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白龙鱼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白龙鱼服典源出处 刘向 《说苑·正谏》:“吴王欲从民饮酒,伍子胥谏曰:‘不可,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龙上诉天帝。天帝曰:“当射之时,若安置而形?’白龙对曰:“我下清泠之渊化为鱼。”天帝曰:“鱼固人之所射也,若是,豫且何罪。”夫白龙,天帝贵畜也,豫且,宋国残臣也,白龙不化,豫且不射,今弃万乘之位,而从布衣之士饮酒,臣恐其有豫且之患矣。’王乃止。” 白龙鱼服bái lóng yú fú形容大人物或贤人才士遭受困厄,或指贵人微服出行。汉·刘向《说苑·正谏》:“吴王欲从民饮酒,伍子胥谏曰:‘不可,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龙上诉天帝。天帝曰:‘当是之时,若安置而形?’白龙对曰:‘我下清泠之渊化为鱼。’天帝曰:‘鱼固人之所射也,若是,豫且何罪?’夫白龙,天帝贵畜也;豫且,宋国贱臣也,白龙不化,豫且不射。今弃万乘之位,而从布衣之士饮酒,臣恐其有豫且之患矣。’王乃止。”李白《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黄口为人罗,白龙乃鱼服。钱起《汉武出猎》:且贪原兽轻黄屋,宁畏渔人犯白龙。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白龙鱼服 【出处】: 汉·刘向《说苑·正谏》:“吴王欲从民饮, 伍子胥谏曰: ‘不可。昔白龙下清冷之渊, 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龙上诉天帝。天帝曰: “当是之时,若安置而形?”白龙对曰: “我下清冷之渊,化为鱼。”天帝曰: “鱼固人之所射也, 若是,豫且何罪?”夫白龙, 天帝贵畜也, 豫且, 宋国贱民也。白龙不化, 豫且不射。今弃万乘之位, 而从布衣之士饮酒, 臣恐其有豫且之患矣。’王乃止。” 【故事】: 春秋时期, 吴王阖闾日渐贪图酒色。有一次, 他想随从百姓饮酒, 伍子胥见了,立刻上前劝告说:“大王不能这样。我听说在很久以前, 天上有一条贪玩的白龙, 飞下清冷的深渊, 变化为一条鱼, 在水中闲游。谁知竟被一个名叫豫且的渔夫射中眼睛。白龙上诉天帝。天帝问他: 当时你身在那儿, 是什么模样?’白龙如实相告。天帝说:“鱼本来就是人们捕捉的食物, 既然你变化为鱼, 豫且又有什么罪呢?’我想, 如果白龙不变化, 豫且是决不敢射的。如今您放弃国王的高贵身份, 而随从平民百姓饮酒, 我担心会发生豫且射鱼那样的祸患啊。”吴王听后, 就放弃了原来的打算。 【意思】: 天上的白龙变化成鱼出游。旧时常借喻当政者化装出行。 【古例】: 汉·张衡《东京赋》:“白龙鱼服, 见困豫且。”晋潘岳《西征赋》:“彼白龙之鱼服, 挂豫且之密网。”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五回: “法章惧祸,坚不肯吐。太史女曰: ‘白龙鱼服, 畏而自隐,异日富贵, 不可言也。’时时使侍女给其衣食, 久益亲近。”
白龙鱼服 白龙化为鱼在水中游,为人所射伤,借喻贵人微服出行而恐有不测之虞。典出西汉·刘向《说苑·正谏》。 春秋时,吴王阖闾想要跟老百姓一起饮酒,大臣伍子胥劝谏说:“不可以这样做。从前,有一条白色的神龙,变作一条鱼,到人间来玩。它在河水中摇头摆尾,游来游去,觉得很有趣。这时,有个叫豫且的渔人发现了这条鱼。当白龙玩得正有兴致时,豫且一箭射去,正中白龙的一只眼睛。白龙负痛而逃,向天帝告状,要求惩治豫且。天帝问明原委,说道:‘渔人本以捕鱼为业。豫且不知鱼是你变的,见到鱼当然要射。他所射的是鱼,而不是龙,他有什么罪呢?问题倒出在你自己身上,你在天上好好的,为什么要变作鱼到人间去呢?’如今君主放弃国君的身份,而跟老百姓一起饮酒,我担心将会有像白龙被豫且射中一样的祸患发生。”吴王听了伍子胥的建议,放弃了跟平民百姓一起饮酒的想法。 成语“白龙鱼服”即由此而来。旧时人们借用这句成语来比喻贵人隐藏身份,化装到民间去。 白龙鱼服典源出处 刘向 《说苑·正谏》:“吴王欲从民饮酒,伍子胥谏曰:‘不可,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龙上诉天帝。天帝曰:“当射之时,若安置而形?’白龙对曰:“我下清泠之渊化为鱼。”天帝曰:“鱼固人之所射也,若是,豫且何罪。”夫白龙,天帝贵畜也,豫且,宋国残臣也,白龙不化,豫且不射,今弃万乘之位,而从布衣之士饮酒,臣恐其有豫且之患矣。’王乃止。” 释义用法 天帝的白龙化为鱼,下游清泠之渊,被渔人豫且射中其目,白龙向天帝告状,天帝说,你当时化身是鱼,射鱼无罪。伍子胥以此事劝谏吴王勿轻易出游民间。后以此典形容大人物或有才能的人因处境不利而受困厄。 用典形式 【鱼服困】 清·赵翼:“与哙伍怜鱼服困,假齐王伏狗烹灾。” 【鱼服诉】 清·黄景仁:“不见鱼服诉,亦使豫且笑。” 【豫且网】 清 ·顾炎武:“白龙化为鱼,一入豫且网。” 【豫且困】 清 ·黄景仁:“白龙且有豫且困,泄愤区区无乃鄙。” 【豫且制】 唐·李白:“白龙改常服,偶被豫且制。谁使尔为鱼,徒劳诉天帝。” 【白龙鱼服】 唐 ·李白:“黄口为人罗,白龙乃鱼服。” 【白龙微服】 清 ·黄遵宪:“秋草木兰驰道静,白龙微服记为鱼。” 白龙鱼服汉·刘向《刘苑·正谏》:“吴王欲从民饮酒,伍子胥谏曰:‘不可,昔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龙上诉天帝。天帝曰:“当是之时,若安置而形?”白龙对曰:“我下清冷之渊化为鱼。”天帝曰:“鱼固人之所射也,若是,豫且何罪?”夫白龙,天帝贵畜也,豫且,宋国残臣也,白龙不化,豫且不射。今弃万乘之位,而从布衣之士饮酒,臣恐其有豫且之患矣。’王乃止。’后用来指大人物或贤人才士遭受厄运。李白《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黄口为人罗,白龙乃鱼服。” 白龙鱼服❶比喻高贵之人成为平庸之人。《二刻拍案惊奇》: “权翰林穿着儒衣,正似白龙鱼服,掩着口只是笑,连权忠也笑。” 白龙鱼服【出处】 汉·刘向《说苑·正谏》:“吴王欲从民饮酒,伍子胥谏曰:‘不可。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龙上诉天帝。天帝曰:“当是之时,若安置而形?”白龙对曰:“我下清泠之渊化为鱼。”天帝曰:“鱼固人之所射也,若是,豫且何罪?”夫白龙,天帝贵畜也。豫且,宋国残臣也。白龙不化,豫且不射。今弃万乘之位,而从布衣之士饮酒,臣恐其有豫且之患矣。’王乃止。” 白龙鱼服báilóng-yúfú白龙化为鱼在水中游,为人所射伤,借喻贵人微服出行而恐有不测之虞。典出西汉·刘向《说苑·正谏》。 白龙鱼服白龙穿上鱼服而变成鱼。旧时比喻达官贵人化装微行。汉刘向 《说苑·正谏》:“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龙上诉天帝,天帝曰:‘当是之时,若安置而形?’白龙对曰:‘我下清泠之渊化为鱼。’天帝曰:‘鱼固人之所射也。若是,豫且何罪夫!’”《晋书·刘聪载记》:“聪游猎无度,常晨出暮归。中军王彰谏曰:‘陛下不惧白龙鱼服之祸,而昏夜忘归。’” 白龙鱼服bái lóng yú fú《说苑·正谏》:“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龙上诉天帝,天帝曰:‘当是之时,若安置而形?’白龙对曰:‘我下清泠之渊化为鱼。’天帝曰:‘鱼固人之所射也。若是,豫且何罪夫!’”后用“白龙鱼服”比喻贵人微服出行而遇险。《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相公白龙鱼服,隐姓潜名。倘或途中小辈不识高低,有毁谤相公者,何以处之?”也作“白龙微服”。清·黄遵宪《和钟西耘庶常津门感怀》:“秋草木兰驰道静,白龙微服记为鱼。” 白龙鱼服白龙穿上鱼的衣服。旧时比喻权贵微服私访。春秋时,吴王阖闾打算微服私访,到乡间与老百姓一块食宿。楚人伍子胥劝阻说:“从前,有条白龙化成游鱼潜入水中,一位名叫豫且的渔夫误认为是条普通的鱼,便用箭射中了它的眼睛。这次您要到乡间去,我担心可能会遭遇不测啊。”吴王听后只好取消此行。(见汉·刘向《说苑·正谏》) 出行 出行指代出游,出行:驾车 驾言 另见:走路 车 船 马 出发1 行装 行人 ☚ 出行 出行的准备 ☛ 隐瞒个人情况 隐瞒个人情况隐瞒真名:匿名 埋名(埋名隐姓;隐姓埋名) 遁名 隐名(隐名埋姓) 晦名 潜名 避名 隳名 诡姓 ☚ 隐瞒情况 掩盖 ☛ 白龙鱼服 白龙鱼服汉·刘向《说苑·正谏》:“吴王欲从民饮酒,伍子胥谏曰:‘不可,昔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谢中其目,白龙上诉天帝。天帝曰:“当是之时,若安置而形?”白龙对曰:“我下清冷之渊化为鱼。”天帝曰:“鱼固人之所射也,若是,豫且何罪?”夫白龙,天帝贵畜也;豫且,宋国残臣也,白龙不化,豫且不射。今弃万乘之位,而从布衣之士饮酒,臣恐其有豫且之患矣。’王乃止。”后以此典指大人物或能者才士遭逢困厄。汉·张衡《东京赋》:“白龙鱼服,见困豫且。虽万乘之无惧,犹怵惕于一夫。”晋·潘岳《西征赋》:“彼白龙之鱼服,挂豫且之密网。” ☚ 白虹贯日 白鹿随车 ☛ 白龙鱼服bái lónɡ yú fú鱼服:这里指普通的服饰。义同“白龙微服”。same as“白龙微服”。 白龙鱼服汉代刘向在《说苑·正谏》中讲:吴王想与百姓一起饮酒,伍子胥认为不可,他说,从前白龙化为鱼,被渔人豫且射中其目,白龙上诉天帝,天帝认为它当时是鱼形,而为渔人射中,渔人是无罪的。后指大人物轻出微行,或恐有不测,应当慎重。 白龙鱼服bái lóng yú fú【解义】白龙:比喻贵人。鱼服:比喻普通人的服装。白龙变化为鱼形。比喻微服出行。 白龙鱼服bái lóng yú fú白龙化为鱼。旧喻贵人微服出行,遇到危险。汉·刘向《说苑·正谏》:“吴王欲从民饮,伍子胥谏曰:不可。昔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龙上诉天帝,天帝曰:‘当是之时,若安置而形?’白龙对曰:‘我下清冷之渊化为鱼。’天帝曰:‘鱼固人之所射也。若是,豫且何罪!’。夫白龙,天帝贵畜也,豫且,宋国之贱臣也,白龙不化,豫且不射,今弃万乘之位,而从布衣之士饮酒,臣恐其有豫且之患矣。王乃止。”汉·张衡《东京赋》:“白龙鱼服,见困豫且。”晋·潘岳《西征赋》:“彼白龙鱼服,挂豫且之密网。” 白龙鱼服báilóng-yúfú汉·刘向《说苑·正谏》:“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汉·张衡《东京赋》:“白龙鱼服,见困豫且。”后以喻贵人改换便服外出活动。常隐含将因此遭遇不测之祸的意思。 白龙鱼服bái lónɡ yú fú白龙穿上了鱼的服装。比喻贵人微服出行。也作“白龙微服”。 白龙鱼服báilóng-yúfú〔主谓〕 比喻贵人微服而行,易遭危险,如白龙化鱼在渊中游,易为渔者所捕。语本汉·刘向《说苑·正谏》:“吴王欲从民饮酒,伍子胥谏曰:‘不可。昔日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东周列国志》95回:“~,畏而自隐,异日富贵,不可言也。” 白龙鱼服bái lóng yú fú汉·刘向《说苑·正谏》:“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旧用“白龙鱼服”比喻贵人化装微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