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麻bái má指诏书。唐高宗时,诏书始以麻纸易白纸。凡由翰林学士草制,凡立皇后太子、除免三公将相及施赦、讨伐,皆用白麻书写。刘得仁《上翰林丁学士》:直庐寒漏近,秋烛白麻成。王仁裕《贺王溥入相》:白麻骤降恩何极,黄发初闻喜可知。 白麻一1389①名白色芝麻。赣语。江西高安老屋周家〖pߵak11 ma24〗。②名苧麻。粤语。广东吴川。③名脸上的浅白麻子。吴语。浙江温岭〖 〗。   古代名物 > 文具類 > 紙部 > 類别 > 白麻紙 > 白麻 白麻 báimá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全草 > 檾 > 白麻 白麻 báimá 白麻药名。 ❶见《本草纲目》。为苘麻之别名,详该条。 ❷病证名。麻疹的一种证型。又名白疹。《麻证新书》:“麻疹之粒头高耸,色红淡润而肤白者,此肺胃之火原轻。”见于麻疹轻证。如兼面色㿠白,神疲,肢冷,则为正气虚弱,不能载毒外出。治宜益气透疹。用人参败毒散加减。 白麻báimá苘麻之别名。详该条。 白麻指用苘麻制造的纸,唐代凡赦书、征讨及任免将相等重要诏书皆用白麻纸,因代指诏书或重要任免事项。 白麻文书名。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改翰林供奉为学士,专掌内命,凡拜除、免去将相,或发征伐号令,都用白麻,此为白麻之制所由始。宋代沿用,凡由翰林学士、知制诰即内制所拟诰命,不经中书(元丰新制后不经三省)行出,但授中书宣读,并特用白麻纸书写制词,以别于中书舍人所掌外制用黄纸书告敕。白麻纸上所写字很大,每行四字,规格比中书敕(宰相签押)为高,一般用于任免三公、宰相、大将、立皇后、太子等大制命。翰林学士草制在夜晚,拂晓前进呈皇帝审阅,黎明降出白麻,由閤门使授中书(《朝野类要》卷4《白麻》,《石林燕语》卷3,《宋史·职官志》2《翰林学士院》,《宋朝事实类苑》卷29《白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