sān gōng(名)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之尊|~九卿制。 ●王公wáng gōng(名)王爵和公爵,泛指显贵的爵位:~大臣|~大人|~贵人。 ●显贵xiǎn guì(名)旧时指做大官的人:名流~|达官~|名门~|高官~。 ●长官zhǎng guān(名)官吏的泛称:面见~|高级~|警察局的~|尊贵的~。 ●重臣zhòng chén(名)权臣:国家~|当朝~|上至皇帝~,下至文人骚客|元老~。 ●宗臣zōng chén(名)世所敬仰的名臣:一代~|朝之~。 百姓←→官吏bǎi xìng ← → guān lì百姓:平民。 百姓bǎi xìng〖名词〗 百姓❶ 百官。《尚书·尧典》:“九族既睦,平章~。” 百姓 百姓庶(众庶;商庶;黔庶;品庶;芸庶;蒸庶;萌庶) 兆(兆灵;众兆) 氓(氓庶) 甿(甿庶;甿畮)苍(苍生;苍民;苍赤;苍甿;苍氓;苍萌;苍黎;苍黔) 下(下人) 邦人 百族 生识 群生 群萌 群黎 藿黎 黔黎 黔黧 黧黔 隶属 老小 员首 身灵 俚民 穹元 元元 丘民 萌隶 众户 众生 万生 烝徒 烝黎 蒸人 蒸民 蒸徒 蒸黔 ☚ 平民 各种百姓 ☛ 百姓 211.百姓(p2170.1)义项二,首项书证引作: 《论语·宪问》: “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 百昌 皁涧 ☛ 百姓bǎi xìng❶平民,庶民。《论语·宪问》:“修己以安~~,尧舜其犹病诸。” 百姓 百姓百官的通称。古时人无姓氏,有姓者即为官。官即姓,姓即官。历代帝王赐姓于功臣源于此。《尚书·尧典》: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周秉钧易解: “百姓者,《周语》: ‘百姓兆民。’ 注: 百姓,百官也,官有世功,受氏姓也。” ☚ 百石 百司 ☛ 百姓 百姓❶商周时期奴隶主贵族的总称。《诗·小雅·天保》:“群黎百姓。”郑玄笺:“百姓,百官族姓也。”商代奴隶主的最高首领是国王。王以下有诸子、诸妇及太师、少师、侯、伯等贵族,总称为 “百姓”。 ☚ 畜民 小人 ☛ 百姓 百姓❶古代对贵族之总称。《诗·小雅·天保》:“群黎百姓。”郑玄笺:“百姓,百官族姓也。”《国语·楚语下》: “民之彻官百,王公之子弟之质能言能听彻其官者,而物赐之姓,以监其官,是为百姓。” ☚ 侍弟 部民 ☛ 百姓❶古代对贵族的总称。 百姓 百姓1998年2月10日在长沙电视台开播。该栏目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关注长沙百姓生活、展示百姓风采、唤醒人生美好回忆、感受人间温情、营造交流空间。设有 “芸芸众生”、“百姓话题”等子栏目。 ☚ 今天 长视新闻干线 ☛ 百姓 百姓殷周贵族的通称。战国以后, 渐演为平民的通称。《尚书·盘庚》中百姓与万民相对。《 诗·小雅·天保》: “群黎、百姓。”毛传:“百姓, 百官族姓也。” 郑笺:“黎, 众也。” 百姓与群黎相对。当时惟贵族有姓, 属统治阶级。在周代, 百姓中以王族姬姓最贵, 其次为先王诸旧姓及其他在官各族姓。《国语·楚语下》: “民之彻官百, 王公之子弟之质能言能听彻其官者, 而物赐之姓, 以监其官, 是以为姓。” ☚ 五等爵 小人 ☛ 百姓上古时期贵族的通称。《尚书·尧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国语·楚语下》:“民之彻官百,王公之子弟之质能言能听彻其官者,而物赐之姓,以监其官,是为百姓。”则百姓即指百官族姓。在文献中,“百姓”常与“九族”(王者亲族)与“黎民”(“民”)平列而举。《尸子》卷下载:天雨雪,楚庄王被裘当户曰:“我犹寒,彼百姓宾客甚矣。”乃遣使巡国(国都)中,求百姓宾客之无居宿绝粮者赈之,“国人大悦”。说明百姓虽为百官之族,是“国人”中的上层,但也有相当贫困者。战国以后逐渐演变为平民的通称。 百姓❶指百官。与黎民对称。 百姓❶商、周时期对贵族的通称。《诗·小雅·天保》:“群黎百姓。”郑玄笺:“百姓,百官族姓也。” 百姓西周时管理统治部族的基层官吏。西周金文作百生,见于《善鼎》(《三代》四·三六·二)、《辰臣盉》(《三代》一四·一二·二)等,即商代甲骨文中的“多生”。西周统治者继承商代的制度,利用家族公社的躯壳来组织周部族,同姓构成宗族,通过婚姻关系又产生姻族,不同族姓都是在族长控制之下的,他们就成了百姓的代表,故以百姓指这些不同族姓的族长。因为百姓是属于统治阶级,有的充任了统治阶级的各级官吏,故有时亦指百官,至春秋时犹然。《国语·周语中》记“富辰曰:‘百姓兆民’。”以百姓与兆民对举。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