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白鹤梁题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白鹤梁题刻长江著名水文古迹。在涪陵市城北长江中一天然石梁上。石梁自西向东长1600米,平均宽度15米。上有石刻题记160多幅,其中具有水文价值者108幅。另有石刻鱼图14尾,其中作水文标志者3尾。共同记录了自唐广德二年(764年) 起至20世纪初约1200年间72个最低枯水年份的水位情况,对研究长江中上游枯水规律及生产建设、航运等具有重要史料价值。梁上所刻历代文学家、诗人如黄庭坚等的诗文,则真、草、隶、篆诸体齐备。故有 “水下碑林” 之称。1988年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鹤梁题刻 白鹤梁题刻白鹤梁为涪陵市城北长江中的一天然石梁,东西长1600米,南北宽10余米,常年淹于水下,冬春枯水时露出梁脊,是长江中上游著名的水文古迹。 ☚ 樊敏阙及石刻 麻浩崖墓 ☛ 白鹤梁题刻 白鹤梁题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涪陵区北长江上游江心,为东西长约1600米,南北宽约10—15米的一道天然石梁。石梁与江流平行,被水冲刷侵蚀为三段,夏秋之季没于水中,冬末春初的枯水季节露出水面。据载,一千多年前,成群的白鹤栖息在涪陵城长江两岸,石梁露出时,白鹤飞落在石梁上啄食,一片白色,因而名为“白鹤梁”。石梁上镌刻有石鱼14尾,题刻164段,共三万余字。石鱼凿刻年代不详,唐时已存,此后每当最枯水位时即露出水面,涪陵人历代有“石鱼现,主年丰”之说。题刻很多出自书法名家之手,如黄庭坚即留有“元符庚辰涪翁来”数字,横逸轩昂,极珍贵。故石梁又被誉为“水底碑林”。其中最早的水文题刻为宋开宝四年(971),中引“古记”云:“唐广德春二月岁次甲辰,江水退,石鱼出见,下去水四尺。”题刻以宋代最多,元、明、清各代次之,共记录了自唐广德二年(764)以来历代72个年份的枯水位置,石鱼出水状况和涪陵地区农业丰歉情形,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水文科学研究价值,故白鹤梁又被人们称作“古代水文站”。 ☚ 1.涪陵区 点易洞 ☛ 白鹤梁题刻 白鹤梁题刻亦名白鹤梁石鱼。在四川省涪陵市城北长江中。因常年淹没于水中,唯枯水季节时露出梁脊,形同白鹤,故名。石梁东西长1600米,南北宽10余米,自唐代始,梁上即凿刻有石鱼、水文刻记。凿刻的石鱼有36尾,石鱼周围刻记着自唐代广德元年(763年)至20世纪初的1200年间72个年份的历史枯水位,由此可推断1000余年长江上游特别枯水年水位变迁情况。成为长江中上游一处最著名的水文古迹。石梁上还有3万余字的诗词铭文,出自黄庭坚、晁公、朱昂、王十祯等300多位历代名人之手,有真、草、隶、篆共160多段。琳琅满目,书艺绝妙,刻工精湛,被誉为“水下碑林”。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怡亭铭摩崖石刻 浯溪摩崖石刻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