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白鸡冠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白鸡冠花解缙
鸡冠花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夏秋开花,花形似鸡冠,故得名鸡冠花。鸡冠花品种较多,颜色有紫红、红白、黄、白等多种,鲜艳夺目,霜降叶落,花仍不褪色。历代咏鸡冠花诗甚多,而且画家也常以鸡冠花入画。元代诗人姚文奂的《题画鸡冠花》诗说:“何处一声天下白,霜华晚拂绛云冠。五陵斗罢归来后,独立秋亭血未干”将鸡冠花写活了。解缙所咏的系鸡冠花中的白色品种。关于此诗本事,据《花史》载,解缙曾应帝命赋鸡冠花诗,刚吟第一句,“鸡冠本是胭脂染”,帝忽从袖中出白鸡冠花,缙应声而赋成以下三句。解缙(1369—1415)字大绅,吉水(今江西)人。官主翰林学士。是明代文学家。明成祖永乐元年曾受敕与姚广孝等监修《永乐大典》六年书成,凡三亿七千余万字,是有功于中国文化史的盛举。关于这段咏鸡冠花传说是否属实,姑且不论,单从诗的角度看,写得颇有情趣倒是很确实的。 鸡冠花本是各有其色,或红或白,可由诗人任选。解缙这首咏鸡冠花诗第一句:“鸡冠本是胭脂染”所咏显然是红色,以“胭脂染”来形容红色鸡冠花的颜色给人以鲜明印象。因为胭脂红是人们熟见的化妆用品。而第二句“今日为何成淡妆”却是一折。语意并没就红鸡冠花系胭脂染一点引发开去,而是就其颜色变化提出疑问?表明所咏之鸡冠花之色非红乃白,若就《花史》所载之事而言,解缙面对皇帝的突然袭击,反应还是极其灵活的。既提出问题,当然还是得自己回答。“只为五更贪报晓,至今戴却满头霜”这是对今日为何成淡妆的解释。顺理成章,巧妙双关。取雄鸡五更报晓事来写鸡冠花之色白者,自然贴切。解缙这首咏鸡冠花诗由花色入手,以雄鸡报晓事作结,过渡也很自然,应该说是较有情趣的咏花诗。 历代咏鸡冠花以颂扬为主,但也有贬斥鸡冠花的。宋人欧阳沏就以为“芳名从古号鸡冠,赭艳醺然却一般。不语宋窗何足卖,难通函谷漫劳看;倚风纵有如丹顶,遇敌应无似锦翰;空费栽培污庭砌,到头不若植芝兰。”讥讽鸡冠花不如芝兰,实在是偏颇之见。百花千草各有其长,人亦各有所好。吟花赏花虽非为花定评,非有持平之论不可,但在究其一点不计其余的艺术加工时,也应注意艺术效果,说鸡冠花空费栽培污庭砌未免太过。虽然这也不妨看作是咏鸡冠花诗中的别调,给人以新鲜之感,但总不如象解缙这样一类小诗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白鸡冠花王令
白色的鸡冠花是鸡冠花中较少见的品种,故诗人赋之以非凡的艺术形象。第一句,“如飞如舞对瑶台”,阔披针形,互生有柄的鸡冠花叶,就象朝着瑶台这个神仙居住的地方翩翩飞舞一般。“一顶春云若剪裁”鸡冠花株高二十至三十厘米,聚生于顶部的状如鸡冠的大型扁平的白色花序,如若经过剪裁的春云。这两句,诗人巧妙地设喻,用轻松的笔调,写出了花的动态,于是一株玉洁冰清,神形兼备的鸡冠花就亭亭玉立在我们面前。 “谁为移根蓂荚畔,玉鸡知应太平来”。谁是花的知音,具有识瑞草的慧眼,将花移到吉祥之草蓂荚一块呢?玉鸡应该知道太平盛世已经来到。诗人采用以议论入诗的手法,“谁为”这带有情韵的发问,深深地寄托了诗人对花的爱悦之心,“玉鸡”又与鸡冠花洁白的颜色相吻合,突出了其“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的仙人般的形象特征。后两句议论流转自然,丝毫不见议论的痕迹。 诗人将灵魂寄于一种慰人的神仙境界,从地下联想到天上,从而展开了阔大的空间,让人充分地驰骋想象。最后将自己的理想融入到花的形象当中,“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文心雕龙·神思》,由花的仙姿而想象人间的太平盛世,以春云、玉鸡作比,以瑞草和花互衬,使之具有超凡脱俗的形象,短短的一首七绝,可谓意态自然,旨趣遥深,有仅倾注了对花的珍爱之情,更寄托了诗人的政治理想。 白鸡冠花 白鸡冠花即鸡冠花之一种。一年生草本。夏季开花,颜色不一。呈鸡冠状,中医学上以花和种子入药,有清热止血的功能。例第六十二回:“我因说起此疾,他也得了个方儿:棕灰与白鸡冠花煎酒服之,……。” ☚ 天麻 棕灰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